[好雷]《电流大战》追求那一霎时的成就

楼主: grafishbanet (鬼废墟贝内特)   2019-08-13 18:57:07
网页版文章:
https://vocus.cc/@XXY2018/5d5293b6fd89780001ba64e9
https://www.movier.tw/post.php?SID=156817
影音导读 | 120秒评电影:
https://youtu.be/xR9KufasRVw
《电流大战》The Current War
追求那一霎时的成就
“你还记得你发明出能够持续13小时的灯泡时候,是什么感觉吗?”
在电影里,由麦可夏侬所饰演的乔治威斯汀豪斯(西屋电气创办人)问爱迪生时的那一刻
,道尽了多少对梦想、理想、科学、真理奋斗的人们,内心最渴望又最真实的内心声音啊

电影的剧情发展到了此刻,我完全能够理解这个故事的创作初衷:它并不只是单纯还原威
斯汀豪斯和爱迪生,两人在历史上因为直流电和交流电在商业发展的竞争攻防;而是两个
同样都在追求理想,但方向和目标却完全相反的立场,其实对科学真理探索的本质并没有
差别。
我喜欢《电流大战》的理由,正是它对于故事核心价值的探索过程,一步步建立起以“人
”为本质的故事架构,并对“科技”和“社会”两者的意义做出论述。“你还记得那个感
觉(感动)吗?”是呀!我们何尝不是在追求那一霎时的成就。
有趣的是,电影剧情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却也是本片最有争议、最有可能受到批评的地
方;因为电影并非是历史事实的条列陈述,而是透过电影戏剧的方式,对历史有着不同的
解释和观点。
然而剧情主要聚焦在爱迪生的家人,以及建立事业版图,并和威斯汀豪斯的西屋公司竞争
的过程,事实上都再再说明了他们辛苦大半辈子的一切,就是希望能够在他人的脸上,看
到一丝幸福的感动。
纵使电影浅浅带到电学在直流和交流电间的技术内容,反而将大部分的观点摆放在科学与
商业操作上的关系,以金钱作为衡量标准,进而衍生出专利权在法律上的认定,以及大众
在接受新事物时的舆论反应。我想,电影不针对较艰深的技术面探讨,从观众最能够快速
入门的“钱”下手,不也何尝是一种讽刺呢?
到底科学的价值是什么?这场所谓的“电流大战”的意义为何?而交流电真的比直流电好
?还是直流电比交流电优秀?我想重点还是最后回归到我们人类在追求更精进的科技产品
时,能否还是可以保持初心,去追求比名利、金钱更高的理想、贡献才是。
就整部电影的调性来说,它的剪辑和摄影、运镜并非如传统的历史人物传记记录,反而利
用了大量破水平或广角略显鱼眼的构图,来呈现各个角色的立场:彼此间的优劣势对比、
上下的主从关系到互相对立;《电流大战》整部片在韩国摄影师-丁正勋(曾操刀《下女
的诱惑》、《原罪犯》、《牠》等电影作品摄影)的特殊摄影风格下,呈现了相当另类的
氛围。
当然,班尼狄克康柏拜区所饰演的爱迪生、汤姆霍兰德饰演的爱迪生助手山谬、尼可拉斯
霍特饰演的特斯拉,角色各自的表现,与彼此间的互动也都相当精彩;他们让我们看到了
有别于过去我们在科学史或课本上冷硬的形象,而是借由这些角色让我们看到了科学家不
为人知的一面。
但它的叙事手法并非是主流大众能够接受的前卫作风,采用多条故事线同时进行并行;对
于威斯汀豪斯与爱迪生两人在19世纪末期的“电流战争”,两人不服输、科学家对真理的
执著,透露出人性在理性与感性两面的矛盾冲突,我想正是本片精彩而且让人感动之处。
正所谓商场上没有绝对的输家或赢家,现今世界所采用的交流电运送系统,或许证明了爱
迪生坚持的直流电系统,在经济层面来看确实较为劣势,但他后续发明的活动式录影和放
映机,则间接带动了电影产业的发展。我们姑且不论这部电影,因为原发行商哈维温斯坦
的性丑闻事件等花边新闻让许多人唾弃,《电流大战》不可否认依旧是一部值得一看,而
且表现手法相当有趣的真实事件改编电影。
正如电影所描述的一样,看到这些历史人物所经历的苦难,其实多多少少也反应了现实与
人性的黑暗面,我想都是值得我们欣赏,且好好反思和关注的地方。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