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人生最后一场拍卖会 La derniere folie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9-06-25 17:52:06
这周俨然是电影院的玩具周!有单只的《恰吉》与《安娜贝尔》、也有群体的《玩具总动员》,而其中最神秘诡谲的恐怕是法国片《人生最后一场拍卖会》La dernière folie de Claire Darling,它关于一间法国小镇大宅的母亲与女儿、她们的关系透过一堆 20 世纪初期至中期的复古娃娃与机械玩具穿针引线呈现出来,有多少个娃娃就有多少个故事、也就有多少个梦想与失落(惊)。
此片以美国作家 Lynda Rutledge 原著小说 "Faith Bass Darling's Last Garage Sale"为基础,书名指的是“最后一场车库拍卖会”,不过电影名换了一字 "folie"后更像是“最后一次疯狂”,显然电影版不只换了国家换了年代换了主角名、甚至可能连主题意象与剧情重点都未必相同。看这种片,我觉得没读过小说的观众就先别读小说吧,什么都不知道才能慢慢抽丝拨茧看见过去辛酸血泪、才能缓缓为这古堡家族揭开神秘面纱(而不是到处去比有没有忠于原著)。
http://fr.web.img6.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9/05/14/15/43/2052975.jpg
在未知前提下欣赏此片,首先当然是看凯瑟琳丹妮芙的绝代风华,她也许头发还没白但本片帮她提前染白了,她身为金发玉女的传统法国美好年代则交棒给另一位四十世代熟女演员 Alice Taglioni 担纲,以拉开今昔对比让我们如小镇男孩喟叹这大宅老妇怎么了。小说中有明确指出她在那一夕之间怎么了、颇有德州传统美国贵族信奉基督教面临千禧的末日焦虑,不过电影设在当代法国,那信仰的执迷淡化许多,只是一次内容不明的天启驱动了 Mary Darling 打开三十年不开的大门、一开门就是数代贵族古董大清仓,就算这小镇平常当她是怪老妇今天也嘻嘻哈哈都来捡便宜。
认识这个 Darling家族的贵族大宅面貌,是本片引人好奇之处;而认识的途径靠的是一堆复古娃娃与家饰玩具,更是小说着墨最多的古物迷恋、化作电影则是佐以机械节奏的工艺之美。电影的叙事方式,从片头一场四十年前的小女孩要大象造型时钟陪伴睡觉开始,前半片几乎每一段故事都从一个玩具器物切入、引得主角或周边配角睹物思人遥想当年、然后居然当年的孩童与叔叔阿姨就在眼前出现!电影慢慢到后来,这个“睹物思人”的手法慢慢脱离物质线索的提点、慢慢变成只要想到人就可以直接看见过去点滴。
然后本片形式上最神奇也最迷人的是:每一段回忆,都在与当代现世同样的场景,让中年男女们看见孩提的自己在大宅奔跑、让老妇主角看见熟女时代的自己在大宅寻寻觅觅、让离家出走的中年女儿看见少年那回离家、让返家人们看见当年离家出游的奔走... 小说是谈吧了很多这种“栩栩如生”、“睹物思人”与“触景伤情”,电影作为影像媒介则在此片把这文字的回忆长河做成了一场时间旅行!在时间长河中突然跳到某一个时地定点的回忆,总是与斯时斯地当下处境密不可分,现在与过去总是有许多似曾相识,而过去曾经的作为与心情总能提点自己这次从窠臼中走出来。
http://fr.web.img2.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8/09/05/16/10/1762098.jpg
前半片看完形式飨宴后,后半片渐为我们拼出故事拼图。这个 Darling一家应该是女主人 Claire Darling 这一系数代贵族传承下来,只是她可能如一般贵族进入20世纪渐无法维持封地资产而家道中落,因此嫁了一个有大事业大财源可以支持大宅的非贵族老公。这个老公,在片中描绘下是当地采石场大亨、尤其在 1970s-80s法国与全球营建业如日中天的辉煌年代必然赚饱饱。只是呢,法国电影与美国电影每一提到“采石场”the quarry/la carrièe,必不可免俗地谈到这剥削土地蚕食小镇的罪恶,也不可免俗地为小镇带来灾难、更为主角带来惩罚。
而 Darling家里这许多的“心爱之物”过去为何买来?今日又为何贱价拍卖?此片也隐晦地勾勒了入世理由,而非简单的千禧末日之天启。Claire与采石场主人的婚姻,未必是个健康的结合,从回忆戏里我们多次看见年轻 Claire 如何像个老贵族幽灵、在这早已不需贵族的现代世界兀自苟延残喘撑著光鲜表面。这世代,连经营采石场都渐渐吃力了、学钢琴的儿子甚至也在父亲压力下投身采石事业了,Claire却还像是个20世纪前半的传统贵族无忧无虑地,今天看到这个古董想买、明天看到那幅画作想买,好想将“美”拥有放在身旁,恐怕只为填补婚姻家庭其心各异的空虚。
也许,这一切古董与玩具、乃至画作与旧书,通通都只是填补心灵空虚的拜物凭借?但填补一生家庭情感还是一场空、Claire这才觉悟赶在最后一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一点拍卖动机,在此片描绘得很隐晦,并不一面倒直指上帝旨意,却让 Claire 的过去回忆与现在心结围出很多开放解读的暧昧空间。我们只知,过去的 Claire 苦闷恋物以维系古堡的美好幻象、今天最后一天的 Claire 豁出去了“疯狂”一回把古堡整个清空;然而清空中的 Claire 真有这么豁达吗?也并没有,她念兹在兹的还剩下一样东西:那个代表母女世代传承的戒指,因为母女破裂分离尚无法传承。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8/10/26/10/49/4985011.jpg
此片令我心儿转呀转的转折点,在那个女儿 Marie开车转呀转的法国乡间小圆环,宛如家庭间与母女间来回纠缠的一生;一个大路标给Verderonne打个斜线,从圆环开出去就象征著解脱这纠缠再也不回头。还好,回忆过一次少女出走的 Maire选择了留下,能与恋恋不舍的小学古董店同学叙多少旧、能与青梅竹马的单亲爸爸帅警察重续什么缘,都只是此片回忆故事中的次要了。主要的人生之结,还是在 Claire & Marie 母女之间、更延伸则是在这 Darling家族的传承转型上。
此片寻找戒指这“最后一块心结拼图”的过程,关键在一个神秘的小女孩。此片演拍卖戏有好多路人乡民都来进进出出,但镜头从没给他们任一人聚焦描绘,唯独这个衣服上有两条红条纹的小女孩例外。她很神秘,她来拍卖会也没有大人带、自己也没在付钱、总是拿了东西头头跑不见、也没大人发现而只有摄影机视角帮发现。最夸张的一镜是大家发现书里藏了老法郎欢天喜地搜刮时,她搜括得比谁都勤快却只蒐硬币不蒐钞票...
最终,我们知道这一切“古董”的价值对她来说都不是和金钱有关的交换价值、都不是摆个古董像摆了个资产一样填补空缺,而是古董本身对她来说就是琳琅满目小天地、硬币与钻戒都是树下小屋的点点繁星。
http://fr.web.img4.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8/09/05/16/10/1833974.jpg
在这样一部老女主角阿兹海默症常常出现幻觉、而中年晚辈睹物思人时一样会现实与回忆同框呈现的电影中,我觉得这没大人带的小女孩是真是幻还真难说 XD 不管她是真是幻,都像是个连结主角母女心底那纯真童心的精灵,透过藏戒指的小游戏让她们体悟那对“物”的执恋与依赖有多么无谓、而物本身抽离出了我们过去依赖的世俗价值又有什么轻盈自由的意义。若把这拜物情结的解脱扩大来看,也许对 Darling一家的贵族传承之执念与纠结,也可以安然放下了。
一路逃离的女儿可以放心连结母亲、一路守护祖先遗绪的母亲也可以将大宅祖产完全放手,母女的传承只在一个简单和解、心心相印,所有的物质条件就浓缩在一枚小小戒指吧!要摆脱物质枷锁,对散尽家业的不肖女而言是需要一回 "folie"的疯狂,当然要在小镇进入夏日狂欢的时节、在羊驼乱跑马路的午后、在凯瑟琳丹妮芙开跑碰碰车的夜晚、在飞机女孩看烟火的午夜... 就让一点星火烧尽我们家族世代眷恋执著又痛苦纠缠的大宅基业、从女儿开始一人一戒毫无包袱展开新生吧!
http://fr.web.img5.acsta.net/r_1920_1080/pictures/18/12/24/11/23/4411491.jpg
本片这爆炸性结尾,我猜很多观众会莫名奇妙不知所措吧?很幸运地刚好我最喜欢这种恩怨情仇俱往矣的毁灭性终点,仿佛数百年沈重包袱终于抛下如获新生。也很刚好,同一天看《模仿女孩》与《人生最后一场拍卖会》,两片都给予一个超出我们理解的爆炸性构图、为主角一生的坎坷故事画下超然句点。这故事的小说名是场“车库拍卖会”、电影名却是场“最后的疯狂”,而我尤对后者在此片带出的一场场准奇幻飨宴心花怒放!太聪明的永远走不出世代建制之窠臼、敢疯一回的傻人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且来点首 Juliette Armanet 的 "A la foli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PkqoQz2vo
推荐给喜欢凯瑟琳丹妮芙的、喜欢法国小镇大宅风光的、喜欢夏日马戏狂欢气氛的、喜欢贵族世家题材的、喜欢魔幻写实手法的观众,都值得看看。喜欢古董古玩古文物、或喜欢老书老画老房子的观众,针对本片题材更是值得来认真瞧瞧,但也请抱着开放的心做好准备,也许我们珍爱物品崇敬古物的既有概念,会被激烈挑战甚至被狠狠推翻,也说不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R3YiIMT4G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