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雷]《帕尔曼的音乐遍历》- 以音乐滋养生命

楼主: lifepic (薛西弗斯)   2019-06-21 16:04:09
图文阅读版:http://bit.ly/2ZAjgaF
电影观后感 |《帕尔曼的音乐遍历》- 以音乐滋养生命与灵性
任谁都无法忘怀他在《辛德勒的名单》优美哀凄的拉奏,他是帕尔曼 (Itzhak Perlman)
,真正值得尊称为大师的当代小提琴演奏家。我知道小提琴演奏家Itzhak Perlman享誉国
际,得奖无数。
★ 琴音响彻五十年,魅力横跨两世纪,小提琴巨匠帕尔曼传记电影。
★ 从罹患小儿麻痺症,到获颁4座艾美奖、15座葛莱美音乐奖与终身成就奖的传奇音乐人
生。
★ 《辛德勒的名单》、《新天堂乐园》等电影配乐小提琴演奏幕后揭密。
抛开大师的辉煌纪录与成就,反倒是对于他的音乐历程感到好奇,许多疑问在心中浮现。
例如,对他而言,音乐的概念是什么?艺术的必要性?音乐美学?人生观?对于演奏教学
的理念?为何有人总能演奏出动人音乐?抱着好奇心,我决定自行购票进入欣赏,结束个
人事务后,决定一个人静静地在影院好好感受帕尔曼的幽默风趣和对于古典音乐的迷恋。
没有经常听古典音乐的我,却曾被经典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动人小提琴演奏所感动。
而这曲中的小提琴演奏部分是由Itzhak Perlman所演奏,并让配乐荣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音
乐奖。引人落泪的音符,使我脑中充满许多颜色,情感丰沛的音符带出我另一面的感性,
而眼泪是自然而然的涌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弹奏出这优美动人的音符?,居然可让聆
听者可感受二战时,犹太人入集中营的心酸。
~~~~~~~~~~~~防雷分隔线~~~~~~~~~~~~~~~~~~~~
1.能力、态度和机缘
身为犹太裔的Itzhak Perlman,从小患有小儿麻痺,造成行走不便,他自嘲无法变成网球
选手,爸妈只好让他猛练琴,因此自小高超的演奏能力,可是如此才华,在当时以色列并
未被认可,大家只看到表象的他是残障人士,而忽略他精湛的小提琴演奏才华。当时时代
氛围,小国的人都要往大国美国奋斗生存。十三岁的他在美国,语言不通,光靠小提琴演
奏出的声音当作共同语言,使得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老师爱上这个13岁小孩。当时的老师只
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Itzhak Perlman。我看到小时后的Perlman用愤怒且有力的态度演奏
著,仿佛在告诉这个世界,自己的存在,那样的独一无二。
2.首先要喜欢听美妙的音乐,用心去感受周遭音乐
这点是欣赏本电影的主要收获。Itzhak Perlman很喜欢去聆听美妙的音乐,在以色列时期
,仅透过广播去聆听古典音乐,在纽约生活时,会去留意生活周遭的各式音乐,搭出租车
时期都能轻易被歌手演出圣歌所感动。我认为,Itzhak Perlman之所以可以演奏出动人歌
曲,在于长期用心聆听音乐,用心去感受各式演奏家的曲子,在哪个部分带给自己的感受

例如,Itzhak Perlman每次都在课堂上播放海兹曼和曼纽因的音乐,这两个音乐大师影响
他很深。他总是让学生分享自己聆听的感受,然后他会分享自身感受给学生。感受会因人
生经历深浅而有不同。听着Perman很开心地分享这两首曲的各部分感受,可以感觉他音感
很好,甚至在学生演奏曲调时,用手势让学生去知道何时该用颤抖音去体现其曲调的精神
。以非音乐背景的我来说,这是一鼓舞,聆听音乐在一开始不需要有高超音乐技巧,只要
用心去感受曲调,放松地跟着音符流动,时间久,可累积出自己的赏析能力。尤其跟着
Perlman的赏析介绍,我试图去感受他所说的各式音乐节奏、情绪感受。
3.谈音乐教育,首重“发展能力”
Itzhak Perlman和老婆有举办音乐营,以培养音乐人才为主,能够录取的学生都是透过高
度竞争下的人才。但Perlman和他老婆一致认同:
每个人的领略能力与学习速度都不同,他们对于12岁就达到巅峰的小孩感到可惜,重点在
于人须拥有发展能力,远胜于当下的精彩表现。
另,帕尔曼对恩师小提琴教母迪蕾(Dorothy Delay)的想法是如此:“噢,我讨厌她!
”自小习琴的帕尔曼,到美国之前,在出生地特拉维夫的老师总是告诉他“应该”怎么拉
,,像个机器人一样达到老师设定的指标;但迪蕾却总爱在13岁Perlman演奏完毕后,问
他:
“Perlman,对你来说 这首曲子的概念是什么?”
“Perlman,你认知的音乐概念是什么?”
“你觉得自己弹的如何?”
小时后的Perlman,当下怒了,哪来这么多概念。
迪蕾教会他思考,“有趣的是,我讨厌他叫我思考讨厌的要命,但现在我却用一样的方式
教我的学生。
看到这,我莞尔一笑,这种教育方式真的好美式,让小孩去自主提出自己看法,从自身特
色内容去说出自己的音乐内涵,从小培养出自身赏析与论述,口中讨厌的老师,让
Perlman自己承认他也用这方式来指导学生,听起来真的好棒!没在弹奏音乐的我,都想
跟着拉小提琴。
老师在教学生的同时,也是在教自己。” - Perlman
谈论教育时,Perlman口中迸出这句话,让我思考许久,我不知道他真正想表达什么,但
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或许,在指导学生的过程,同时也是在时时提醒自己,何谓动人音
乐,自己想透过乐器去传递何种讯息?免于落入炫技的窠臼。
4.如何演奏出最好的音乐?
Perlman在纪录片中提到:我自己同样很好奇,为什么许多知名演奏家,如海兹曼等,可
以演奏出如此扣人心弦的音乐,尽管偶尔会炫技,但其精准弹奏时间点与深厚音乐性,都
让我很难解释其原因。
我从Perlman言谈中,留意到要能演奏出动人音乐需要以下要点:
(1)生活就是音乐,让自己拥有敢于直言的一对好耳朵
时时留意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声音与优美音乐,例如大自然的声响,油锅中炸得酥脆脆的
洋葱声,透过感动自己的音乐去提升自身艺术涵养;能让自己音乐赏析提升,分得出何谓
好音乐。
最好的小提琴演奏技巧不是你能拉多快,而是要能赋予乐句音色,让音乐听起来更动人,
而琴音让他像是看到颜色。
(2)时常聆听音乐会,从小培养艺术内涵
Perlman妻子,经常聆听Perlman的演奏,常常给丈夫自己的聆听感受,做为修正回馈。她
曾说,小时后爸爸一周带我去听两场卡内基音乐厅的演奏会,对她小时后来说,听音乐比
读书还重要,Perlman十分认同。人和猿猴最大的差别在于艺术与音乐,音乐带给人梦想
与想像力,让人对于未来有蓝图,就好比被逮捕入集中营的犹太人,仍坚持带小提琴进去
演奏一般。音乐能感染人,最逗趣一点,Perlman妻子小时后听到Perlman弹奏后,就直接
冲到舞台后方,要Perlman娶她,超有趣的一段缘分。
5.以电影《辛德勒名单》主题曲来表现动人音乐
影片最后,Perlman演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辛德勒名单》主题曲,手上那把贷款买来的
历史名琴,他演奏起这首曲子,优美凄凉的音符冒出来,仿佛是那把历史名琴透过
Perlman诉说当初这段历史,我轻轻闭起双眼感受,轻微颤抖音、时而沈重时而流畅的弦
音,仿佛在败诉说什么,小提琴的弦与弓,在琴身与演奏家的下巴、颈肩,弹奏出一股淡
淡情怀,而此时眼角的眼泪,正是这Perlman能叹奏出动人音乐的证明,而我开始迷恋
Perlman本人。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