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 莒哈丝的漫长等待 La douleur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9-06-17 12:00:37
看过《情人》与《广岛之恋》的观众应该都熟莒哈丝、甚至还不乏莒哈丝粉丝吧?我不知道莒粉来看此片会心花怒放还是会不满,不过我觉得这是一部非常莒哈丝中心的电影。它虽然是讲一个二战占领下的亲人分离故事、理应所有经历这种处境的人都会有共鸣?但我觉得它选了一个非常个人而不普世的拍法、选了一条非常文艺知性而与普罗大众有距离的道路。
先来想像一个二战大时代,这种“等待”的焦虑感出现在数以千万计的家庭中,理应是个时代集体记忆,真带回那个时代拍起应该几乎所有配角都能分享这忧心。不过,此片舍弃了横向拍摄这大时代的“等待”景观画,却选择直向拍摄莒哈丝单一一人的“等待”肖像画。这当然是忠于原著的处理,因为原著就是集结莒哈丝自己战时日记所集成的半自传小说(或是算回忆录?那界线其实很模糊),当然是挖莒哈丝自己一个人内心为主。
https://imgur.com/k7x4p8A
莒哈丝的夫君 Robert 是巴黎二战期间被德国占领时的地下反抗军成员,在行动中被逮捕后辗转送去了德国不知某处,也正是这“不知”令人陷入无尽的“煎熬”(douleur) ,往往觉得还不如在巴黎枪决给我看死了这条心还好多了。电影前半,还颇有种鬼影幢幢的二战谍报时代剧感觉,因为莒哈丝内有夫君的反抗军同袍 Dionys 照顾兄弟的女人、外有逮捕夫君的巴黎秘警 Pierre 崇拜囚犯的女人,这整个以莒哈丝为中心的格局还颇适合拍成一场四角恋 XD 但没那么梦幻,毕竟这是莒哈丝的半自传故事,男人都是过眼云烟,自己的心理才是唯一主角。
前半片的鬼影幢幢,虽一度像谍报片,但那谍报感也只是个幌子、就像三角禁恋也只是个幌子。水火不容的 Pierre & Dionys,两大帅男都要接近莒哈丝,表面上都是为了莒哈丝身陷牢笼的夫君做好事,但其实可能都对莒哈丝意图染指?甚至意图染指的表面下搞不好是反抗军与秘警间的谍报斗法?这边煞有其事拍一堆,最后证实这条故事线一点地位都没只会无疾而终;此线唯一的剧情贡献,只是在加深莒哈丝那“不知”的不确定感、也加深她无枝可依的痛苦“煎熬”。
后半片,进入战争的倒数阶段,两男的谍报战好像也没啥意义了, Dionys 等反抗军基本坐等美军撑过去就没事、 Pierre 等鹰犬眼看纳粹打包走人自己豪赌输光也只能强自镇定过一天算一天... 就这样有点平庸没戏地进入一个我不是很喜欢的新阶段:莒哈丝的抽菸独白!事实上“抽烟独白”这本片最抢眼特色早在前半片就很明显、后半片只是变本加厉成为全片本体 XD 其实以某种莒哈丝迷的角度来看,这里拍成一部烟气氤氲的忧郁女子肖像画,也是有种令人心花怒放的迷恋感。
https://imgur.com/PQcYxpS
我们总是看着镜头徘徊游移在莒哈丝的耳朵脖子与发际、乃至下巴与支颐的手腕与持烟的手指... 这种镜头若拍在年轻女子身上恐怕不免招来一点男性凝视的批评、但拍在莒哈丝这文坛才女身上竟变成一种崇拜、而且正是让 Melanie Thierry展现她高超演技完美代入莒哈丝的大舞台!只是呢,很遗憾,我不是莒哈丝迷,我也许还挺喜欢 Thierry但实在不喜欢用这种迷恋角度看我喜欢的人物,连身为观众我都感到 creepy 甚至产生罪恶感。
而这样的“抽烟女子独白”拍法到底表现了什么?当然是要表达“等待”之不确定感中的种种胡思乱想,从务实地思量夫君处境与未来可能、到哲学地检视自己这种胡思乱想的思绪,乃至在不少镜头中莒哈丝已一分为二、成为了一个天上幽灵静静看着地面这焦虑女子!看到此片发展成这个样子、以节选半自传小说的文字来读书表达概念、却放弃了靠电影剧情事件或取镜表演来表达概念,我其实是相当失望的。这么一个普世皆有的思绪,为什么要将它个人化在莒一人身上而看不见众生?而凝聚在莒一人身上后,为何要这样迷恋莒的身影与莒的原文来像是崇拜大师一般来表达?
等待是漫长的,过程是焦虑的,也许花了一年半载才传到耳中呈现眼前的只是一个简单事实,但等待的人心里仿佛已经过了好几辈子考量不同结果发展出来的想像人生。夫君终究回来了、莒反而已经俨然适应这等待生活而难以接受他回来,过去的焦急关切也冷掉了,丈夫所经历过的纵然也可能一样复杂她也不想听了。片末莒要离开这没说半句话的丈夫、还说“想给 Dionys 生宝宝”,好吧这说不定是原著中安排的结局?但放在改编电影到底是要说什么故事又所为何来呢?(何况班杰明毕欧蕾再度发挥木头演技,谁会相信 Dionys 和莒已滋生爱苗 XD )
https://imgur.com/x7QP08h
《莒哈丝的漫长等待》是佳映的“作家之死:文学专题影展”选片,我一直很爱佳映过去几年的夏日影展(尤其是“恋爱香氛”与“私情画欲”那两次)也对今年这档很期待,只可惜我第一部看的《莒》片呈现了我在文学艺术传记电影中最不喜欢看到的那一面:把人物当成大师来拜、把创作当作经典来朗读,一场电影拍到像是大师纪念读书会一般,仿佛赞颂大师才是主、故事与概念表达倒是其次了。
不过看看全台每天三四场的北中南戏院,这影展排片都是和另两部《边境情谜》与《文字欲》紧紧排在一起的,鼓励观众趁周六日选一天连续看完三场的心意很明显,说不定连着看下来比较起来会另有趣味?光就格局与表现形式看,我觉得《莒》片和《边》片是有三分似曾相识的,都是二战法国占领区故事、都有一个没有出口的“漫长等待”、都有亲爱的人分离两地生死未卜、甚至都有许多原著文字的旁白唸稿 XD 不过很神奇地,我倒挺喜欢《边》片在类似格局下描绘出的不同世界与其故事,下篇再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M2EumRFHM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