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片名称 : 台北物语
2.观影时间 : 2019.05.19
3.观影地点 : 凯擘影城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首刷。剧情雷很大,各种意义上。
另推荐由以下blog连结观赏,排版会比较顺眼:
https://episode.cc/read/ArtificialkidsN/my.190602.043323
首先,我想先感谢一下办了这场《台北物语》两周年庆台中影迷狂欢场
的热心主办。
虽然先前我就已对这部国产神片略有耳闻,然由于场次太少,我平日出
没的地方又偏远到根本没上映,所以一直无缘进电影院观赏这部奇片。这回
能和一大群志同道合的人一同现场欣赏这部电影,真的是非常幸运──这还
是我头一次跟这种包场电影团呢!
──能跟一大堆同好在电影院里大笑、大叫,为演员的表现集体鼓掌欢
呼,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若不是因为实在对《台北物语》太好奇,依
我这种家里蹲个性,我想我是绝对跨不过“咦咦咦跟团包场看电影吗我从来
没做过这种事耶我平日都只有跟亲友一起去看片子啊呜哇导演还会到现场Q&A
耶感觉好高级喔这种场合我真的能参加吗”这种无谓的心理障碍,勇敢地从
电脑前站起来,跑出去参加这种活动,体验到这些乐趣的。
因此,为了感谢热心举办这场活动的主办单位,同时也算是为我个人这
个小小的人生里程碑做个纪念,我想在此非常大声地告诉各位:
《台北物语》绝不只是一部烂片!相反地,它可是一部寓意深远,结构
巧妙,还能创造奇蹟,予人勇气的神奇电影啊!
就先从许多人大加挞伐,觉得雾里看花的剧情跟叙事手法说起好了。
这部片在2个小时里头,安排了大量分支剧情:议员与医生夫妻间濒临
破碎的婚姻,还有他们各自与小三及暧昧对象之间所形成的四角关系、政治
商场上的利益角逐与权谋斗争、因罹患绝症而放弃希望,又因重获新生而彻
底绝望的失意女子、随波逐流又胸无大志的小偷等……族繁不及备载。
许多人在批评这些剧情时,会认为:虽然从这些支线剧情中,我们能看
出导演他满怀壮志,有很多想探讨的主题及社会议题,但却因其剧情安排及
穿插手法实在太过粗糙,又太过刻意要将所有支线都串在一起,导致明明这
些支线剧情个别看来,都该有能发展成一部完整电影或社会纪录片的潜力,
却每个主题都无法深刻探讨,只能浅浅带过,如卫生纸般廉价轻薄,用完就丢。
然而在我看来,那些破碎又零散的叙事方法,不仅完全是导演刻意为之
的,更甚者,它的艺术价值跟底蕴已经远超过那个已经被大家讲烂的“蒙太
奇镶嵌式拼贴”这种根本就是把两种东西混在一起乱讲你实际去念艺术史就
会知道它们根本不一样的四不像手法,而是真正的、确实的,在精神层面上
对整个电影界发起了挑战。
请大家先回忆一下自己国、高中时的那段青春时光:
一般来说,十四、五岁的青少年,正是人生中最纤细敏感、心思细腻,
对万事万物万般道理都自有一套看法的时期。尖锐冷刻的目光里,蕴的是对
社会现状的愤郁难当,百转千折的思绪中,藏的是对世间道理的厌弃嫌恶。
然而同时,这个年纪的青少年,又常会因人生经验不足,阅历不够丰富,
导致虽然对世界满怀怨气,却往往只能凭想像去描绘社会百态,更无法对这
个让自己气愤难当的肮脏社会提出任何具体改善方法。他们眉头深锁,愤世
嫉俗,对自己脑中构筑出的幻想社会大肆挞伐,冷言冷语,反胃作恶:
“恶心的社会。”
“世界就是这样。”
“大人都好脏。”
“你们都不懂啦!”
──多么青涩。多么傻气。多么幼稚。多么无知。
而在这部电影里,导演呈现出来的,也恰恰正是这种集所有中二想像刻
板印象于一身,脱离现实又缺乏常识的世界观:
在电影里,所谓的有钱人,就是家里要有泳池,出入得开名车,晚餐必
吃龙虾,还要咬文嚼字,大打禅机,以彰显自己的高级高贵高水准。
但在此同时,这些“有钱人”的生活品质却也没那么高水准:对蠢到连
机场两个字都听不懂的私家司机万分容忍,再怎么生气都不敢直接要对方走
人,显然已经穷到连招台普通出租车都付不起,只出得起香蕉所以请来只猴
子;品酒时不只摇杯动作粗糙万分,甚至还忘记要先举杯观色;香水明明轻
点两下就好,却偏要拿来在脖子脸颊旁边猛按当防蚊液喷。富豪生活对他们
来说显然太过吃力,即使不提品味,光是食衣住行育乐就叫他们难以适应,
连我坐在底下都看得浑身发痒,过敏异常。
在电影里,所谓暧昧高手,就是每天一杯拿铁跟温馨小纸条;所谓嘴砲
喇妹,则是在纸上画只小猪让对方大翻白眼。都会男女的生活在导演眼中实
在太过寂寞,空虚非常,只要一点点关怀,就足以使人坠入情网。
但在此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们也心知肚明:这种每天一杯拿铁
外加小纸条的手法,其实就跟每天在女宿底下排队送宵夜没两样;刻意放下
工作开车载同事出去,则与特地翘课去送意中人搭车,企图以温馨接送情博
得对方好感的大学生相差无几;在纸上画小猪装傻想表现自己很幽默的层次,
则跟小学生故意拉女生辫子引起对方注意的作法同等级。明明是想营造情场
高手的形象,或表现日常生活的小情调,但导演所能想出的调情方式,其技
巧之拙劣,手段之幼稚,层次之低落,却足以唤起所有曾连送了三个月宵夜,
最终只换得一句“我只把你当普通朋友”,自此深切明白宵夜攻势三小根本
一点屁用都没有的成年人的心灵创伤,让我们这些早已青春不再,却也曾用
过这些烂招的观众们忍不住面有惭色,羞愧难当,在座位上泪流满面,黯然
神伤。
而在电影里,所谓的政商勾结,就是围标投资必找议员乔事,一言不和
就能立刻黑吃黑;所谓的竞选黑幕,就是遇到状况直接掏钱,迅速打发掉所
有可能对自己不利的新闻。在导演心中,这个社会就是人命本贱,金钱至上,
好好的一个人,只要碰到钞票,就会立刻抛开理性,彻底疯狂。建立在利益
上的情谊就是如此脆弱,即使只是一次价钱谈不拢,都得马上翻脸不认,买
凶杀人。
可在此同时,做为已经看过太多政治新闻及花边丑闻的台湾人,我们其
实非常清楚:比起请没什么交情的议员绑标乔事,乔一乔还跟你吵分润,还
不如一开始就找亲戚甚至自己直接出马竞选,再把标案转到手下的空头公司,
从此以后裁判球证都是我的人,看你们怎么跟我争;想把车祸消息压掉,那
就直接打通电话找警察过来赶人,根本不用蠢到自己主动下车露面谈价钱,
明摆着是要给人拍照录音放上Youtube; 真要搞掉竞争对手或眼中钉,比起
直接把对方打昏做成消波块这种老套的买凶杀人,还不如去搜集甚至制造对
方的丑闻,再买通网军上FB爆料宣传抹黑发文,以伦常道德之名,行社会抹
杀之实,来个资讯时代的借刀杀人;都在搞黑心标案了,哪还可能考虑什么
工程品质工安意外,而更应该依照台湾传统民间习俗标准流程,得标以后只
盖个空壳,接着永远不要实际投入使用,让蚊子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
间盖完再一间,一栋盖完又一栋,若有民众出声抗议要求改建还更好,方便
我们直接顺应民意,来个重新招标,再捞一票。看来导演似乎对近年来的政
治新闻不大清楚,再不就是他虽然清楚,却毫不在乎,反正对他来说,只要
他的政治敏感度能使自己的内心小警总运作良好,把原本想拍《台湾物语》
的野心自我审查限缩成《台北物语》,就能令他满怀雄心壮志,认为光靠这
部电影就足以使他扬名立万,进军中国
。
──这些空洞的控诉,不正是我们在青少年时期,曾对社会抱持的愤怒吗?
──这些肤浅的认知,不正是我们在学生时代里,曾对世界抱有的想像吗?
说到这里,这部电影之所以要拍得如此奇葩,其背后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因为比起述说各种人生大道理或添加声光刺激,导演他其实是想另辟蹊径,
企图透过模拟学生作品或新手电影的粗糙感,让我们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期
的稚拙跟无知,回想起自己当年中二期时,那种明明什么都不懂,却还老是
自视甚高,孤芳自赏,装模作样又自以为是的样子。
说得更明白一点,导演他其实是故意把这部片拍得这么烂,这么糟,这
么意义不明,这么像学生作品的。甚至可以说:连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反应,
也全都在导演的掌握之中,是他刻意制造的效果,是他真正想传达的意义啊!
所以,在整部电影里,我们总能看见无法对焦微微晃动的镜头、明暗方
向皆不到位的灯光、既没品味又没日常感的服装造型,连孙英约会时戴的项
炼都要前后不连戏:明明刚才戴的还是条白色串珠短项链,下一幕就转成流
苏亮片长项链。
这是因为:在没有太多拍摄经验的新手眼中,场记通常是个非常多余又
无趣的职位,要做的事也繁杂囉嗦又琐碎,大部份新手甚至不认为需要找人
负责这个职位,以为只要交给演员跟导演的超人记忆力就一切ok. 包括前面
所提及的晃动画面、没有对焦的镜头、断断续续忽大忽小还会被环境音干扰
的收音,这些细微琐碎又无处不在的低级失误,正是初次接触电影拍摄,胸
怀大志却又眼高手低的新手作品中的常见特征。
所以,当林秋红被告知自己得了血癌时,虽然她拿到的根本就是张X光片,
但她依旧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对眼前医生的专业没有半分怀疑。
这是因为:尽管那些正值中二期的少年少女们,他们的内心总是千疮百
孔,拥抱着破碎的受伤灵魂,镇日无病呻吟,风花雪月,长吁短叹,悲秋伤
春,但在此同时,他们的肉体也孔武有力,百毒不侵,脸蛋肤质吹弹可破,
柔细滑嫩,新陈代谢好到不只能在吃到饱餐厅里连嗑30盘五花肉,临走前还
能再去冰淇淋柜多挖个两球;打起电动来连熬三个晚上是稀松平常,打完外
出买早餐前还能跟朋友约好晚上打球记得到场。对这些身强体壮,方值人生
中精力最旺盛时期的少年少女而言,成年人那种肤色暗沉,腰酸背痛,吃块
鸡排就会重半公斤,一过晚上11点就开始打瞌睡,每年都得去做健康检查,
努力避免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肝脏硬化坐骨神经痛胃食道逆流心血管疾病
的悲惨生活实在离他们太过遥远,远到他们根本无法想像,当然也对检验报
告实际长什么样子毫无印象。
所以,Tony撩妹的手段明明糟到不行,讲起话还不知所云到根本聊不下
去,但对剧中人物而言,他的一举一动却是如此迷人如此帅气,风流倜傥处
处留情。
这是因为:对还在摸索如何发展人际关系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唯一能想
像出来的撩妹方式就只有献殷勤,满心以为光靠干话就能吸引女生注意。在
他们看来,这两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而若两者皆备却依旧不成,那问题
肯定是出在自己没有Tony那张脸,绝不是因为这种追求方式根本没考虑到职
场上的微妙人际关系,弄得对方不收很尴尬,收下更尴尬,硬著头皮道谢的
同时还会在心里腹诽“靠北喔我是有丈夫的人,接着还要拼主任,你天天送
咖啡约晚餐陪下班的小动作这么多,到底是想自己把我搞掉卡位,还是已经
跟隔壁部门跟我竞争的王医生串通好,等著收集证据背后放黑函让我无法升
等不成?”也绝不是因为这种讲话方式根本内容空泛荒谬愚蠢,答非所问成
天跳针,显然脑袋空空缺乏逻辑,光跟你讲话就尬聊到不行,更别提要跟你
认真交往约会谈情──哼,就说女人很肤浅,我都这么努力了,搞半天还不
是只看张脸!
所以,林秋红光是去买杯咖啡都会无聊到拼命观察旁边的路人,观察还
不够甚至还主动自报身家,对着素不相识的客人滔滔不绝,大发议论,显然
对自己的人生故事得意非常,认为全世界都该分享她的悲伤。
这是因为:对那些心中总积郁著无数想法的青春期少年少女而言,他们
总认为自己短短十四、五年的人生已经太过精采太过漫长,足以赢过几千年
来世上所有人的生命故事;而他们对社会跟世间的见解也如此精辟如此独到,
即使是素不相识的路人,也必定会在听个两句话后就忍不住拍手叫好,而不
是笔电一合皮包一提就离开位置迅速走人,或是直接招手请店长帮忙报警赶人。
所以,电影中时不时穿插有诸如“打电话到银行查帐”、“互相确认正
确时间”、“真的假的假的真的”对话等,许多意义不明的剧情。
这是因为:在中二期的少年少女眼中看来,世界就是如此空虚,如此荒
谬,所有用以维持社会正常运作的必要手续与细节,全都是印证生命空洞本
质的实质证据。清查信用卡帐单的镜头,讽刺的是成年人追逐金钱的嘴脸;
互相对时的桥段,是对被时间绑架的整个社会的嘲笑;“真的假的假的真的”
之反复诘问,则是对这个已经被各种行政手续、工作进度、会议流程、世俗
礼仪等既定框架给侷限,却又从没做出一点成绩来的世界的最大嘲讽。
而以现实来说,虽然导演本人早已年过花甲,但在这部片里,他却仍把
中二期那种矫揉造作、愤世嫉俗又不食人间烟火的心态掌握得丝丝入扣,透
彻万分;身为资深影评兼电影人,却能将新手初次拍摄电影时,可能出现的
各种低级错误跟问题模拟得如此逼真,入木三分。
这种令人难以想像的反差,反而更添增了《台北物语》这部电影的错置
与迷乱魅力,当然也在上映之时带来了极大的话题性。
而事实上,这种以假乱真,以真拟假,横跨真实与虚假的倒错手法,其
实正是《台北物语》整部片的核心概念。而那只从上映以来,便在所有观众
间口耳相传,被讨论得沸沸扬扬的神奇大麦町狗,则正是这个核心概念的最
佳明证。
相信曾看过这部片的观众都知道:在电影刚开始,郭心纯──也就是与
议员有外遇关系的公关公司职员──躺在沙发上时,抱着的还是只真的博美
狗。但后来这只博美狗便没再出场,取而代之的是那只存在感巨大无比,不
只演员时不时就要去摸摸牠的头,连电影海报上都占有一席之地的陶瓷大麦
町狗。
明明是真狗,却不知何时被伪物所取代。明明是假狗,却比真狗更具有存在感。
不是中二,却也是中二。不是新手,却也是新手。不是在拍烂片,却也是在拍烂片。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亦真亦假,若虚若实。何需言假?何需言真?
孰能言假?孰能言真?
没错,在看《台北物语》时,我们是会大笑。因为这部片中有太多不合
常理的剧情,有太多矫揉造作的台词,有太多荒谬空洞的片段,有太多无知
错误的编排。
然而换个角度想想:当我们被片中演员的生涩演技跟拙劣台词给逗笑,
或对他们荒谬的言行举止深感不可置信时,这些反应,不正和我们与三五好
友坐在一起闲聊,对彼此年轻时代的蠢事哈哈大笑,大叹“当年怎么会那么
傻”的景况一模一样吗?
当我坐在电影院里时,从头到尾,我的内心都充满感慨。因为这部片子
里谈论的议题简直包罗万象,有男女情爱,有政治黑幕,有医疗疏失,还有
人生百态;然而在此同时,它所呈现的世界观跟社会样态又如此可笑,如此
幼稚,如此缺乏常识,如此脱离现实。
也正因如此,当看着这部电影时,我才忍不住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期的
懵懂无知:对每件事都看不爽,对所有人都有意见。明明觉得整个社会就是
漆黑一片,成天想拿颗炸弹炸毁全世界,到头来却连当面顶撞师长都不太敢,
对父母所能做出的最大反抗是不去补习班;明明不想跟世界同流合污,认为
每个大人都好肮脏,活到二十岁就要立刻去跳楼自杀,结果转眼一晃,我不
只早已平安活过了二十岁,现在还开始跟所有肮脏的大人一样,成天烦恼工
时过长薪水太少房价过高市区车位超难找。
我从没想过:自己居然能在远离那段年少轻狂的岁月后,再次体验到当
年的中二精神。
我也从来没想过:居然有人能如此无畏地把那些对现实社会的肤浅认知,
以及对整个世界的拙劣想像给实际拍摄出来,还大胆放到电影院里要其他人
花钱买票观赏。
在人生中,除了愤世嫉俗却脱离现实,满腔热血又脑冲无知的中二时期
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时候敢说出这些台词,写出这种剧本,拍出这种电影,
干出这种蠢事?
而又有多少人,能在脱离了那个懵懂无知的青少年时期,实际进入社会
后,依旧持续保持当时的年轻心态,继续不问世事不明事理,不食人间烟火
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是我永远逝去的青春年华。那是我再难回首的纯真过往。
我为导演热烈鼓掌。我为这部片热泪盈眶。
也因此,尽管我自知文笔拙劣不堪,写文速度更是无比迟缓,但我依旧
想尽力为《台北物语》这部题材平凡却表现非凡,彻底解构电影表现手法与
既定框架,将观众本身也纳入剧情格局的神奇电影,认真写出一篇完整影评。
甚至,为表诚心,我还刻意把这篇文章写得比平日更加艰涩难解,抝口
绕舌,矫揉造作,华丽繁复,就为了让自己能更贴近《台北物语》里头那种
无病呻吟,装模作样,“有说等于没说,没说也算有说,总之说者恒说,懂
者恒懂,真懂不必问,问了也不爽跟你说”的中二境界,以示我对这部电影
及导演乃至整个拍摄剧组的敬意。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打从一开始便明言:《台北物语》绝不“只”是一
部烂片。因为它确实寓意深远,确实结构巧妙,因为看着它,就使我们忆起
自己过去年少无知的蠢样,还有那份仿佛正独自对抗整个世界的高傲。
而坐在电影院里,已经长大的我们只是淡然一笑,并在影片结束后走出
电影院,继续抬头挺胸,鼓起勇气,笑容满面地迈向下一个明天。
《台北物语》。如此特出,如此异类,别具一格,又烂出新品味。
我对《台北物语》满怀感佩,正如《台北物语》一样地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