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珍惜能在戏院看《我们的青春,在台湾》

楼主: tecofilmlove (teco+film+love)   2019-04-13 12:37:09
http://tinyurl.com/y3t6xz9g 程思传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终于在台湾上映 ── 回到香港的我,很想看。
去年的金马奖之后,《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赢得最佳纪录片。傅榆在台上发表感言,引
起了往后的很多争议,之后一连串的反应,依然历历在目 ── 在台湾的电影颁奖礼上,
铿锵地说了一句“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被当成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是我身为一
个台湾人最大的愿望”,换来的是对岸网民的面色,中国艺人立刻在微博转发“一点都不
能少”,中国的影人除了娄烨,全部缺席庆功宴;同时,惹起一些台湾人的抨击,说她不
懂大体,让金马主席李安尴尬。
当对岸连一句致谢辞都接受不了,我不明白凭什么,台湾人依然觉得若然拥抱所谓的“九
二共识”,对方就会尊重台湾。其实稍为愿意看(不是中天的)新闻,有适量的批判思考
,就知道中国如何打压台湾。这种打压,不只是政治、经济上,甚至在文化,一步一步,
温水煮蛙。
作为局外人,我们暗自摇头。这样的套路,我们太清楚,太熟悉了。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讲的时代,台湾爆发太阳花运动。大学生及公民团体为反服贸,
成功占领立法会。那个年头,香港刚经历完反国民教育运动,整个社会又在酝酿什么。一
年后,为了人大的八三一框架,发起了占领运动,而占领运动的后遗,延至今日。这星期
法庭才刚判了“占中九子”的煽惑公众妨扰罪罪名成立 ── 这与台湾法院判太阳花运动
二十二名领袖无罪,形成强烈的对比。
那是一个社会问题繁生,但仍然有所希望的年头,希望不来自建制,而是来自于公民的醒
觉。那时候,就算有一班人由头到尾彻底反对占领,仍然有一班人相信透过公民的运动,
能动摇什么,至少能让我们的社会变得美好一点。
那段时间,一直关注太阳花运动,看着林飞帆、陈为廷,以及不同领袖的讲话,视这为台
湾年轻人对中国以经济入侵的一种对抗 ── 看着中国的打压,打算以人民币制裁台湾的
中国网民,甚至要求不同艺人表忠,要不就肆意攻击。对在香港的我们,或多或少有不同
的影响,原来公民运动能够这样?有说,太阳花运动成为了之后占领运动的先驱。
乐团灭火器为这运动而写的《岛屿天光》,对于不懂台语的我,依旧有一种意义,每次听
见依然感动,至今仍在我的歌单里面。
几年过去,香港早就沦落至一个我也不知道如何解释的地步,台湾面对的打压也让人无奈
,近期的买粉专,以至对岸网民一直要求艺人表明“我是中国人”等的事件,仿佛说明什
么。
或者对运动的热情,早就在时势下,已然消退。然而,对运动作一次回顾,依然有必要。
《我们的青春,在台湾》的上映,得来不易。只是觉得在这个年头,能在戏院看一出关于
太阳花运动的纪录片是幸福;要知道在中共的有形之手后,几出关于占领运动的纪录片,
都无法在香港的院线放映。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