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缉狂公路》-将邦妮与克莱德“去偶像化

楼主: leila (Lizzy)   2019-04-07 21:45:39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缉狂公路
2.观影时间 : 4/3
3.观影地点 : 住家网络
4.观影方式 : 网络 (Netflix)
§其他防雷说明(非必要) : n刷等其他说明请于此区说明....可留空
~*-*~*-*~*-*~*-*~*-*~*-*~*-*~*-*~*-*~*-*~*-*~*-*~
此区为发文防雷页
可选择性提供上列 1~4 资讯 或不提供亦可
观影心得于分隔线下方发布即可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缉狂公路》(The Highwaymen) - 将邦妮与克莱德“去偶像化”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2782084
美国的30年代,真实世界的邦妮帕克(Bonnie Parker)与克莱德巴罗(
Clyde Barrow),抢银行与杂货店,也杀人。他们的故事透过60年代的电
影《我俩没有明天》(Bonnie & Clyde),在世人心中留下深刻烙印,而
Netflix制作的新电影《缉狂公路》,则用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整个故事。
《缉狂公路》几乎不给邦妮与克莱德任何镜头,而是由前德州骑警Frank
Hamer的角度来叙说。1934年,邦妮与克莱德已经犯下无数罪行,执法单位
却一直抓不到人,无奈之余,先前解散骑警队的德州州长Miriam "Ma"
Ferguson(凯西贝兹),勉强答应属下让前德州骑警Hamer(凯文科斯纳)
重披战袍,挂名在公路巡逻队之下,负责抓到那对鸳鸯大盗。Hamer找来过
去同为骑警的Maney Gault(伍迪哈里逊)一同执行任务。
Hamer是德州骑警传奇人物,从骑警工作退下来后,由于老婆家境富裕,过
著舒适的生活。他接受这危险工作的原因,不是缺钱、也不是因为他多喜
欢政府,而是看到许多执法人员被邦妮与克莱德杀害、民众竟然还在崇拜
这样无法无天的大盗,认为一定要赶快结束这荒唐闹剧。至于无业的Gault
,导演利用他待在家中短短几个镜头,交代到他对同住的女儿来讲已经是
个负担,这时能与老伙伴合作最后一件案子,应该是不错的转换。
Hamer与Gault得与时间赛跑,每晚一步,就有更多执法人员受害,而其他
执法单位也有自己的盘算,想抢功、排挤Hamer,不愿意分享资源与资讯。
民众们也不帮忙,那是大萧条时期,大家对银行恨得牙痒痒,认为抢银行
的邦妮与克莱德帮他们出了口气。因此Hamer与Gault踏上的,是极为孤独
的缉凶之路,几乎只能靠自己的经验与直觉,推敲目标的行踪。
《缉狂公路》非常适合搭配《我俩没有明天》观赏。《缉狂公路》没有拍
得如《我俩没有明天》那样经典,但《我俩没有明天》对Frank Hamer的描
述很不公允、严重伤害Hamer的形象,片中一段邦妮与克莱德抓到Hamer还
羞辱拍照再放走他的段落,也没真正发生过,当时电影公司华纳还因此被
Hamer家人告上法庭,后来家属拿到和解金。
《缉狂公路》刻意不给邦妮与克莱德镜头,只有在电影最后才让他们露脸
一下,其他时候都只有下半身、脚步、背影、远镜头等等,而且呈现的形
象可不是什么现代罗宾汉,而是反社会型人格者。其他时候,《缉狂公路
》拍的全是Hamer与Gault。在历史上,Gault是到后期才加入Hamer,本片
让他一开始就跟着,应该是想避免沉闷。
比较可惜的是,Hamer即使有Gault搭档,两人仍是这段鸳鸯大盗的故事中
比较无趣的角色,《缉狂公路》又有漫长的等待过程,总片长还超过两小
时,恐怕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接受。它比较吸引人的点,是摄影、极为考究
的场景设计与服装设计、以及两位主角搭配起来的魅力,但剧本是比较单
薄的。
为了充实内容,编剧试着加入几个特殊的切入角度,例如Hamer与克莱德父
亲的对话,给了这位罪犯的无奈家人一些声音与观点,提醒观众这一切对
家人们也是折磨;Gault搜查时翻到邦妮的服装,意识到邦妮身形多么娇小
,明白他将得杀死一个如此年轻又瘦小的女孩,一时失了神;Gault对其他
警员叙述Hamer的往日故事,提到执法人员的无奈,如果让嫌犯有留下活口
、接受审判的机会,对方可能抓住空档反击造成警员死伤,但直接出其不
意杀光嫌犯又有道德上的问题。这些铺陈都替最后的枪击场景(剧组特别
到当年的事发地点拍摄)增加情绪厚度,尤其剧本安排Hamer要求其他警员
继续埋伏,他冒险只身走出,站在邦妮与克莱德前面要他们“把手举高”
,等到对方疑似准备拔枪才开枪反击,这种“我这回就算赔上性命也要把
事做对”的精神,确实将《我俩没有明天》里头Hamer与这对鸳鸯大盗的交
手过程、以及《我》片结尾毫无警告的突袭射杀,做了最关键的翻转。
《缉狂公路》也将邦妮与克莱德死后,民众争相抢他们尸身上的东西当“
纪念品”的恶行恶状拍了出来,强调民众的疯狂与痴愚。这些事情确实发
生过,但《我俩没有明天》没有拍,将结尾留在两人充满遗憾与诗意的死
亡上头,而《缉狂公路》不仅不给这对鸳鸯大盗如此华丽又凄美的谢幕机
会,还要把没人性的媒体与民众批评一番。
不过上述对剧本做的努力,还是流于稀少及表面,只算是点缀,难以支撑
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其实有些内容可以再多做挖掘的,例如本片点到两位
退休骑警对于办案的新科技一窍不通,但没花时间把那样的时代改变捕捉
出来,只用三言两语带过。那个时间点,大约是旧有的边界正义、牛仔般
的骑警等等,开始转型成FBI局长胡佛带领的、使用窃听器或指纹鉴识等等
的时代,若把这点搬进来讨论,或许会更有内涵。
《缉狂公路》在十几年前就已有拍摄计画,当年曾准备由劳勃瑞福与保罗
纽曼主演,如果本片早点拍成,可能比较有影响力,也能更早对Hamer有交
代。本片摆在现在2019年的氛围,有着些许尴尬:我们现在都知道警察暴
力对美国某些族群是什么样的伤害、如何形成长期的压力,这几年黑人遭
警察射杀的案件以及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让相关议题更为敏感,而
且当年骑警暴力对待墨西哥人与原住民的纪录,也是挺难看的,所以当《
缉狂公路》里的州长Ferguson抱怨骑警队:"They took orders from no
one and left me to answer for the blood."时,很难说她有什么不对。
“遇到歹徒意欲反抗时,只好不留活口”,这点我是赞同的,警察的命也
是命,但这会否让某些心术不正的警察有很好用的借口?把对方所有动作
都解释成意欲反抗?或是对方就算没动作也掰一个?没监视器的地方叫同
行的警察同事作伪证?把这些想一遍之后,《缉狂公路》虽帮Hamer平反,
但又似乎太过简化了。
这种老派、简化式的故事(比1967年的《我俩没有明天》还要老派),有
令人怀念之处,但带来的影响力与回响,自然少了很多。
***
至于为何当年《我俩没有明天》要采用美化、浪漫化邦妮与克莱德的诠释
方式?其实与所处的时代有关。种种因素,我在替酿电影写的文章都有提
到:
酿影评 X 诚品讲堂|《我俩没有明天》:好莱坞体系的法外之徒
https://vocus.cc/filmaholic/5c988469fd89780001b086d9
以下为部分节录:
‘《我俩没有明天》不像过去几部犯罪片如《You Only Live Once》、《
I Want to Live!》、《They Live by Night》那样,主角带着更多无奈与
无辜,邦妮与克莱德是确确实实犯下罪行的。不过,他们倒不是因为渴望
杀人或虐人而犯罪,而是为了追求更自由快乐的生活,因此只在必要时或
是被攻击时杀人,第一次意外杀了人时克莱德还相当紧张、泄气,这种安
排又为这对鸳鸯大盗增添一点“纯真”与“业余”味道,让观众不免有些
同情。如此站在灰色地带上,《我俩没有明天》挑战观众的道德底线。
《我俩没有明天》上映的时间是 1967 年,差不多是社会舆论开始感觉越
战恐怕是个错误的时候。这一年的美国,一边是年轻嬉皮的“爱之夏”,
一边是发生上百起种族暴动的“Long Hot Summer”,有各种向旧价值挑战
的抗争与宣示。越战是第一个“进入美国人客厅”的战争,美国人透过电
视可以同步看见战场上正发生的可怕景象,而黑人民权运动也充满暴力冲
突与愤怒。《我俩没有明天》里头直白的银幕暴力与露骨的性暗示、(在
当时很)大胆的影像语言、再加上道德的模糊性,都带着对社会批判的意
味,是渐渐成为主流电影观众的战后婴儿潮向当权者与父母辈的反抗。包
括反抗那个把年轻人送去越南打仗的政府。《我俩没有明天》让所有觉得
愤怒、再没什么可损失、反对当权派的人,都有了出口。’
看过《缉狂公路》的朋友,不妨也搭配观赏《我俩没有明天》,或是参考
我写《我俩没有明天》的文章,会更明白编剧与导演所做的一些决定。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9-04-08 00:02:00
我倒觉得这片本来就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我俩没有明天就像片中的一段,加油站的觉得邦尼他们是罗宾汉,但对汉默来说他们就是杀警犯,被他们干掉的巡警一样是在经济大萧条时领低薪养家人的基层员工,大众把他们的劫富济贫给美化的背后,也是因为对政府无能挽救经济的怨恨,迁怒到代表国家机器的警察上面。鸳鸯大盗美丽的故事在我俩没有明天里,俊男美女华伦比提和费唐娜薇已经把这故事美丽到了极致,对迄狂公路这片来说,着重在这种浪漫点对本片根本没意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