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逃不开的心房:《密弑游戏》

楼主: handsomel (盛开到世界荒芜)   2019-03-14 09:47:18
先坦承,我是那种《惊奇队长》跟《密弑游戏》会选后者的人。就像挑书,马克吐温跟爱
伦坡我也是选后者。
这部与《夺魂锯》有一样惊悚机关与人性考验,只是解谜部分搭上前几年流行的密室脱逃
风潮(我也曾跟同事参加过一次),要说“看起来很痛”的程度自然跟《夺魂锯》动不动
皮开肉绽、骨肉分离(literally)不能比,但比这个没意义嘛,去看报纸或搜寻网络就
好。一开始主角们收到打不开的魔术立方,应该是致敬另一部经典《养鬼吃人》,打开立
方也就是打开地狱之门,接受审判。也让我想起另一部小成本科幻惊悚片《异次元杀阵》
,一群人被困在六面皆有门的巨大立方体当中,靠着门边的数字判定另一个房间是否安全
。(后来爬文,发现大家也都提到本片跟其他片相似处。)
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过去,虽说限于篇幅且有六个角色,有些角色自然刻画单薄扁平(我还
满爱当中的密室脱逃达人丹尼,在一群发狂大叫的参赛者中有浩呆反讽的正能量,可惜戏
份不多),角色过去与密室的设计呼应,以空间连结时间,透过机关重重的密室指向封闭
在心房里的创伤,一点点揭露角色内在,一点点细碎地折磨人、撩拨人。
其实这些惊悚片,无非是人类对地狱拷问、末世审判所投射的种种猜想。或许还有偷偷的
向往渴望?拉冈认为,变态主体(a♢$)把自己当成欲望物,像《蝙蝠侠:黑暗骑士》里
的小丑,像爱伦坡〈告密的心〉里面的叙事者,虐人也自虐,是透过玩弄、撩拨律法,暗
中渴望律法制裁的。
※ 底下有小雷,此剧最好还是不要知道发展去看比较能享受乐趣
密室解谜的过程有时间压力与步步进逼的机关,因而能催出肾上腺素,一个个密室相连,
因此整出剧几乎没有冷场。像是电影第一幕,透过插叙提前把最后一个密室播出,让观众
一开始就置身于紧张的逃脱空间。同时,这也是巧妙的叙事诡计,观众已看到最后的生还
者是谁,有人认为这个设计自爆雷不好,我倒觉得是刻意安排,为了误导观众的障眼法,
让稍嫌平淡的后段有翻转。
然而有些发现线索的过程仓促而略微草率。最莫名的应该是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居然
可以简化成让女主想到打破监视器?骗我不懂。其实杀鸡焉用牛刀,随便给几个女主创伤
后害怕待在有监视器的房间的回想场景就可以,更能合理化众人不解女主突然发疯而抛下
她。其实不用经历创伤,看到监视器我想任谁都曾有过打破的冲动。
另外感觉导演应该在压缩图书室、喷火会客室、天寒地冻钓鱼台跟天翻地覆台球室等就把
预算烧完了,所以后面毒气病房跟幻觉电视(特别是这个场景,跟前面比起来真的好廉价
),感觉都是用几百块美金搭出来的。台球间跟幻觉电视间也没有跟任何一个主角的过往
有关联。
女主最后还要回去破解集团,可见就算逃出外在有形的密室,还是逃不出自己心魔,无论
是出于复仇或是伸张正义的执念。理由听来是康德式的义正严词,搞不好无意识中还有一
点萨德式的痛快执爽,想置身更高的危险中,体验极限。聪明人往往有这个毛病,容易钻
牛角尖陷入我执,像是只有女主才会回去案发现场,发现 No Way Out 的字谜而激动不已
,旁人可能用个五秒钟 Google 不到医师名字就算了。
剧本不错,感觉会跟夺魂锯一样有续集,续集资金一定变高,希望不要像夺魂锯一样越拍
越烂。那我个人小小心愿,希望续集可以在升学补习班之类的,可以把钥匙藏在有注满脏
水与食人鱼的教室或是每三分钟会下一次王水雨的狭长走廊。一定很疗愈。
你看,惊悚片就是这么纾压。比起来英雄觉醒正义必胜什么的有点乏味。只好跟《惊奇队
长》的橘猫说声抱歉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