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捧杀了台湾电影,“流浪地球”给了华人希望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 / 雁默
“流浪地球”正在一路突破中国大陆的票房纪录,上映不到两周,其所引起的巨大回响,
不但一开始即超越了电影本身的讨论,数天内甚至超越了文化层次,上升到民族情怀与中
国未来的论辩。观众热情参与所造就的高票房,与其说是在“挺好片”,更大程度上却是
在“捐情怀”,以行销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意外胜利,也是对中国电影工
业的一项莫大激励。
问世不到半个月,“流浪地球”已确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无论,它究竟是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电影。
谈电影的角度很多,“流浪地球”折射出来的社会现象也十分丰富,本文仅就电影工业此
一层面,说说台湾电影产业的起落。
台湾电影起始于日据时期,公认第一部叫好叫座的台片是“望春风”。1949年后国民政府
来台,电影资本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所以历经了一段政治宣导片的时期。闽南语片于1955
年到1981年属于盛产期,产量最多时一年高达120部电影(不含国语片)。
1960年代,台湾电影产业进入了多元时期,有社会风情,有乡土写实,有历史宫闱,有爱
情文艺,有武侠动作,也有黄梅调,歌仔戏。在1967年胡金铨编导的“龙门客栈”创造了
票房纪录后,武侠动作片成为台湾电影的主流,直到80年代。在此期间,因为台湾的国际
政治处境急转直下,也衍生出不少爱国政治宣传片。
从60年代到80年代这20年,由于娱乐项目并不多,台湾电影产业可谓蓬勃,产量丰富,从
业者众,票房收入亦可观。我父亲就是一名资深影人,科班出身,在70-80年代不算长的
从影生涯里,作品百余部(不含电视剧),执导过16部公开上映的电影,并在超过100部的
电影里担任编剧,在圈内小有名气,但并无社会知名度。即便是这样一个不知名的从业者
,30岁以前也当了导演,创作量颇丰,可见当时台湾电影的兴盛。
80年代,电影荣景结束,我父亲也转往电视圈发展。
1982年起,台湾电影进入所谓“新浪潮时代”,写实与现代主义的电影逐渐增多,台湾当
局也成立了电影发展基金会等单位,透过辅导金来支持艺术电影,使得这类型的电影成为
主流。80年代中期以后,电影产业迅速萎缩,在美方的威胁下,85年开放外国电影进口(
废除外片配额制度及停征国片辅导金),冲击国产电影,到了1996年,年产量仅剩15-20部
,票房占比1-2%。
从极盛到极衰,短短不过数年,对于电影业此一戏剧性的转变,我父亲归罪于影评人吹捧
艺术电影,使得有志从事影业的青年学生被误导,以拍摄艺术性电影为职志。当然,这只
是当事者(或受害者)的一家之言,以80年代走向开放社会的路程来看,好莱坞入侵,走传
统路线的商业电影势必要遇到瓶颈与新挑战,这是结构性问题,倘若商业电影推陈出新并
持续创造票房佳绩,艺术电影的占比不会那么高。
但虽如此,也不能说艺术电影无罪。
在一个资讯量直线上升的时代里,封闭则已,一旦开放了产业视角,盈利作品必然要遭到
新的市场竞争,因为人们渴望看到新东西。初期,在一片娱乐化的窠臼里,“新浪潮”电
影的写实取向与社会取材,确实令人感到清新,亲切,并言之有物,不错的票房也让这个
流派的从业者受到激励。但是,对电影工业而言更麻烦的问题也就因此产生。
所谓艺术,就是技术的突破,转译,解构,再诠释,创作者必然处于专业的最前端思考,
而不是顾虑普罗大众的接受度,因此会使得作品走向“曲高和寡”的寂寞高地。更糟的是
,大部分艺术创作者即便努力寻求突破,其结果却往往是“曲不高”但又“和寡”,最终
让作者与作品陷入孤芳自赏的窘境。这个时候,若评论者还“官官相护”地吹捧之,创作
者会走不出同温层,也会产生更多状况外的追随者,对产业造成结构性破坏。
台湾开放外国电影进口,尤其是娱乐至上的好莱坞电影,使得这个艺术泡抹,很快就破灭
。好莱坞电影与知识阶层的西化,主导了80年代后期至今的台湾社会走向,但“新浪潮”
电影却没几年就走向末路,还拖着整个产业一起死,原因有好几项,其中,艺术创作者与
影评人接受了西化,却拒绝好莱坞的“娱乐语法”,是最显著的盲点。
电影是娱乐工业,或是艺术庄园?其实都可以,但想要让从业者与观众受惠,乃至于对社
会发展产生影响力,必然要选择前者。李宗盛说,最难的事,就是让人从口袋里掏钱买单
。确实,好莱坞的商业成就,可不简单,因为电影是集合许多艺术专业人才造就的文化产
品,让各种头角峥嵘的艺术创作者,合力完成一部能有票房盈余的电影,有赖于强大的盈
利欲望与市场眼光,还要搭配降低投资风险的商业模式。产业的壮大与独霸,是借由明星
,故事所累积的票房营收,养出各种艺术专业人才与商业人才,不断加乘精进的结果。
从产业的角度来看,票房,甚至附加商品的总和收入,才是电影工业的命脉,而这一切,
绝不能偏离普罗大众的好恶。强一点的票房电影,能引领消费潮流,告诉观众除了看电影
,你还能买什么。弱一点的票房电影,则是生产大众想买的东西。前者如星际大战,侏罗
纪公园,后者如各种受欢迎的爱情电影,暴力电影等等。有了利润,就能养软实力,然后
再与硬实力搭配,强势出口。
与这种强大的商业─文化霸权作对,电影产业必须有自己的独门本事,而反好莱坞的文青
电影,显然毫无抵抗力。“新浪潮”从一开始的接地气,因少数人过度吹捧“艺术境界”
,没多久就变成好山好水好无聊,观众何苦掏钱买无聊呢?谁管你的电影是高达式的,还
是小津安二郎式的?不好看,就是不好看。
美国以其强大的国力,强迫出口好莱坞电影,遇上的是台湾电影走文青风的80年代,观众
对娱乐感官的需求一下被养大,台式文青电影则遭到完全碾压。对传统商业电影从业者而
言,可谓前有狼后有虎,想以从前的商业口味挽救台湾电影产业,已是不可能,想从政府
端取得资本励精图治,亦是缘木求鱼。况且在“新浪潮”那一波冲击下,人才早已鸟兽散
。
记得家父在80年代末期的时候说,胡金铨跑去大陆开出租车。台湾的电影从业人员与早期
的传统产业一样,是最先跑到大陆谋求发展的一群人,以致台湾电影产业严重空洞化。
我是圈外人,对“新浪潮”如何淹没商业电影的详细过程不是很清楚,但去年“九合一”
大选前,因“小野暴哭”事件,有资深影人对这段过往于媒体投书,说了一段泣血的内情
。该资深影人叫做裴在美,她控诉当年小野与吴念真掌握了中影的所有拍片资源,专断跋
扈,掐断了许多商业电影与资深影人的生路,让台湾电影死在“狭隘的乡土剧”与特定的
电影语言与叙事形式中。
吴念真在中影9年,一年有8,9部编剧作品,占中影电影3/4以上,裴在美直指“新浪潮电
影”即由吴念真与小野这小圈子的人所催生,显然她认为台湾电影就是死在这个关卡。原
来如此。
这一段孤芳自赏,本土化,欧日风的文青电影浪潮,因为票房不佳,所以在台湾电影工业
史里的地位很低,却又享受不成比例的吹捧,让无数影人竞折腰,有人折腰,有人夭折,
并在好莱坞全球征服史上,留下了不堪一击的战败耻。
面对好莱坞的狂潮,如果当初商业电影能得到政府资本与产业计画的援助,台湾本有人才
资源励精图治,振兴产业的机会,因为中美文化毕竟有差异,在华人市场里能取得一定的
优势,大陆亦是极有潜力的市场,而不至于灰飞湮灭。
这就是“流浪地球”让大陆观众愿意“捐情怀”的主因,它实现了台湾影人长久以来的梦
想——在好莱坞的文化霸权里另辟蹊径,展现不一样的意识形态魅力。“流浪地球”即便
在影像叙事风格,声音处理,与说故事的技巧等等层面,尚不及好莱坞实力,但是中国人
看到了超越的希望,并已实实在在地突破了瓶颈。
至此,即便好莱坞电影大举入侵中国大陆,也无可能像在台湾一样垄断市场,因为中国电
影产业与观众已有足够的抵抗力,选择性接受或拒绝好莱坞叙事。
话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完全抹煞艺术电影(或说“文学性”较高的尝试)在产业里的重要性
,就好比纯文学作品在书市里虽然永远属于小众,但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创作的世界
,应该要有一批人专注于砥砺技术层面,勇于突破窠臼,别开生面,他们也应该受到一定
程度的尊敬。
好莱坞也不是只有花俏的娱乐电影,亦有许多从业者不断在叙事技巧,故事深度等等软实
力层面谋求进步与变化。所以每每在观众看腻了某类型娱乐片,以致销售力道减弱时,不
乏新型态的题材或新颖的细节表现,适时填补市场空缺,甚至引领新潮流。而前提在于,
整个产业要有丰富的资源,人才,与尊崇软实力专业的文化,这也必须仰赖产业整体的获
利能力。
有正确的产业概念,才谈得上电影文化的扎根与发展,毕竟文化也是一种重要的消费商品
与经济活动。文青捧杀了台湾电影,但我们仍需要文青,要那种有眼界与弘愿的,而不是
狭隘与自以为是的。
这篇文章献给我爸爸,希望有帮他传达了怨念。
cr: https://www.storm.mg/article/95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