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微雷] 魔剑少年 The Kid Who Would Be King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9-01-21 04:59:04
雷文防雷资讯页
~*-*~*-*~*-*~*-*~*-*~*-*~*-*~*-*~*-*~*-*~*-*~*-*~
1.影片名称 : 魔剑少年 The Kid Who Would Be King
2.观影时间 : 1/20
3.观影地点 : 国宾微风
4.观影方式 : 自行购票
~*-*~*-*~*-*~*-*~*-*~*-*~*-*~*-*~*-*~*-*~*-*~*-*~
~~~~~~~~~~~~~~~~~~~ 雷文 主文分隔线 ~~~~~~~~~~~~~~~~~~~~~~~~~~~~~~~~~
看《魔剑少年》的预告时,我觉得真是爆笑连连,颇有一种当年中二谍报片《风暴克星》的感觉,像是一部中二版的亚瑟王骑士传说。不过看了正片,乍看之下有点失望:预告中的搞笑桥段尽管在正片都有,但看起来好像被打散了,那放浪形骸的幽默感与节奏感好像无法连贯,总是这一刻幽默下一刻就严肃了起来,甚至严肃恐怕过七分幽默还不到三分... 乍看之下,不免令人觉得和预告的中二喜剧之畅快感有种落差。
https://pbs.twimg.com/media/DuJBaGlW0AEfnTq.jpg
英国少儿,失落世代
但定定神换个角度、咀嚼一下片名、抓一下片头所呈现讯息与所铺垫背景,我觉得这部电影其实是挺严肃的孩子片,目标客群也许就是已懂点事情也开始世故的小五到国高中学生,而非小二以下还天真快乐充满童心的孩子。回顾我们这个世代,对许多孩子来说其实恐怕是挺绝望的,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十年,全球冲突自 911以来已近二十年,现在30-20 岁的大人已经经历一整个从出社会起就希望破灭挣扎求存的失落世代... 孩子在全球已发展国家都越来越早学会世故、被迫长大的年龄越来越小、甚至不乏小一小二就要开始适应社会学习生存、那健全人格的建立却悄悄跳过了。
尤其在英国,这个在欧盟中(倒数三个月)少儿处境最糟的已开发国家,早在 2008 年就拍过《猎人游戏》这样的少儿崩坏电影至今已十年,早在那时失落世代教养倾颓就已病入膏肓。英国报纸家庭版社会版地方版每日层出不穷的少儿社会问题,在此片的惨绿少年荒唐旅程当中处处现形:霸凌与歧视问题严重、种族混合却无法融合、速食成为生活基本甚至进营养午餐、放学无所事事家里也缺乏照顾、电动已成为基本休闲娱乐、郊区与国宅社区衰落成为犯罪温床... 大反派魔甘娜甚至高傲宣称“英国儿童住在那些烂房子、平常读那些烂书长大”仿佛自己的奴役是来解救他们。
绝望的英国少儿生活,看着失败大人留给自己的荒唐世界,在这一周当然最最有感:一整周的英国新闻头版都是关于英国脱欧 Brexit 最新发展,两党恶斗把梅伊在最后关头还能端出的脱欧协议硬生生挡下、连对岸法国都拨好特别预算准备迎接 No-deal Brexit 大工程了、巴黎与法兰克福都已经摩拳擦掌准备接手伦敦金融城地位。这,当真是此片开头童话故事所云“人心不古、分裂敌对、世道倾颓”之时,正是代表远古英国黑暗面的魔甘娜重新降临之时,那代表远古英国创世神话的“亚瑟王传说”之骑士精神与平等治理又在哪呢?(可惜英国 2/15 才上映,不然也太应景)
https://cdn.traileraddict.com/content/extra-thumbs/295673961-3.jpg
亚瑟与魔甘娜,开国资产与包袱
如果英国从野蛮到文明、从分裂到统一的国族创世神话是“亚瑟王传说”,那此片俨然就在重新提醒当代这个衰落英国的远古初衷、诉求对初衷的相信和重拾以对比魔甘娜对此初衷之世故不信。那初衷有其基本美善价值却也有其发展一千多年的扭曲,其扭曲者,在此片描绘中显然是英国最根深柢固的“阶级”,也就是英国与欧洲自中世纪以降那王者与贵族世袭的血统。今日能再度拔起石中剑的人必是失落的亚瑟王后裔吗?也许许多巩固世袭血统的英国与欧洲童话都会这样说,而这对血统的执著反映在少儿处境上,就是渴望一个“父亲”的 legacy 总是放不下。
英国少儿现状除了那些关于学校、同侪、饮食、娱乐与种族、阶级、社区、帮派的身外处境之外,更严重的切身问题恐怕是家庭的崩坏。欧洲已开发国家的离婚率很高,譬如法国和德国都已经有相当成熟的“拼贴家庭”新传统了,但英国更常见到的破碎家庭恐怕连这种夫妻结婚后不合的离婚分家都谈不上,许多孩子根本一出生就是 fatherless ,报纸地方版月月可见“未婚怀孕”与“单亲小妈”问题的个案报导与现象分析。单亲教养在传统包袱较轻的地方可能还比较容易走出一条新路子,但在英国这阶级与血统执著最重的国家最困难,此片主角亚历山大的最大难关就在此。
英国这国家经历一千多年成了大英帝国、缩减为欧盟领导国之一、再到今日缩减为脱欧后的松散国协精神领袖,过去的膨胀未必是好,今日的缩减未必是坏,重点都还是那膨胀与缩减背后的价值。此片就透过作者节选摘要版本的亚瑟王童话重新提醒这开国价值的正面与反面:正面是团结齐心、平等共治、领导全民,反面则是魔甘娜那以菁英奴役普罗大众的宰制、以及英国后人在亚瑟王传说上添加的“血统论”。正负两面,都是现今深植英国社会与人心的价值,不只亚瑟就连魔甘娜的精神都一起形塑了今日英国,亚历山大就要代表新世代重拾英国精神光明面、扫除黑暗面。
https://pbs.twimg.com/media/DwC7jeQVsAAoVGY.jpg
残破小英国,也可以王道
回顾一下我们对英国这国家与其社会的印象,不论正面与负面价值,此片儿童冒险故事的正邪对战架构与其英雄之旅,其实都入口即化地娓娓道来了,甚至一点拿具体现象来说教的意味都没有,一切呼应现世英国的提点都只出现在片头几分钟的报纸与广播中。亚历山大能拔起石中剑,这英国传统社会喂养的童话都会告诉他“你是王者后裔”的纯血世袭概念,但他这趟旅程最重要的是破除这神话、拥抱不完美的现状,并回视曾光鲜荣耀的英国上世代到底留了什么分裂敌视的国家给我们、就让我们下世代重新找回那平等共治团结面对的精神,现今英国国会 MP 们都要汗颜呀。
更令人欣慰的是,它处处呈现个“残破小英国、仍可以王道”的世界观,虽说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切少儿故事“小兵立大功”的童话老梗,但此片以老梗为精神串起了一切英国少儿不上不下的惨绿现况。我们吃速食长大、但速食仍可喂养魔法;我们打电动长大、但电动仍可训练骑士赛车;我们平常玩无聊小游戏、但小游戏玩精可以成为魔法造铠甲;我们跟着 English Heritage 逛一堆无聊古蹟三流神话长大、但三流神话可以是科幻传送门;我们在学校打架长大、但打架的我们仍能化敌为友团结一心;我们觉得学校烂爆同学逊爆、但烂爆的学校与设施将就著用都可以立下大功。
英国世代孩童们,出生时可能都充满希望改变现状、但随着英国千年复制阶级的教育与教养很快都世故起来,于是梅林老爷爷终于要来打醒 "Be a leader, not a follower",亚历山大也必须要由一个傻傻寻宝处处听话战战兢兢实践天命的乖学生、转为开创自己道路建立自己作法的领导者,那才是英国少儿脱离千年枷锁的真独立。而能独立后,真要打倒魔甘娜这英国传统价值不信希望只信控制的黑暗面,亚历山大就必须回头拥抱他最不愿面对的上代失败者,那年少轻狂遇人不淑搞砸一切的单亲妈妈,要给妈妈拍拍并温暖告诉她,我们这残破的一切仍能一起做出美好。
https://kino.tricolor.tv/upload/medialibrary/66f/k.jpg
此片五位小演员们一起化敌为友经历冒险、一起从世故怀疑转为诚心相信,那小孩间的火花是此片亮点,虽然五个人的个别表现除了梅林之外都有点差强人意。眉宇间有七分神似老爸安迪瑟金斯的 Louis Ashbourne Serkis 看来距离老爸的邪气魅力还远得很,不过虽然他的搞笑戏份常常有点放不开也做不起来,但一脸认真又慌张很努力把事做好的表情,倒是很生动体现了一种千年包袱沈重又被大人管死死的畏缩男孩心,我觉得这比帅气或率性的男孩英雄都还要更加切题。这样的男孩有其超越的初衷、有其徒劳的尝试、但总被师长无情打脸“世界不会变、是你要改变”。
想想不只在曾经领导世界的英国,就算在我们这个一直被世界领导的台湾也一样。我们一代代的世故大人总是告诉幼儿们“爸妈说了算、听话就对了”、然后告诉中小学生们“世界就这样、你要去适应”,如果一代代都只是这样复制下去,那只会一直复制我们身处的现状这滩死水,却压抑所有改变现状的可能。这部电影,也许不是如预告所呈现的那种中二搞笑爆米花片、我们的观影经验也许不会是笑点连连酣畅淋漓,但也许我们可以期待在那七分软性轻松混著三分严肃忧郁的基调下,让小孩观众看见自己的可能、也让大人观众看见未来的希望,然后走出戏院继续努力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jQ0Zr247k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