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早逝天才明星费尼克斯】25年后女友重忆当年

楼主: rubeinlove (れな)   2018-11-01 10:35:53
【早逝天才明星费尼克斯】23岁他吸毒猝死 25年后女友重忆当年
新闻网址: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028intriverphoenixone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81028intriverphoenixtwo
25年前的万圣夜前夕,如花绽放的好莱坞影星瑞凡.费尼克斯(River Phoenix)吸毒过
量猝逝,年仅23岁。
如今,他的女友,女星莎曼珊.玛西丝(Samantha Mathis)接受《卫报》的电话专访,
首次公开了费尼克斯人生的最后时刻。
“四十五分钟后,他就死了”
瑞凡.费尼克斯的名字如今少人提及。不过25年前的猝死曾震惊影坛。 他是青春美好的
象征,才华洋溢而内心柔软,对朋友、对世界充满关怀。他的死亡留给人们错愕和叹息。
他非常甜美、如(顽童历险记的)哈克般的孩子。
--伯格达诺维奇,《爱情有什么道理》导演
1993年10月30日,他和女友玛西丝、弟弟瓦昆、妹妹芮恩走入位在好莱坞日落大道由影星
强尼戴普经营的俱乐部“毒蛇房”(The Viper Room)。玛西丝原以为费尼克斯只是顺路
到访,没想到这里成了他的人生终点。
玛西斯回忆当时,费尼克斯跟她说:“噢,今晚有几个人想跟我在这里一起玩点音乐,没
关系吧?” 她直觉不对劲,但反正他的东西都还留在她车上,她想应该不会待太久。没
想到“四十五分钟后,他就死了”。
美好事物的代表
电影《站在我这边》(Stand By Me,1986)让费尼克斯一炮而红。导演罗伯雷纳(Rob
Reiner)犹记得当时十五岁的费尼克斯如何令人惊艳:“他能演奏各种乐器,如此聪慧,
闪闪发光。他做什么都行,真的。”
年少出名,却也不曾因明星光环而冲昏了头。十九岁以《不设限通缉》(Running on
Empty,1988)得到奥斯卡与金球奖的最佳男配角提名,记者问他:“好莱坞是不是很容
易让人晕头转向?”他说:“不会啊,对我而言不至于啊。”仿佛这问题来得太意外。
费尼克斯也关心社会议题,自小奉行素食,热爱环保(他曾经流着泪走出餐厅,只因跟他
同桌共餐的女友玛莎普林顿点了海鲜)。他讨厌外界对明星的刻板印象,但是,却是以最
刻板印象中明星的死法结束生命。
电影《站在我这边》(Stand By Me,1986)里的主人翁克里斯,在情绪崩溃时哭着对好
友戈登说:“我希望能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费尼克斯的母亲亚琳说,在现实生活
中,费尼克斯和电影里的角色有着同样的想法。“随着他年岁成长,他对自己成为各种美
好事物的模范代表,越来越觉得不自在。”
童星的残酷青春
电影角色不应该和真实人物混淆,但费尼克斯的人生让人忍不住跟《站在我这边》的情节
联想在一起。电影里面四个满口屎屁尿的小男孩,如真人版南方四贱客。他们在一个无聊
小镇的无聊夏天里,出发到森林找寻另一个小男孩的尸体,幻想将成为能上电视的小镇英
雄。简单故事道尽残酷青春与美好少年友谊。
电影里的克里斯二十年后成了律师,在排解纷争时被陌生人刺死。真实人生里的费尼克斯
更加短命。事实上,影片中四个童星,只有两个无损无伤长大成人。费雷曼——电影中饰
演被精神病父亲家暴“差点被烧掉耳朵”的泰迪——自述少年时曾遭影艺界人士性侵。
好莱坞里屡见童星沈沦,导演雷纳说,当他看到初出茅庐的李奥纳多迪卡皮欧时,他惊叹
他的才华,但也曾担心他如果没有家人稳固的支持很可能会跌入深渊。因此他们在拍摄《
华尔街之狼》时,“我告诉他我曾为他担心。他回答说:‘虽然我父母亲离异,我和他们
俩一直维持很好的关系。’因此,他有很稳固的基础。”
菲尼克斯似乎也有稳固的家庭支持。他在拍摄《站在我这边》,母亲常在片场相陪。雷纳
说:“他的母亲都会陪着他,还有他的弟弟妹妹们。”他的父亲有酗酒成瘾毛病,但一切
看来没问题。
流浪的嬉皮父母
早在八零年代,人们老早知道费尼克斯有个奇特的童年。他的嬉皮父母四处流浪,甚至加
入了被视为邪教的“天父子女”(Children of God),这个教派的信念之一是无界线的
性也是爱的一种形式。一家人从委内瑞拉到墨西哥到波多黎各一路宣扬教义,还是小孩子
的费尼克斯则四处劝募以换取食物。日后,费尼克斯极少谈论“天父子女”,不过,他的
母亲引述他的话,提到这个教派“实在叫人恶心,他们在摧毁人们的生活”。
他们一家与这个教派涉入颇深,父亲甚至被任命为所谓的“委内瑞拉大主教”。不过他们
最终还是脱离了教派回到了美国。费尼克斯从未上过学,他的母亲联络了派拉蒙的试片导
演,费尼克斯八岁开始演艺工作。他的弟弟妹妹瑞恩(Rain)、利夫(Leaf,后来改名瓦
昆)、利博蒂(Liberty)和桑默(Summer)也随后跟上。
“有时我们会怀念(正常童年),怀念我们的朋友,虽然每到一些地方就会遇上其他的人
。不过接着你又得和他们道别。”瓦昆.费尼克斯,好莱坞演员,十三岁时接受媒体访问
时表示。
一家人彼此亲密而且相爱,不过父亲约翰有点麻烦。在八零年代的家庭照里,他的长相几
乎是弟弟利夫的翻版,费尼克斯据说也把他当弟弟而非父亲看待。约翰有酗酒的问题,因
此从很小的时候,费尼克斯就觉得自己是家中必须承担家计的角色。
女友玛西斯说:“瑞凡在那前一年跟我说:‘我得多拍一部电影,好筹足够的钱给我的小
妹上大学。’我不知道实情是否如此,但我记得他是这么说的。”
费尼克斯的电影角色演绎得最好的,多半牵涉到复杂家庭背景的人物。在《不设限通缉》
(Running on Empty,1988)他是身陷脱序家庭生活的寂寞少年。在《蚊子海岸》(The
Mosquito Coast,1986)他有个一心一意要在中美洲打造乌托邦的父亲。在《站在我这边
》,他的家人让他从小被贴上坏孩子标签。
《男人的一半还是男人》(My Own Private Idaho,1991)让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威尼斯
影帝,他饰演街头浪迹找寻母亲的麦可,电影里他说:“如果我有正常家庭,好的出身,
我应该会成为适应良好的人。...没错,我没有养狗也没正常的老爸。但无所谓。我不因
此自叹悲哀。我觉得我调适得蛮好的。”
多年来,许多人谈论过费尼克斯死亡当时的种种,不过玛西斯在《卫报》的电话访问之前
,从未多谈当晚发生的事。“心理治疗师除外,”她苦笑着说。或许是基于对其他人的尊
重,也可能是他过世带来的创痛让她封锁了这部分的记忆。
不过她说最近第一次看了她和费尼克斯合演的,也是菲尼克斯生前最后完成的电影《爱情
有什么道理》(The Thing Called Love,1993),让她回想了二十多年来她不愿回想的
事。
命中注定的相逢
“相遇时我们都是十九岁,他在一家洛杉矶的俱乐部跟我讨菸。听起来有点做作,不过我
当时就知道我会跟他在一起。感觉我们像命中注定,感觉我们很来电。”三年后,她的预
感应验,两人合演《爱情有什么道理》时坠入情海。
“我想我们都从彼此身上发现了自己。”玛西斯由单亲妈妈抚养,同样也是童星出身。“
我们出身的家庭很不同,不过或许我们从彼此破碎的部分都发现了自己。我们找到彼此的
避风港。”
费尼克斯死后,这位年少成名的演员为何堕入毒瘾,许多人各有说法。不过在玛西斯的回
忆中,费尼克斯人生的最后一年单纯而快乐。他们一起在他佛州与波多黎克的家中,与他
的家人们共度,一起玩音乐,烹调素食。“我们和他的弟妹们一起去外面玩,就像小孩子
一样。”“他超懂得怎么玩。”另一位友人女星普琳顿也曾说他“只是个孩子”,一个“
不知如何实现善意”的善良孩子。
“他有点不对劲”
费尼克斯电影事业更成功之后,母亲举家搬到了佛州,远离洛杉矶易令人堕落的五光十彩
。不过费尼克斯仍当自己是大哥扮演帮助人的角色。他经常与洛杉矶一些创作者在一起,
帮助他们脱离毒瘾,甚至带人接受毒瘾戒断治疗。玛西丝说:“但是他自己需要帮助时却
没有人帮他。事实上,有时情况正好相反。”她说就他印象所及,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费尼
克斯基本上都很正常,“但是当时我太年轻了。在他过世前几天,我的确知道他有点不对
劲。”
根据费尼克斯友人佛雷斯特(Bob Forrest)在2013年出版《与怪物赛跑》书中的说法,
费尼克斯在骤逝之前几天与“呛辣红椒”(Red Hot Chili Peppers)的吉他手伏许安(
John Frusciante)连嗑了好几天的药:“两人那几天可能一分钟都没睡。我们用药的习
惯几乎都一样。一开始是吸快克或是直接静脉注射古柯碱让大脑持续90秒如电击般轰鸣。
之后再施打海洛因控制一下,冷静一下聊聊天,如此再重新下一个回合。”
在1993年10月30日致命夜晚,玛西丝得知费尼克斯要在毒蛇室待一会儿。她去了化妆室。
她说:“我知道他那天晚上嗑了药,不过要了他命的海洛因是在毒蛇室才出现的。我对当
时的情况有点存疑,不过我没看到什么。”她走出化妆室时,看到费尼克斯似乎和另一个
人起了冲突,两人被俱乐部的保镳推著从侧门出去。当她跟着他们后头走到外面,她看到
的是费尼克斯倒地在人行道上抽搐。
“你做了什么?你吃了什么药?”她对着另一个人大喊。“别理他,你在扫他的兴。”那
人回答。
玛西斯急着想回俱乐部找人帮忙,但是侧门已经关上。她跑步绕到正门进入,在俱乐部里
照费尼克斯的弟弟妹妹。
19岁的瓦昆打电话给911,哭喊求救的通话内容上了各个新闻频道:“他癫痫发作!请快
过来!他快死了,拜托。”救护人员到场时费尼克斯已没有呼吸心跳,到院后宣告不治。
死因是古柯碱与海洛因过量。
早逝的流金少年
费尼克斯过世的年龄比詹姆士狄恩还年轻。他的死亡对同世代的人影响深远。在他生前,
他的星途比汤姆克鲁斯更被看好。而他的离去,让其他年轻新秀多了崭露头角的机会,李
奥纳多迪卡皮欧就是其中最明白的例子。
导演雷纳说,“李奥(纳多迪卡皮欧)说他在瑞凡(费尼克斯)过世当天到‘毒蛇室’之
前,曾和他见过面。也许对他是个警惕,李奥从没有沾上毒。”狄卡皮欧后来至少接了两
个原本为费尼克斯量身打造的电影角色,《赤子本色》(The Basketball Diaries,1995
)和《全蚀狂爱》(Total Eclipse,1995)。
不过费尼克斯至今会引起一些人的怀念,不是因为人已不在,而是他似乎仍存在。他演技
天生,让作品至今仍无时代的违和感。更重要、也更充满反讽的是他身为演员的使命感。
他痛恨成名、痛恨名流并努力重新定义明星的角色,在群起仿效下如今反成了许多明星刻
板形象。今天,每个明星都爱谈素食主义,谈环境保护。许多人也学他开发第二技能。他
组的乐团“亚列卡的阁楼”并非单纯演而优则唱,而是展现演戏外的丰富才华。
“我想如果瑞凡还活着,我猜他仍会继续拍戏,导演,做环保,生活,和朋友闲聊。天啊
,不是很棒吗?”玛西斯说。
作者: bunreachable (Polly)   2018-11-01 11:28:00
超矛盾..........都死了就回忆他的好吧
作者: joseph1972tw (moby)   2018-11-01 23:47:00
帅到不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