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妈妈咪呀!回来了 岛屿天光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8-08-03 02:58:53
看完这集《妈妈咪呀!回来了》,我一开始觉得它在许多编舞与歌唱上不像前集《妈妈咪呀!》与其音乐剧原作那样精彩流畅,但看着一首首歌曲并细细思索这集的原创剧情,倒是很惊讶它能自组歌曲走出新的成长叙事。这成长叙事说小,是发生在 Sophie & Donna 这对母女之间的母职叙事;这成长叙事说大,则是从 1979 资本年代菁英青年谈到 2010 樽节时代欧猪希腊的岛屿叙事,以天光作结。我们欣见此片最青春新血 Lily James 继六月的《真爱收信中》后再次演绎英国富贵菁英拥抱岛屿的故事,身在岛屿的我们台湾观众也许更能感同身受?
https://imgur.com/joQi228
音乐剧 vs 音乐电影
这周正上映着《不可能的任务:全面瓦解》,大家才提到伊森旧爱大集合竟然没有被视为“黑历史”的 MI2女主角谭蒂纽顿?那好呀,纽顿的老公 Ol Parker编导了《妈妈咪呀!回来了》来替老婆复仇了(误)。他是电视人出身的电影人,和前集《妈妈咪呀!》电影从音乐剧直接搬来的编剧和导演风格很不同。前集还像是一出以舞台流畅热闹毫无冷场为主的“音乐剧”放在大银幕,这集则像是一部认真说故事为主、精选歌曲从旁画龙点睛的“音乐电影”。也许舞台调度与群舞的众生面相不像前集那样鲜活立体,但角色们的故事曲线与成长启示更胜前集。
相较于疯狂欢快的第一集,我觉得第二集整体的选曲和叙事气氛比较属于小调,较少音乐剧里的劲歌热舞,较多慢歌给 Donna与观众静静思量回味点滴。而电影一开始就设定我们爱的 Donna过世了,难道是为了给 Sophie 的平静生活多一个需要 "cope with" 的事情才好创造舞台给 "a song to sing"?总之这设定更增几分愁滋味。看到本片故事的幕后推手,除了编导本人和前集与音乐剧编剧 Catherine Johnson外,还有《真爱每一天》Richard Curtis,突然对这种从创伤当中又哭又笑复原起来的悲喜剧路线不意外,对《妈妈咪呀!》这老题材是个新气象!
https://imgur.com/bKWc0iW
旧人洗尽铅华 vs 新血青春无敌
系列需要年轻活力,都过十年五位大叔大婶头发白了、鲜肉 Cooper 已显世故、青春的 Amanda 脸都尖了益显沧桑。年轻活力的王牌就交给青春无敌的Lily James!继续耕耘她一贯“容光焕发”的戏路乐观救世界就对了!不过 Lily James 在新秀中实力太不均衡,和搭挡两姐妹的差距还不算太大,但和三位情人的差距就恐怖了。三个男孩虽然身段都很可爱、演技也明显都有描摹老演员的演出方式,但在 Lily 面前的表现还是有点呆若木鸡,就连资深少男已经演七年的 Jeremy Irvine也一样。
Lily James与“发电机”二人组的搭挡比较均衡,三位年轻女演员的演技也是明显描摹老演员,Lily除了留卷发穿吊带裤溜滑梯还有花封面的日记处处营造似曾相识外,惊喜慌张讨价还价与耍嘴皮的方式处处有描摹梅姨姿态但更自然不油腻。两位朋友 Tanya & Rosie一贪杯一贪吃、一个阅男无数一个宅女焦虑,两个女演员演起年轻版完全重现且造型惟妙惟肖。其中演出 Rosie的 Alexa Davies 几年前有来过台湾高中与夜市和 Asa Butterfield 演出《X+Y爱的方程式》,不过现在变了好多,可能不再是令男孩肖想的同班眼镜女孩、却更张狂也更不计形象做自己!
《妈妈咪呀!》角色与舞台构成的“三三三”组合,仍要维持,只是改成“三爸爸”、“小 Donna与小发电机”以及“Sophie与老发电机”三组,于是 Sophie 的好姐妹们就不见了。另外三爸爸与老公 Sky该说的故事大体已说完,比较没戏,捧个人场就好。其中科林叔十年下来尤其《王者之声》后绅士魅力直线上升(小海关有认证)、老皮十年下来老很多居家很多痞味也淡很多、Skarsgard 变化不大。Julie Walters 一头黑发已经全白,Christine Baranski则狐媚如昔欲火更烈,她们陪伴苏菲的戏份则比男士更重。
https://imgur.com/r2r9J1m
发展的年代 vs 樽节的年代
想想 1999 年首演的音乐剧《妈妈咪呀!》以及原班编导搬上大银幕的 2008 年电影,那时间座标好像一直只有说“二十年前”与“二十年后”,却从来没具体说发生在哪年?真要考究小岛上的服装来判定年代也很难和外界做比较,仿佛这是个与世隔绝的希腊小岛一般,有个女孩寄出了三封信、远方就来了三位客人。这回《妈妈咪呀!回来了》则不但在历史上定了年代、鼓励观众遥想不同的时代精神,在地理上也拍去了牛津巴黎东京与斯德哥尔摩这些全球城市、提点观众从全球回视岛屿。
这集的过去线时间明确定在 1979 年,也就表示上集故事发生在 2000 年,而若当作这集过了十年大概就是 2010 年。在这时代由妈妈经营多年的青年小旅社翻新成高档舒适的景观民宿,好像也算跟紧一种潮流。而哈利那边日本公司声称合作案可以“让你们成为欧洲龙头”也隐然呼应当时的欧债风暴阴影。比较惨的则是情圣渔夫 Alexio ,身在欧债最惨的希腊日子越来越难过,平常人人苦哈哈但听到有免费 Party大家一起来!隐隐约约地,这片也透过希腊想传达一种“身外之物并不重要,爱情人情更要珍惜”的欧猪智慧。
小俩口这边,呈现一点小岛剧的“全球vs地方”老课题。前集小俩口受鼓励出去闯荡后又回来,但 Sky留恋大城市这花花世界好想留下、Sophie则由过去的容光焕发转为患得患失。苏菲的初衷在于爱与思念,但表达爱与思念的执著竟化为资本建设,要把妈妈胼手胝足打造的旅馆更升一级以纪念她,空间最精致设备最先进整个要变成高档民宿迎接有钱人?这放在 2010 的希腊还颇有一种外资入侵炒房的感觉,是苏菲初始的迷惘要等她体悟。她的体悟一开始有点“别把自己绑在思念,就放自己高飞吧”的味道?看到电影后段才慢慢发现是“别在意华服华夏,就直指感情当下”。
https://imgur.com/WgFdnqc
全球流动 vs 深耕岛屿
标题 "Mamma Mia! Here we go again"重点在“妈妈,这条路我又走了一次”。当然 Sophie 不会像 Donna一样周旋这么多男人,她并非在命运上重走一次,反而是很有意识地想要重走一次以更接近妈妈。重走的面向有三:1.志业上追随妈妈悉心整修民宿,2.人生上像妈妈当年一样怀孕生子,3.价值上和妈妈一样面临要不要出去闯荡的抉择。电影在理性上是追溯妈妈的路,以为自己在人欲乱耳的花花世界找到心方向;在感性上则是亲身走一遭,才对母爱有更深认识与感恩“更接近妈妈”。
在 1979 和 2010 把同一条路“再走一次”,是个有趣的对比:1979是西方精英闯荡天下的年代,毕业青年人人(包括 Harry & Sam)继承资本事业穿透全球(旅游作家 Billy也一样)朗朗上口“完成我的既定使命”,只有 Donna一人率性回以“我还在追寻我的使命”,一切追着未知的感觉、不排除任何新男人也不杜绝任何新事物,就努力在冒险中发现新的美好。想想如果我们也有赌城富妈妈还有牛津学位、甚至当到学生会长宿舍还住阁楼豪宅,我们谁会想去穷乡僻壤满身泥巴修砌老房照顾老马?谁会想留在小岛远离全球城市的文化与事业?
电影中段初次串连母女两线的点题歌曲,又用了前集最脍炙人口的"I Have A Dream",那就是菁英青年可以放下自我拥抱世界的提点:只要我相信天使的讯息、我就能看见万物之美、我就能面对一切困厄、在黑暗中慢慢努力等待开花结果。修老屋,是本片母女共享的主题、也是看见美好悉心耕耘的意象、和 "I Have A Dream" 诉求的相信光明度过黑暗异曲同工、甚至和生个女儿含辛茹苦抚养长大是同一回事。只是在 2010 线 Sophie 的修老屋有点点走偏了,变成很完美主义的执著修起高档旅馆来,却忘了她与母亲所爱的小岛土地与平凡人民,要等人民的舞会舰队来敲醒。
https://imgur.com/Bi4LzJ0
养儿育女,就是终极的耕耘
看看上集,当 Donna唱起 “Money Money Money” 的柴米油盐时、以及当 Sam 来对质时 Donna 的愤怒与自卑,我们比对这集才知道 Donna 曾经和这几个功成名就光鲜亮丽的男人一样是名校菁英、一样有背后的富裕家业可以继承、甚至当牛津学生会长的她比这几个男生还要聪慧通达更是自由奔放。而到了老,和成功男人比起来,每天修老屋赚小钱支付各种费用的 Donna一定心有不平,前集《妈妈咪呀!》有谈她如何从这自卑感中重新找到初衷雀跃起来,只是前集直接把音乐剧搬上大银幕恐怕舞台效果远大于剧情演绎。
从音乐剧到两集电影标题都是 “Mamma Mia”,这系列本就是要好好地谈“妈妈”,前集是欢乐地谈了谈 Donna荒唐地当了妈与当了妈之后的苦,这集则很感性地透过 Sophie 与 Donna差距三十年的两线平行慢慢接近、在后段慢慢让“母职”主题清晰起来迎向片尾高潮。前面除了铺陈小 Donna如何荒唐地邂逅了女儿的三个爸爸之外,更重要的是把 Donna放下自我拥抱人与土地之美的人生态度给谈出来。能够放下自己的菁英自我、诚心待人抚育动物,就能努力让破败的老屋与衰败的小岛重获新生、更能扛起母职迎接新生命。
比起 Donna在虎妈之下的菁英教育成长过程,我们应该可以猜测 Sophie 自小被 Donna带大的成长过程是健康许多的,她会爱人们也会爱老屋爱土地,只是这集无法面对丧母之痛而稍稍走极端了点,很快就会让爸爸们与乡民们的热情拉回初衷。片尾两首赚人热泪的压轴歌曲 “I’ve Been Waiting For You” 与 “My Love, My Life” 妈妈味越来越重,最后能够自己当个妈妈、才真正让思念母亲的 Sophie 与妈妈心灵最接近,身体天人永隔已不重要了,这是最完整的“放下”与“新生”之结局。
https://imgur.com/YrlkuMT
《妈妈咪呀!回来了》不只谈主角母女之间的亲情赚人热泪,更谈了两位女孩如何学习敬土爱人的品质。电影充满彼此相通的意象,一个混乱的生活、一颗发展焦虑的心、一个破败的老房、一匹孤独无援的马、一个人人只当 gap year 过站而不愿留下的岛屿,只要妳愿意留下深耕岛屿、抚慰马儿、修砌老屋、认真迎接一切生活之美(也无壁垒迎接男人之美 XD ),妳就可以迎接人生最艰钜挑战:舍弃自己拥有的一切,生下儿女拉拔长大。看这部片,一般观众一定都能对两位主角的母女情感同身受,然而若要观察那走进母职的道德成长,我想若能带点父母心来看会更有感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hS-jtFOuHw
话说当年的小鲜肉 Dominic Cooper 在这部乐观电影 (feel-good movie)要当爸爸了,他最近在英国还同时上映了另一部悲观电影 (feel-bad movie) "The Escape"(我自己译为《逃离》)也当个爸爸,只是这部《逃离》才真正写实残酷地描绘了母职的失落与绝望,希望也有谈从黑暗谷底迎向光明的救赎。这部还有台湾观众也很喜爱的 Gemma Arterton 饰演牺牲事业舍弃生活绝望到行尸走肉的母亲。虽然调性可能太过阴郁台湾大概不会上?还是推荐所有关心母职议题的观众拭目以待。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05E-99DPA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