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要掌声,不要反思—自杀实境秀

楼主: ueiwei (盲羊)   2018-07-13 17:45:47
(本文有雷,未看慎入)
《自杀实境秀》是朋友去白鹿洞租片时在架上看到,直接决定租回家看的片。他看完把片
子给我,说推荐一看。在此之前,我其实并不晓得去年有这么一部电影,片名与演员也多
不认识,题材也不怎么吸引我,但反正已经借了,有点时间,也就看了。
电影讲述一位老练的实境秀主持人(男主角),在直播时发生参与者失格枪杀他人并自杀
的意外。目睹一切的男主角,受到极大的冲击,决心要在电视机前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
他原以为讲出真相会失去一切,却意外有了开创新节目的机会。他决定抓住机会,想透过
新节目,对整个电视圈提出挑战:让世人看见,电视上的高富帅(或高富美)都是假的,
要将真实世界许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带到电视机前,让观众看看。
这样的出发点固然是好,但完全可以想像电视开播之后,再高贵的理想,都会被收视率(
也可以说是名与利)绑架。男主角很快就偏离了他最初的想法,且越走越远越无法听见别
人的意见。走向灭亡,完全在预期之中。
以剧情大方向来说,《自杀实境秀》并不是有什么出人意表的设计,但故事说的完整动听
,也把“电视媒体”的特质清楚地展现出来。因此,看的过程,我一直想到波兹曼(
Neil Postman)在《娱乐至死:追求表象、观笑和激情的电视时代》的惊世之言:
在电视节目进行期间,几乎完全不容许人表示“让我想想”、“我不知道”、“你说
......是什么意思?”或“你的资料是引述哪些来源?”这种论述不只会减慢节目节奏,
还给人一种不确定或未经修饰的印象。这时往往要显现出人类进行思考的过程,在拉斯维
加斯舞台上表演这种过程会令人尴尬、生厌,但出现在电视上同样不讨好。电视导演早就
发现,在电视上播出思考并不受欢迎。思考过程没什么可看的,简单一句话,思考不是表
演艺术。电视却需要表演艺术,于是美国广播公司联播网为我们展现一幅画面,言辞犀利
、具政治卓见之士屈尊迎合媒体,只能迁就索求来琢磨表演技巧而非观念思想。这便说明
那八十分钟节目为什么娱乐价值十足,就像贝克特的剧作:寓意郑重其事,意义无从理解
。......到头来,观众只好对精彩演出鼓掌,这正是所有出色的电视节目想达到的目标-
-要掌声,不要反思(页118-119)。
从麦克鲁汉那句名言“媒体即信息”延伸而出,波兹曼对电视特有的“娱乐性”做出许多
思考。虽然后来媒体发展远超越麦克鲁汉与波斯曼的想像,波斯曼过去的思考,从今日的
角度看来,似乎稍显悲观,但却似乎极为适用于《自杀实境秀》这部电影(或该说这部电
影主线正是波斯曼对电视节目的理解,只是电影把时间点设于当代,考虑到在数位的世界
中更多变奏和发酵的可能)。
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或是类似思考“科技与人性”的影片(例如《黑镜》之类),是否
不同于“电视节目”?可以引发人真正去反思吗?其实我不是那么确定。
就像《自杀实境秀》最后的结局:男主角崩溃了(众叛亲离、名利双失,并且面临FBI的
侦察,难逃牢狱之灾),而生活艰困的男配角决定活下去(然后,赢得众人的掌声与支持
)。但,然后呢?电影并没有说(因为故事高潮过了,因为故事结束了),观众关掉电视
/观众离开电影院。他们也许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当然我们不会知道),我们也许也没
有从中学到什么(虽然学不学到什么,是非常个人的问题)。
虽然如此,还是要说《自杀实境秀》拍的真的不错,该讲的都讲了。留下的空白,就留给
我们自己去想吧。就像男配角终究是要自己回家面对现实:他们供不起那样的生活。那是
美国梦的幻象,在经济恐慌之后再也撑不起的梦想。
***
这里是我的乐园:
http://tzuyang1222.blogspot.com/2018/07/this-is-your-death.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ueiwei/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