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燃烧烈爱:所谓存在(有雷分析)

楼主: loven0201 (妞妞)   2018-07-06 04:05:11
个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让我走出戏院后,在台北这样闷热的夏天颤抖著,是一种发自内
心深处的寒冷,像是被掏空了一样的感受到Great Hunger。
剧本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谷仓》,导演叙事的功力太强大,全片以一种近乎残
忍的写实风格,带出M型社会的对照,描写出各种对生命意义难以表述的空洞。我觉得这
不只是描绘韩国的现况,即使对应到台湾也绝对有感。
高明的是他的电影叙事非常接近阅读村上春树小说时的感受。无关对白却展现出了文学的
意识流,许多镜头呈现出美到不行的诗意,但在未知的冷冽视角,却又跟着角色进入每个
当下的时刻,感受到那种欢喜、侷促、不安、怀疑、自卑、轻蔑、害怕、空虚、忧伤、担
心,以及满满的愤怒。
是一部你会不自觉深陷故事迷雾,却又投入角色情节的发展的好电影。也激起一股冲动想
把导演的旧作追完!很久没看到这么深沉黑暗的电影,个人非常非常喜欢。
——!以下有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以下有剧情雷,欲观影者慎入!——
故事一开始是以剧烈摇晃的手持镜头拍摄男主角钟秀扛着货物走在城市街头,呈现出他劳
动阶级的身份,也奠定了这部片给人的写实感。
没多久他邂逅了担任品牌活动SG的女主角海美,钟秀幸运中了抽奖得到一只女表,海美主
动与他相认。原来他们小时候在同个小乡村长大,海美笑着说自己整型变漂亮所以钟秀认
不出来。后来钟秀把哪那支粉红色的表给了海美。海美说着她的梦想:存够了钱要去一趟
非洲!任性的交代钟秀要代替她喂猫。两人当晚一起吃饭喝酒,海美表演着剥看不见的橘
子这样的默剧,原来传神的关键在于“不要想像这里有颗橘子,而是要忘记这里没有橘子
”。
#猫的存在
钟秀开始替她喂猫,喂一只始终没见过的猫。因为在狭小杂乱的套房却怎样也找不到这只
猫,钟秀笑着说难道这就像看不见的橘子一样吗?他是不是也在喂著一只不存在的猫?当
一间房里有猫饲料、猫的食器、猫砂盘里头有排泄物,就足以证明猫的存在吗?钟秀是因
为海美说著在锅炉间捡到了这只浪浪,所以索性叫他锅炉,牠生性怕生才都不出现,叮嘱
他要记得喂食。是因为这世界上有人在乎这只猫,谈论著牠,因此钟秀才重复著喂猫的动
作。所以严格说起来,对钟秀而言,猫是因为海美的存在而存在。而那天两人上了床。过
程没有太多言语,像是两个寂寞的个体,用碰撞证明著自己的存在。
没多久海美真的去了非洲,但从非洲回来的那天,身边却多了一个谜样的男人Ben,像盖
兹比的Ben。
#贫富的差距对照
Ben出现后,整部片开始弥漫一股不协调的气氛。镜头画面不断的对比贫富阶级化的差异

Ben轻松笑称自己游手好闲,分不出工作或玩乐;海美曾说自己喜欢SG这种出卖劳力的工
作可以换取大多时间的自由,辛苦打工存钱才能圆自己的出国梦;钟秀文学系毕业怀抱着
作家梦却没有作品,始终不敢承认自己是作家,得排排站在众人之中被挑选当搬运工,还
得允诺愿意牺牲仅有剩有的时间为工作卖力,但他的自尊不允许于是掉头就走。
Ben开著名贵晶亮的保时捷;钟秀开着破旧肮脏的货卡——而海美最终上了Ben的车,钟秀
只能摸著鼻子自我解嘲:谁叫我家住的比较远?
Ben穿着干净俐落有品味的衣服,在有如样品屋的豪宅优雅做意大利料理;海美住在一个
可以瞭望高塔景色,却侷促寒冷的小套房里,一天只能看见一次太阳,还是来自高塔的反
射;钟秀住在偏远的小乡村,随手煮碗方便面果腹,家中杂乱不堪还因为从事畜牧而有牛粪
味。
Ben和家人朋友出入高级场所,出门随身带大麻、红酒小酌;钟秀和海美与家人关系疏远
脱节,不是自己或家人遇上麻烦还不会碰面,他们的世界仿佛只剩彼此。
当钟秀和海美进入Ben的世界时,海美讲著旅行中的体悟感动,那些朋友们假装有兴趣却
彼此交换著轻视的眼神、无话可说的态度, Ben默默打着哈欠,在被钟秀发现后还神色自
若的报以微笑。
Ben可以突然就造访钟秀的家,只因为在那杂草丛生的边陲地带,贫穷是没有隐私可言的
;而反观钟秀想寻找海美失踪真相时,始终只能在远处被动等待,不得其门而入,还要担
心警察和周遭名车的质疑眼光。
这些细节都是冰冷的现实,不断向观众展示鲜明的贫富阶级,让人感到不舒服,累积著不
平的愤怒。
#Ben的神谕
海美对Ben在家俐落的切著菜展露崇拜之情,Ben说做菜让他感到愉悦,像是准备着“供品
”给自己吃。海美天真的不懂这是什么意思。看电影的当下对这样的形容词印象深刻,因
为只有呈给神明或君主的东西才会被称作供品。
三人在钟秀家外头呼完麻后,Ben说出自己烧温室的癖好。钟秀不平的说,难道只因为没
人看管就能任意的焚烧别人的温室吗?Ben说这不是他的选择,反而自比为自然法则回应
:难道雨下在溪流导致河水暴涨,淹了别人居住的地方,会说是雨的选择吗?当Ben如此
自然的说著这番歪理,不禁让人为他如此扭曲的价值观不寒而栗。
但这几段话显示Ben的自我定位——因着对周遭人事物游刃有余的支配性,在他的世界中
,他就是神一般的存在。而这样支配性不断被暗示是因为他站在资本社会上层,因为他所
拥有的金钱,于是也掌握了其它人事物存在与否的生杀大权,懂得操纵人心。这是一种近
乎残酷无情的权力展示。
#井的存在
海美对钟秀说,说自己七岁的时候掉进井里,她在下头哭了好几个小时,最后是钟秀救了
她。钟秀去向许多人求证,在那住了一辈子的人,都说那井根本不存在。
最悲伤的是海美失踪后钟秀去找海美的家人,海美的家人并没有过问她好不好、去了哪里
,只说没还完卡债就不要回来。钟秀问起了井,突然代入小海美当时害怕的心情,说著小
海美只能望着头顶圆圆的天空哭泣,却没有人愿意帮她、救她。就像是对海美家人冷漠的
指控,像是对自己孤立无援的绝望。
井是否存在,重要吗?钟秀和海美都因为某些原因坠落地平线以下,变成边缘地带的人。
钟秀最终选择相信从小抛弃他们、一回来却只为了要钱的妈妈说的——的确有这么口井。
贫穷就如同井一样,是真实的存在,他们都因为贫穷而被彻底忽视、放弃。因为钟秀对海
美能产生这样的同理心情,他注定会成为那个拯救海美却堕入地狱的人。
#焚烧温室的本质
就像所有连续杀人犯的心理侧写,他们其实都渴望被人注意到。Ben在钟秀家坦承自己出
于空虚,有烧温室的习惯,那让他感受到内在的低鸣。他说最近一次烧温室是在非洲行两
个月前,说着他这次也是来场勘,下次要烧的温室离钟秀很近很近非常近,钟秀决心守护
著家附近的温室,每天巡逻确保温室没被烧毁——那些别人不在意的,由他来保护。
只是此时海美却人间蒸发了。
钟秀去向Ben对质时,他起初没问海美呢?而是问温室呢?Ben回答温室在他们谈论后的两
天后已烧掉了。后来Ben身边出现了另一个刚游历完中国的女生,同样讲著另块大陆上发
生的事。就像是海美的复制,钟秀才意识到这一切是有个运作的“模式”,Ben藉著出国
挑选著独自流浪即使消失也不被重视的女子,做为他的温室。
原来海美即是化做一缕烟的温室。
Ben是因为感受不到情感,而选择毁灭;钟秀也曾做过烧毁的动作,但他和Ben的动机却有
本质上的差异。他是因为要忘却情感带来的愤怒担心忧伤的苦痛,而选择毁灭。一次是失
去母亲被父亲逼着烧妈妈的衣物,一次是失去海美而下意识想烧了温室。
但正因为他能感受到情感,所以他急忙扑灭火势,就像是面对不仅抛弃他,回来开口要钱
还对他漫不经心滑手机的母亲说:妳的债我来还!有情的人怎么会注定受伤呢?
我想着,当他最后选择刺杀Ben再烧毁一切时,又是哪种心情呢?但我相信对Ben来说,这
样的死亡也是对空虚人生的一种解脱,所以他抱住了钟秀。
海美裸著上身舞蹈时曾说,好想就这样跟着夕阳自然的消失,但她内心却又害怕著死亡,
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世界天天都有因着生理上的饥饿(Little hunger)而汲汲营营求温饱的人,甚至很多人
因此而死。不公平的是,你深入去探讨思考生命意义这种心灵的饥饿(Great hunger),
却发现仍然死路一条。
电影结束时我想着,好不公平啊,钟秀的这场谋杀简直破绽百出,有目击证人、有通联纪
录,而Ben又是会有人发现在乎的那种人,朋友、家人甚至教会都密切往来,钟秀是逃不
掉的呀。
这部看完满满的绝望和愤怒。但我还是想相信,能同理且在乎别人的感受,终会得到另个
灵魂善意的回应,成为一个正的循环,这才是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