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导演来台拍下一张照片后,感触良多,进而发展为一部长片。其奇幻的色彩让电影得
以在“金马奇幻影展”放映,在正式于院线上映的周二,有幸参与特映会,也有与导演当
面讨论的机会。虽然如导演自己所言,还有许多可以进步之处,但面对电影当中诸多象征
,自己其实也还满有心得的。
海报上,一位小女手里拿着风筝凝视著远方,背后站着的是慑人的神偶。光是第一眼看到
这部电影的视觉就能感觉到非比寻常,的确也十分符合“奇幻影展”的风格。从电影一开
始导演接受摄影展主题的面试开始,风筝就不时出现在全片当中。象征著“美好的未来”
,小小的晓涵拜托哥哥为自己的风筝装上“闪光”,除了更显耀眼之外,在那场看着浩浩
搭飞机远去的戏里,仿佛装上闪光的蝴蝶风筝就能更加轻易被浩浩看见一般。回到阿姆斯
特丹后,翻着相簿的导演,看到当年小小的自己在草地上放著风筝,那样无忧无虑,遥望
未来的模样。如果说,全片以时间串连三个不同的时空,最后进入老奶奶家时,有着一张
放风筝的照片也不失为好的结束。
除了风筝之外,电影当中“光”的运用也很多。除了老奶奶口中“An Impossibly Small
Object”是为黑洞,也与光有关之外,不管是人工的,抑或是自然光,都充斥在全片当中
。晓涵风筝上的灯泡是七彩的,她的住处、家里的餐厅或是生活的地方都是阴暗的,而浩
浩富丽堂皇的家、找到浩浩的楼梯间甚至相处最多的学校,出现时都是非常光明的。
在未说明之前,谁也无法得知飞回阿姆斯特丹的班机如同黑洞一样,带领导演穿越时空,
但身旁的老奶奶询问“我可以开灯吗?”,当灯光打在老奶奶身上的那一刻,奇幻的感觉
又再次袭来。当她说出“我小的时候妈妈也经常带我去看神偶”时,她就是导演镜头里小
女孩的线索则越来越明。与其说班机是压缩时空的胶囊,不如说点亮老奶奶的那盏灯更是
一直支持着晓涵找寻宇宙中吞噬她所爱之人的秘密。
回到阿姆斯特丹后,导演在布置成暗房似的家里挑选、整理著照片,或许受时差影响而睡
著的他,受到一束光线干扰后,走到窗边再次把窗帘拉上,阻隔了那自然流泻进来的晨光
。而盯着银幕思考,他也决定把神偶剪至放风筝的女孩照片后方。
不只富有象征意义的光线,灯光处理也十分讲究。对欧美世界来说,东方与亚洲总是火红
且明亮的,但在《小玩意》里,导演特意使用了冷色调的光,反倒是回到位于西北欧的荷
兰,餐桌上热络的交谈气氛与撒落的光线,给人温暖的感受。即便父亲略显无奈地指出儿
子都不在家的事实,传达给观众的也只有家人的关心。
导演深信,不只他自己,浩浩与晓涵的故事肯定能唤起观众的童年回忆。的确,观影过程
中,特别的感触来自于我相似的记忆。导演父亲是外交官,从小经常搬家,在周游列国的
美好背后,隐藏的是必须不断与朋友道别。身在一个家人散居于美国、泰国、加拿大、日
本与澳洲的家庭,我从小已十分习惯每年与部分家人短暂相聚,因此离别好像不是那么困
难,但看到浩浩与晓涵手牵着手,两小无猜的喜欢与爱慕,不禁让我想起幼稚园时期最要
好的朋友。当时还不流行从小学英文,但他是全班英文最好的,因他早知道不久后全家要
搬去加拿大。那样的道别,似乎更难受了些,因为不知道两人下次见面是何时,或许“超
级星期天”的寻人启事依旧有他存在的必要吧。
而导演放置于片中,象征恐惧的神偶,想必也在许多台湾人的心中留下不小的阴影。不管
是七爷八爷或是其他各式神偶,即使代表的是来自神明、正向的力量,但不够讨喜、柔和
的面孔仍旧给人压迫感。虽然在片中,晓涵对于神偶似乎没有畏惧,但每当神偶出现,总
伴随着失落与失去。就算是在大街上游行的那场戏,也因为阿菲对晓涵视而不见而让小小
心灵尝到被拒绝的滋味,当时的她满心希望这是她最后能留下浩浩的机会。
电影是动态的,但摄影是静态的。快门按下的那一刻,就是永恒。捕捉到的那一刹那,将
会永远留下。导演正是被这样的魔力所吸引,在拍下晓涵照片的瞬间,就像策展面试官所
问“她好像在看镜头”,但实际上是没有的。晓涵在看着什么呢?望着浩浩的班机吗?还
是思考着那未来会费尽她一生研究的“小玩意”呢?导演对于神偶在片中所扮演的角色,
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白的解释,只说像是旁观者的角色吧,这或许也是许多观众不明所以
之处。不管是后制后的照片里站在背景暗处的神偶,或是电影最后一幕站在老奶奶家的神
偶,短短一刻的画面所赋予的感觉,不论是什么,都是导演希望观众感受的。
不过,为了营造这种不安感,光线运用是十分成功,配乐倒是稍嫌过多。电影一开始,晓
函循着浩浩的声音在阴暗的停车场里找他的时候,配乐与光线的配合,让我一时怀疑自己
是否没有读懂故事大纲,这其实是一部鬼片。连导演也坦言,他们的确是想要呈现诡谲的
氛围,但最后好像过于恐怖了一点。虽然电影只有约100分钟,但因为步调较慢,令人紧
张感加剧的配乐的确有拉长故事的效果,也难怪部分网友认为若精神不济观看,可能会不
敌睡魔,这或许也是导演所言需要加强之处。
最后,比较可惜的地方还是儿童演员的演技。倒不是说他们演技不好,但或许因为导演的
中文也不够好,成人演员听完导演导戏,尚可自己吸收消化,但儿童演员可能就如当天男
主角所说,努力把台词背起来。少了咀嚼的过程,也让台词显得有些生硬。像是小孩如果
叫父母“爸”、“妈”的家庭,感觉父母不会以“爸爸”、“嬷嬷”自称,似乎亲疏感与
习惯都会有些冲突,而口语上约定要将石头好好留着时,晓涵说“好吗”,在当时的语境
感觉孩子应当会说“好不好”。虽说这些其实只是个人用语习惯的差别,但因为儿童演员
在诠释时有些出戏,便联想到是否因为并非他们平时的自然口语所致。
虽然整体来说,的确算是较难懂的艺术电影,而也有不少小瑕疵能让导演在下一部作品时
进步,但能够从外国人的角度看台北,同时将离别与恐惧等情绪放入,实属一部难得的佳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