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多桑不在家-记忆中的父亲

楼主: immad (Dammi)   2018-04-08 20:35:56
一场葬礼与隔壁场人数悬殊,借由回顾手法,观者找到原因,只是在皆为幽暗不堪的回忆
里,仍有明亮阳光的愉悦,这矛盾情绪在后段找到出口。电影短短70分钟,透过前后段截
然不同的情绪及节奏,从埋怨走到理解父亲,故事短却仍直捣人心。纵使电影里家人各有
心思,爱多也好,恨多也罢,皆早已做出选择,有时候或许也是种恩惠,无论如何,形体
灰飞烟灭之际,我们终将放手。这是多桑不在家。
(底下有雷)
父亲离家13年,未有任何消息;离家前,背负著庞大债务,任由讨债人骚扰家人不得安宁
;离家时,生活的重担落在每个人身上,尤其是妈妈勉强支撑的背影,令人心疼;再有他
的消息时,依然窝囊地活着,还胃癌缠身,余命3个月,即将再度别离,是该恨。只是丧
礼上前来吊唁的宾客们在在诉说著父亲的好,透过他们的感受来填满缺席的13年,身为儿
子,很是寂寞,但在最后这一刻才了解到父亲对家人的爱。
电影剪接得出彩,不单单只是古今交织,提供造成故事当下的背景,更将电影分成两大部
分,形成对照。前半段是苦涩的回忆,从第一场戏应可推测父亲的好赌不懂节制尚忽略家
人,甚至因债务离家,致使后来难以摆脱的沉重经济压力,接着剧名才出现,空白13(
Blank 13),正如父亲不在家的长度,接着字体反转,风格丕变,突成相声大会,节奏也
变明快,唯发生在葬礼上,门可罗雀的宾客畅谈自己所认识的父亲形象,好感度之高似乎
赏了前段剧情一巴掌。
配乐上也搭配得宜,成功营造气氛。前段的达达声响,我以为是时间的足迹,没日夜的忙
碌及身心俱疲的痛苦永无止尽,彷若时间在原地踏步踏,从来没前进;后段的唱盘刮擦声
接续轻快的音乐正如剧情的变调,惟趣味轻松度和场合产生出格格不入的感觉。这样的差
异呼应了小儿子对父亲回忆的冲突,一方面是该保护家庭的父亲角色相当失败,另一端却
是常常跃然于记忆里与他练习投接球的温柔父亲,因后者兼以女友鼓励,勉强打起精神去
探病,不理会其他家人的意兴阑珊,但事隔13年的再会,父亲仍为钱所苦,情何以堪。
这部电影是从小儿子自身回忆去看待父亲的角色为基调,然后再推及到母亲和哥哥身上。
片面上哥哥说著不想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人与妈妈缺席了父亲的葬礼,虽说明著怨恨这父亲
,但哥哥在工作场合的出神,母亲身着丧服坐在有小朋友练习棒球的球场边的诸场景,或
许暗示过往亦曾有过与父亲相处愉快的吉光片羽,只是后来生活太艰难掩埋了美好,或觉
得那些美好难以置信。那种弟弟为首,恨不下去也爱不上来的感觉实则共通声气。
在葬礼上因为诵经和尚的神来一笔,宾客对父亲的回顾,那些甜蜜才又重新出土,抑或拍
掉混杂的不好回忆,更为纯粹清晰,相较于后来才发现前段同姓之人人山人海的葬礼竟是
找演员充数的景况,少数的真心才对比出做人成功,人数并不代表小儿子口中,决定为人
的关键,此时才恍然父亲的温柔,并渐进式地涉入更多家人的事情,替积累多年的矛盾拨
云见日。只是这温柔其实是另一种残酷,却是父亲能做的最大限度。
回应到导演以火葬入题。起手的火葬介绍及头尾呼应的操作过程,与剧情对望,尽管人不
在,其精神及状态影响着周遭的人,甚至有人因此改变,即使离开人世,且看那些来追思
的宾客与哥哥。那带着尊重亡者的操作步骤,仿佛是能唤起深埋潜意识回忆的最后倒数,
无论最后是爱比较多还是恨,都在送别的葬礼做出最终决定,此时仪式准备就绪,按下启
动钮,所有对此人的心情就此轻轻放下。
欢迎光临:
http://dammimmi.blogspot.tw/2018/04/1811blank-13.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