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怎样的角色才叫有立体感?

楼主: KiwiSoda01 (奇异果汽水)   2018-04-08 20:04:47
※ 引述《pupilz (可爱动物保护协会)》之铭言:
: 常常看到某些键盘评论大湿
: 批评某某片中的角色缺乏立体感
: 到底什么是立体感呢?
: 历史上最有立体感的角色又是哪位呢?
虽然是一篇废文
但是我也来发一篇废文钓钓更多废文
角色的立体感,浅显一点可以从角色喜怒哀乐的标准开始
也就是,角色在遇到什么情况,会有什么样的情绪?
这样的标准能不能让观众理解并接受?
戏剧的一大魅力,就是观众可以透过神之视点,
来快速了解一个人的各个面向。
在现实中,要了解一个人,需要数天甚至数年的时间。
如果在一个故事中,无论是书或是电影,通常只要几分钟。
当观众了解了这个角色各种情绪的标准,观众才有带入感。
因为观众会开始带位思考;当这个角色遇到一个新的状况,
这个角色会怎么做?自己又会怎么做?中间的差别是怎么造成的?
乐趣因此而来。
更深一层刻画一个角色,
就要去描述角色的恐惧,背后的动力,成长的过程,经历过什么创伤,
怎么形成目前的人格等等。
举一个例子好了,雷神索尔里面最有人气的角色是谁?是洛基。
为什么?因为观众理解他的出身,影响了他对家族的感情,进一步让
他有各种反叛的行为。观众看过他跟父亲兄长反目成仇,也看过他在家人死前
真正的悲痛,看过他对寒霜巨人的背叛,看过他被浩克前面大放厥词被霸凌,
看过他在更大威胁选择跟哥哥联手。
索尔本身有刻画得这么深吗?可能一二集都没有。直到第三集才比较有平反过来。
再举一个例子,让凯西艾佛列克拿影帝的海边的曼彻斯特。
整部片其实只做了一件事情:让观众理解凯西艾佛列克所演的这个角色。
从他的日常开始,他的悲观,他的愤怒,他的自我毁灭,
让观众知道准则却又无法理解。后来才揭晓这个基准的形成过程,
让观众感同身受。最后才让观众在理解的前提下,告诉观众他最后所做的抉择
跟观众会做的抉择有什么不同,而且观众也能够理解背后的理由。
你会发现这个所谓有立体感的角色,
你可能理解他多于旁边跟你一起观影的人。
虽然这非常可能只是一个观影的错觉。但是这个错觉就是导演/演员/剧本的功力之一。
所以你可以看到有很多人开干一级玩家这方面很失败。
因为整部戏下来只描述了一个配角:绿洲的创造者哈勒戴。
这两天我在家看了可可夜总会,我觉得里面那只狗都还比一级玩家主角更有立体感。
因为观众没办法摸透一个少年前一秒帮阿姨紧张,后一秒帮阿姨哀痛,
再下一秒就看着女生起秋是什么情况。
作者: currylovekuo (cyn2000)   2018-04-08 21:23:00
我是觉得YA电影的主角不用讨论什么立体感,笑一笑放松就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