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晓得为什么,真的很爱的电影反而不想写感想或心得
所以只是分享一下《BPM》导演 Robin Campillo 接受访问透露的一些缘由
以及两个主角 Nahuel Perez Biscayart 和 Arnaud Valois 的花絮
当作是自己对这部片的情书和小小的致敬;)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F7AjyW02pI&t=783s
(2017伦敦电影节 映后 Q&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3pMbNF1fI
("Film Courage" 频道专访)
(以下是综合整理)
- 关于拍片缘由
《BPM(120 Beats Per Minute)》
取材自导演在90年代初法国参与过 Act Up 爱滋病解放力量联盟集会活动的所见所闻
真正开始构想拍成电影的契机,是他在六年前和上部作品的制片讨论进度问题时
亏了一下对方“你有欠我人情哦,别忘了当年是我帮你死去男朋友着装入殓的...”
这个对话让周围的人听了很讶异
另一个女制片就鼓励导演尽快把这段对他很重要的个人回忆拍出来
开拍之后他才发现年轻世代的演员(剧组大部分都是同志身分)
其实并不知悉这段二十多年前和自己族群相关的历史
尽管如此,他拍这部戏的初衷,就只是很私心的想纪念那时候经历的一切
虽然透过观众的回响他也理解到这部电影有它更广大的(政治/时代)意义
- 关于叙事手法
为了真实反映自己刚刚进到组织里面那种“迷路”接收大量资讯的冲击
在拍摄集会讨论时不断流动穿梭的运镜就好像带着观众进到“河流”一般
每个随机、混乱之中的焦点都有可能是一段关系的契机
导演特别提到 Sean 和 Nathan“定情”的那个吻,就是在这种看似不经意的时刻产生
另外就是不少人观后会提到觉得这部电影有种纪录片的“自然感”
导演表示,的确演员和对话的表现有这个倾向
但整部电影的结构其实是精心设计过围绕不同时间空间的主观呈现
开会的时空 - 重现行动当下的时空 -会后趴体的时空 - Sean病重之后限缩的时空
导演强调他很喜欢这些时空之间的反差和转换之间角色和氛围“蜕变”的效果
- 关于跳舞狂欢的场景
很有趣的是,导演在两个访问里面都有用到"science fiction"(科幻)
来描述这部电影某些“不写实”的元素
像是除了侷限的几个时空场景之外,我们对于每个成员的私生活几乎一无所知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时空,就是那些过场的 clubbing scenes
导演对于这个场域有很特定的连结:
"And the clubs for me are very important dimension because it's not related
to the rest of your life. It's like going to the cinema. Why I like cinema
or theater is because it's a place you go, it's collective but at the same
time you're alone, on your own. You're plenty but you're alone. I like
this idea. You're in the darkness. You're looking at lights and events,
which are magical sometimes. For me clubbings are very close to cinema
in fact.You go with friends and friends seem very different because of
the light. At the same you're together dancing and everyone is on his own.
It's like into the film. It's a collective thing and at the same time
something very intimate. Suddenly you realize a girl or boy you know
is very attractive under this kind of light and atmosphere....."
把在与世隔绝的黑暗中的夜店跳舞,比喻成一起在密闭的黑暗中的电影院看片
还真有种既融入群体又终究孑然一身的矛盾,以及因为光影产生魔幻的感觉
对于那个既是光束尘埃又是病毒粒子的隐喻
导演说这确实是在尽情狂欢的每一个同志脑海里面挥之不去的画面
随着剧情推演,最后的俱乐部场景,不再有任何对话互动
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孤独在为自己生存奋斗挣扎的躯体
"One of the reasons we're trying to survive is not only because we want
the job, we want a life. It's because we are so good,
at having pleasures.....we're so good because we're very young.....
that was not fair."
非常诚实的一番表白,比谁都擅长享受生命的年轻人
为什么反而要早早就被迫结束人生的派对?
这或许是当年每个HIV positive或者活在爱滋恐惧的同志的天问
- 关于主题曲"Smalltown Bo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U-yXAXz4DI
片中浩室电子舞曲,甚至在八零年代爬上英国单曲榜前三名的"Smalltown Boy"
背后创作团体 Bronski Beat 的主唱 Jimmy Somerville
和法国 Act Up 的创办人之一 Didier Lestrade 本来就有密切的往来
在一场 Bronski Beat 替 Act Up 爱滋募款的演唱会上
也是导演加入组织的前一年有参与的活动
他回忆当 Somerville 透过这首歌娓娓道出早在这场疫情爆发之前
同志就必须经历家庭革命和备受歧视霸凌的人生
大家都忍不住哭了,是个令人情绪很激动的时刻
虽然导演力邀 Somerville 客串电影重现这一个场景
但是对方婉拒,不过仍然提供了歌曲的音轨给导演重新混音
在那场 Nathan 已是形只影单的在跳舞的戏
听到的音乐就只剩下 Somerville 歌声的音轨
结合画面上一直存在的光束尘埃/病毒微粒
我们从歌声逐渐听到了 Sean 沉重的呼吸声
和那条被染红的塞纳河
"Why this music? It's because this music was a bit like the soundtrack
for me and for a lot of us in this epidemic, because it was such a
party music, club music but...at the same time haunted by a kind of
melancholy. That's why I wanted to pay tribute to this music very much."
这首歌贴切的反映了当年同志族群的心声
活着既是一场愉悦/逾越的狂欢,又永远笼罩着一层死亡在即的悲伤
- 关于片中Act Up组织众角色和导演自己的连结
有现场观众问到导演同时也是编剧,有没有对哪一个角色投射特别多
导演就开玩笑说,当然身材可以像 Nathan 这么棒就好了:DD
但其实 Nathan 初来乍到组织的生涩,以及之后娓娓道来的过往情史和对爱滋的恐惧
的确正是导演自己的写照和经历
除此之外导演觉得部分的他也很像会长Thibault,虽然导演当时在组织发言并不踊跃
当然那场前男友帮忙伯母为死去的 Sean 着装的戏,基本上是重现导演自己的回忆
所以每个角色每场戏或多或少都有导演作者的影子吧
- 关于医院病房 Sean 和 Nathan 那场性爱戏
导演语带保留的说当年在医院,同志情侣就突发的性爱并不少见(惊!)
因此他在原本的剧本里面是描绘了更加激烈和露骨的互动
像是 Nathan 最后高潮射在 Sean 脸上(惊!!!)
但是后来导演发现真的这样拍的话,会变成是他自己也讨厌的“表演般的性爱场面”
只是为了惊世骇俗之类的
加上演员现场的反馈,让他理解原来的设定(Sean帮Nathan发泄)实在不太合理
所以如果他真正的用意,是要传达主角两人因为 Sean 发病已经很久没有亲热
那种因为疾病被剥夺掉的人性需求(导演说这个困境很少有题材会处理)
那么让 Nathan 既“照顾”Sean又像作爱的去帮他完成人生死前最后一次的性高潮
(导演用了一个暗喻,对Sean而言他忍不住哭泣是因为(生之欲)窗户短暂被敞开
但又随即永远被关上)
才是最适当的呈现,导演最后也特别感谢两位演员在这场戏出色的诠释
- 关于两位主角 Nahuel Perez Biscayart 和 Arnaud Valoi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w41RkRzEcY
Nahuel 是阿根廷人,所以他的母语是西班牙文
但明显他的法文和英文能力也不错
虽然他自嘲说,回头看自己在《BPM》的演出
他有时候还真不知道自己滔滔不绝在说什么(哈哈~)
因为法文口语往往很多连音和缩写,他听到还得消化一下才能完全理解
我自己觉得很有趣的是,专访中他流露出的反骨态度和恣意随性的人生哲学
和 Sean 这个角色还真有几分神似哩
另外饰演 Nathan 的法国演员 Arnaud Valois 则是有很奇妙的际遇
原本立志要当演员的他,在初出道的那几年屡屡遭受试镜被拒的挫折
所以他决定转行,当起按摩师(!),还特别到泰国学艺游历
就在他回到法国拿到按摩师执照要开始执业的时候
《BPM》的选角导演竟然就透过关系找上他,绕了一圈反而接到了突破性的角色
最后附上前阵子凯萨奖 Nahuel 拿到“最佳新进演员”的片段
很喜欢他上台前率先和同样入围的 Arnaud 亲亲致意^///^的小细节
(虽然听不懂法文,但致词他好像是先感谢共演的 Arnaud 才提到导演和其他人哦)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qVplA7ORLw&t=29s
Che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