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邮报:密战》性别与新闻自由的相辅相成

楼主: benbenson12 (binbin)   2018-02-24 21:34:10
以下有雷
痞客邦图文版:http://loory.pixnet.net/blog/post/151235331
《邮报:密战》是部导演史蒂芬·史匹柏近年来最擅长的历史类电影,根据1971年美国《
五角大楼文件》改编而成,找来两位实力派演员梅莉·史翠普和汤姆·汉克主演,虽说题
材是普遍认为沉闷的真实故事,但编导把剧情聚焦到报社内部人员在事件前后面临的选择
和挑战,前段缓慢分散的铺陈到后段一气呵成,演员几场撼动人心的表演更加深《邮报:
密战》整体故事张力,使我不知不觉就热泪盈眶。
2015年《惊爆焦点》以《波士顿环球报》揭发神父性侵儿童为题材得到第88届奥斯卡最佳
影片。而《邮报:密战》这次也入围了最佳影片,讲述《华盛顿邮报》在因缘际会下得到
政府对越战十几年来研究文件,在政府的报导禁令下,邮报发行人凯瑟琳陷入了公布与隐
瞒的两难。
虽说本片以两位主要角色为核心,梅莉·史翠普饰演的凯瑟琳和汤姆·汉克饰演的班,不
过比起班为了新闻自由不断坚持的冲劲,凯瑟琳在公司上市前的优柔寡断到最后转变,使
得这个角色更有层次。作为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凯瑟琳一位女性在男人堆中使她缺乏自
信,就算手握大权也得不到其他人重视,片中有一场戏,凯瑟琳与几对夫妇在餐桌上聚会
,当其中一人开启政治话题时,其他女人便很自然的以让男人“讲正事”为由离开餐桌,
到客厅聊谁又要再婚的八卦,充分显示女性其实是居于下位的。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从父亲、丈夫手中继承公司的凯瑟琳其实把大部分事务都交给男
人们来管,直到这个危及邮报的灾难性事件,那场5人通话开启了本片的高潮,一方主张
保全公司,而班则认为落实新闻自由的唯一方式就是出版,僵持之下才终于把一切决策丢
回凯瑟琳身上。
然而最后结论“媒体必须为人民服务,而非政府”看似十分合理,但就像班对老婆说凯瑟
琳不是唯一个勇敢的人时,老婆回答的一样,为了实现媒体的责任,凯瑟琳赌上的不只有
这间公司是否会被撤资,也不是她与前部长老友的交情,而是她的一生。班曾说过“如果
活在一个由政府决定什么能出版的世界,我们认识的华盛顿邮报将不复存在。”就算选择
不出版,邮报得以上市,但凯瑟琳清楚这样的邮报背离了邮报的初衷,所以凯瑟琳宁愿选
择与政府对抗,也不愿让父亲和丈夫这些亲人,或者其他为华盛顿邮报努力的人们失望。
虽然我们老早就知道剧情走向,导演还是给了我们一个能细细品尝的精采故事,也在电影
里穿插与其他真实事件关联的细节巧思,其中虽然有角色极力捍卫新闻自由,但也利用班
在甘迺迪被刺杀时与夫人贾桂琳的对话,来对比凯瑟琳与前国防部长劳勃,这更显示媒体
对于题材选择的重要,重点不在自己与被报导人的关系,也不是多劲爆、能获得多大关注
,而是这篇报导是否对整体社会有正面的影响。
不只如此,电影也清楚描绘凯瑟琳身为一个在当时被低估的女性所展现出的勇气,最后步
出法院时,凯瑟琳没有被媒体包围,反而穿过人群走下阶梯,而她经过的每个围观女性,
眼中充满的尽是对凯瑟琳的崇拜与肯定,就是这些令人感动的桥段使《邮报:密战》提升
至另一个层次,也把电影说教意图冲淡了不少。
所以《邮报:密战》不再只是小人物义无反顾挺身打破权威,而是一间报社发现政府不愿
承担战败责任,不断把士兵推去送死后,为了社会权益的奋力一搏。有趣的是,凯瑟琳才
刚说完希望以后别再发生类似事件,电影最后就收在民主党水门大厦被人入侵所引发的水
门案,除了显示人民对于尼克森政府的不信任外,也说明媒体该尽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结束
的一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