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第三次杀人》- 法庭、被告与真相

楼主: pttpttlin (阿默)   2018-01-28 23:16:31
(网志好读版:https://goo.gl/hnsqDj)
这部片是在上个礼拜看的,版上虽然讨论不多,电影里面很多台词都让人值得再三咀嚼。
虽然现在对电影细节已经有些模糊,但还是希望透过片段的记忆,来分享这部片带给我的
想法。
(以下有雷)
《第三次杀人》或许可以从三个部分探讨。一是法庭游戏,二是被告生死,三是真相。
而这三个部分恰好也是观众跟着律师重盛(福山雅治饰)的视角,慢慢认识嫌犯三隅(役
所广司饰)的进程。
“法官会考虑是否有缘由让凶手萌生杀意,因此改变罪的轻重。”
“法律真是不可思议。”
起初,重盛的心态很简单,面对认罪的嫌犯,只要最后的判决从死刑判为有期徒刑,也就
算成功了。所以重盛每一次和三隅的询问,都是为了拟定最佳的法庭攻防策略,选择有利
于凶嫌的证词,以降低伤害。所以,三隅若有仇杀动机,而后才决定抢夺被害人的钱包,
比起直接认定强盗杀人,更有可能减缓刑责。更别提在律师群在得知三隅很可能是被“指
派杀人”时,那如释重负、瞥见一线生机的反应,是多么的激动。
只问证词,不问真相,不去理解嫌犯的动机,因为这些都与判决无关。
法庭攻防上的结辩,攸关的是一条人命。在何种状况下,一个人可以决定另一个人是生是
死?或许你可以说,凶手在杀人时,早就决定被害者的死,在法院上被判死是刚好而已。
但事实上真是如此吗?任何犯错的人都要接受正义的制裁,但是正义是根据什么呢?是真
相,还是合乎情理的包装?别忘了,法院判决是目前被公认可以合理夺去他人性命的机构

在这里,电影使用了第一次巧妙的叠影,将三隅的倒影映在重盛脸上。三隅诉说著金丝雀
的故事,娓娓道出自己希望可以拥有定夺他人性命的能力,仿佛将自己投身在重盛身上。
因为眼前这位大律师,也握有某种权力可以左右自己的性命。而电影也在此时告诉观众,
现在应将重点着墨在被告身上。这个在电影前半段如器皿般,被加诸各种杀人理由的嫌犯
,背后又隐藏了什么故事呢?
“我才不管法庭战术,我只问你相不相信我?”
重盛终究还是到了北海道,试图从三隅的老家,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因而发现被害人女儿
咲江(广濑铃饰)与三隅相识之事实。这时电影又带出另外三种可能:三隅为了咲江而独
自杀人、三隅和咲江联手、三隅只是帮咲江担罪,根本没有犯案。
我是不知道其他人看到这里时会怎么想,但我是一头栽进了这个坑里面,很想知道到底真
相是什么!咲江对被害人的指控是真的吗?那个眼泪,是刻意安排的吗?
透过电影里的判决,观众得到了结果,来自法院的判决。但网友的分享文里面,大家却依
然很好奇到底人是谁杀的。但是,这重要吗?或许导演就不打算给我们一个确切的答案,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相根本一点也不重要。要探究真相,可是会浪费法律资源、影响考
核的啊!
观众跟着重盛绕了这么久,真相看似迫在眉睫,到头来又回到法庭游戏。在小房间里的对
话,往往比法庭还要真实,令人不禁觉得开庭就像逢场作戏,检方与辩护方互相把精心策
划的攻防术语、演员台词(被告和证人),一丝不苟地呈现出来。
“不可以对我这种杀人犯有期望。”
三隅终究被判了死刑,完成了第三次杀人。我始终认为这是三隅透过司法的手段,完成制
裁自己生命的程序,但这个论点必须他是凶手方能成立,如此才有所谓的第三次杀人。
但,讽刺的是,这说穿了也都只是我自己对于三隅的臆测。我们真的了解三隅吗?在最后
一次的会谈里,三隅的说词又再次让重盛(观众)迷惘,还以为理解三隅的我,随着重盛
的头缓缓向后挪移,不愿再与三隅重影,也象征着我们将如盲人摸象,只能部分解读,永
远无法真正理解真相为何。
看完这部片的感觉,跟看完《目击者》有点像。我们好像都只看到故事的其中一个面向。
到最后,究竟谁的话可以信?不同的是《目击者》虽然扑朔迷离,但最后仍然给了个明确
的剧情,而《第三次杀人》只给了判决结果,至于真相,或许还是不要翻到最后一页比较
好(喂~整个错棚)。
作者: James7878978 (日夏)   2018-01-30 00:47:00
看完 心情不快,我可能比较在意三隅 到底在玩什么把戏 他是唯一可以动摇结果的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