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让我惊艳,即使早已失去足够的文采来好好舖张满溢的情怀,也想要静坐下来好好
梳理观影完的悸动和体悟,几经踌躇,愿用少少的文句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想法。
半自传性质的故事设定透过虚实交错和时间点对置,搭配一些匹配剪接和首尾呼应,在我看来不妨说是近年台制动画片在电影拍摄手法与镜头调度等技术的里程埤
。
从《红孩儿.决战火焰山》起台湾的动画产业持续疲弱,近年《梦见》,筹备中的《重甲
机神》和《铁男孩》,都以科技系主题取材。并不是说这些主题在台湾团队手上不能发挥
好,但在剧本素质及作画品质与海外作品相较之下,实难在市场机制下建立起口碑和看见
稳定获利的可能性。
而继魔法阿妈之后,又有一部动画电影去谈我们的文化根柢与潜在的矛盾与世代隔阂,没
有日式动画令人屏息的光影跃动,没有皮克斯细腻的作画品质,没有迪士尼磅礴阔气的配
乐,但用我们熟悉而陌生的景色,遥远而真实的回忆,牵涉数代数脉的人们的故事,微缩
在一个女孩去谈动荡时代的美丽和哀愁,去问怯懦人心中真切的幸福所在。
我希望台湾动画片也许能以此为契机,将我们社会与文化中充足的故事性发掘出来。
电影人物背景设定不敢说他服务到了所有家庭形式和社会阶级的想像,但对于我一个中产
阶级出身的小孩足够产生足够多的代入感,家人与朋友们形象的捕捉也合我的胃口,我想
越是有丰富人生阅历和观察的人,越能受到触动。远赴海外的童年玩伴,中断学业的国中
同学,以一个女孩的生活为视角触及的众生相,让我也反顾着生活周遭与我、与你,交错而
逝,在某年某月突然想起的那群人,他们又过得如何。
美术表现其实也不俗,虽然起初缤纷的色彩也许太过刺眼,夸张的表现予人错谔和滑稽感,但始终暖暖的。童年的孩子对视觉的感知是那么敏锐,一如电影中表哥称赞女孩丰富的想像
力;越到电影后半,浮夸的表现锐减,匹配转场的流动性越强,不正暗示著发散、活络的
,对人生的创造力日益转变为流动的、凝滞而回环的螺旋。它像龙猫,但纠葛的成人世界
更露骨,这是给成人的灰色童话,给孩子的黑色寓言。
他的政治隐喻是明显的,尽管我对女权主义所知浅略,宋导演身为女性,应该也不自觉在
作品中投射了她以女性视角观看这个父权社会中建构起重重认同危机。小琪和美籍丈失间
的龃龉,在我看来不仅是女性对于生活价值的重新掌权,宏观来看也是导演对台美关系的
反思,美籍丈夫不愿拥有小孩,意味着台美关系在实质上的僵固和交流的限制,反映美援
时期以降台湾久受垢病的美国情结。
我记得小琪向贝蒂诉说在美国遭遇歧视醉汉砸酒瓶攻击时,丈夫反驳的言辞强调她的妻子
是美国公民,当下不仅有些凄然,这样的行为是出于爱她的妻子,还是关于美国公民尊严
的捍卫?贝蒂与他们的作为对比,全然的认同自己台湾人的身份,也未少受其他人的歧视
,我想电影给了我们一个载体,去好好思索认同的复杂性与脉络的重要性。
欣慰的是导演安排的种种巧合,将蒋公死亡的那天与小琪生日重合,希望我们妥善面对那
段造神的历史,清理我们社会长久豢养出的威权遗毒,迎接社会的重生;离婚回到故里,
理解放下海外情结,接纳自己的出身追求独立的生命;决心担起养育这个有着八成之一原
住民血统、二分之一洋血统的新世代,也是每个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要努力承担的一个更包
容、更多元、更有生命力的新社会。
一部动画片当然不可能满足所有关注社会议题的人的期待,选择避免将对中国大陆外交压
迫的焦虑面表达出来,我想也有片幅和情节的考量,但我喜欢导演希望开启一扇沟通和对
话的可能的想法,吸引更多人来关心这片土地和各个族群宏观的看待我们这个时代的困境
和奋斗。
毕竟我们相信这个社会是什么,我们才有这个愿景去使他成为我们想要生活,追求幸福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