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2017年十部院线最爱

楼主: dick8045 (开箱工人或布尔乔亚?)   2017-12-31 21:32:54
《异星入境》(Arrival)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Moonlight)
《目击者》
《逃出绝命镇》(Get Out)
《一一》
《牠》(It)
《母亲!》(mother!)
《大佛普拉斯》
《血观音》
《可可夜总会》(Coco)
下面有小心得,可能有爆雷
= = =
《异星入境》(Arrival)
2016︱Denis Villeneuve︱116 min︱剧情 悬疑 科幻 惊悚 ︱美国
直升机越过丘陵后,云雾间乍见玄黑飞船直穿天际的环绕镜头,
几乎模糊了外星来客的印象,更像是神明降临人间,
这是第一个主题,人类与非我族类的初次接触。
与烂大街的美式肌肉展示电影不一样,面对这样的造访时,
竟然不是急于驱赶,而是尝试理解,
在轰然宛如梵乐的背景音底下,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文字,
如圈如水墨,没有开头与结尾。
不知不觉间,语言扩展到世界观,这是第二个主题,
如果能够一眼望穿人生,而不是从开头到结尾慢慢度,那该如何过活?
Denis Villeneuve 从科幻与奇观出发,温柔过渡到人文与感性,
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外星人来访,不如说是神祇降临点化凡俗,
最后才发现剧本本身竟然就是一个诡计性叙事,
内涵如圈,架构如套,环环相嵌,一部科幻片居然美如曼陀罗。
= = =
《月光下的蓝色男孩》(Moonlight)
2016︱Barry Jenkins︱111 min︱剧情 爱情 ︱美国
无关肤色、无关性向,这些解读都把片子标签而化约了,
Barry Jenkins 高明之处在于透过一个男孩的三段人生切片,
来呈现他对于每个人成长不同阶段所必须经历的痛苦样貌之理解。
童年的 Little 缺乏爱,不确定唯一的至亲今天精神状况是否正常,
周围的一切在佛罗里达的艳阳下看起来都尖锐几乎伤人,
高对比的影像色彩照的让人晕眩,世界的善恶太分明,
分明到他知道同侪不喜欢自己,甚至连他妈妈都憎恶自己。
他问了 Juan 一个关于自己因为同志身份被取绰号的问题,
Juan 教他关键不是那个字本身,而是那背后的恶意,
但重要的是能不能与之抗衡,不过我想 Little 还没听懂。
青春期的 Chiron 在沙滩上与儿时玩伴 Kevin 亲吻,
他试着诚实面对自己,隔天换来却是 Kevin 一顿痛殴,
世界坏掉了,Chiron 想起 Juan 教他的并不是温柔,而是对抗,
所以他第一次选择了粗暴对抗世界,就像世界一如既往的粗暴待之一样。
壮年的 Black 穿上一身肌肉武装,
不自主的开始模仿起童年父辈形象的样貌,却遮掩不住心中的干枯空洞。
最后,在 Kevin 床上,他又回到了童年的海边,
缩回那个蓝色的躯壳中,脆弱得像个孩子。
源于惧怕世界,试着寻找慰藉,最终疏离荒凉。人人都难逃童年刻印。
这三种时刻,永远都不会只属于黑人,或者只属于同志。
= = =
《目击者》
2017︱程伟豪︱117 min︱犯罪 悬疑 惊悚︱台湾
一个没有任何希望的现代罗生门。
程伟豪真的很会玩,同一个故事在不同人之间流转,
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样貌,大家都选择对于自己最有利的版本,
更甚者,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版本才是对的,
就像是那些刻意被拍来误导观众的倒错叙事一样,
在脑中排演过千万回,最后自己都以为那才是真的了。
观众之所以也被那些虚假的版本牵着鼻子走,
正是因为我们期待至少有一个角色是局外人,是目击者,
有个可以在最后解开线头的“干净的人”,
但是最后那个鬼故事的犀利剪辑彻底打了所有人一巴掌,没有人是局外人。
那个冷笑话小时候听许效顺讲,有一种无厘头的好笑,
但看完整部电影重新听过,才发现根本笑不出来。最黑的永远不过人心。
= = =
《逃出绝命镇》(Get Out)
2017︱Jordan Peele︱104 min︱恐怖 悬疑 惊悚︱美国 日本
创意实在太强,惊悚片皮一撕原来是政治社会寓言,
灵肉分离的意象不只是为了推进剧情而设计的一个谜底而已,
而是藏了导演作为一个非白人族群的对于主流群体的反注视。
片子在喜剧与恐怖交杂的状况下,点明各个族群的自卑,
白人对于身体的自卑,所以躲进其他肤色的皮囊中,幻想自己成为全方位的“超人”;
黑人对于地位的自卑,所以看到别人使用正式礼仪而感到不自在,
坚持着自己文化里的区隔仪式。
片名"Get Out",逃出哪里?
逃得出变态家庭变态村庄,但逃得出皮囊,逃得出文化吗?
片尾警察出现简直神来一笔,瞬间具有后设意味,
一般电影中的安心象征,在本片成了最恐怖的桥段,酸到爆。
= = =
《一一》
2000︱杨德昌︱173 min︱剧情 ︱台湾 日本
虽然很喜欢,但豆瓣上面有些评语浮夸到让人晕,
什么“我看到了一生”、“生命的绵长诗篇”等等,
说真,不过就是台北一个家族的平凡日常而以不是吗?
只是在日常里、仪式里、街道与红绿灯里、在西装与制服里,
在那些明明就不是自己的虚构角色中,竟然都看到了自己的痕迹。
洋洋看着大人时的天真与世故、
婷婷面对爱情的渴望与退缩、
敏敏反刍生活得到的失落与麻痺。
其中NJ得到的篇幅最长也最值得玩味,
他在电影里得到了几次遇见不凡、突破日常的机会,
大田身上停驻的白鸽、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月光奏鸣曲、
等等力溪谷公园、热海饭店等等,
NJ 在全片很少展现情绪,
但在大田面前,他变回了孩童,热烈分享可能从未和别人说过的极密心事;
和 Sherry 一起,他变回了少年,在异乡街头如初恋一般聊著笑着闹著;
但大田和 Sherry 最后都消失了,NJ 没有选择其他的生活,
他继续过著自己原本那个,
没能和最爱的人在一起,没能做自己最爱的工作,不上不下的生活。
洋洋问,我们是不是都只能知道一半的事情呢,总是瞻前而没能顾后,
但我觉得大家其实都知道另一半的事情,
那个我们无数次在后脑模拟著的,另一种可能的人生。
但是有必要吗?如果真可以再来一次的话,我们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
= = =
《牠》(It)
2017︱Andy Muschietti︱135 min︱剧情 恐怖 惊悚 ︱美国 加拿大
(80年、小镇、孩童为主角的设定先私心加分。)
《牠》不是一部卖弄鬼怪本身的恐怖片,
在整个前段,其实主角们面对的都不是小丑,而是来自于生活里的恶意与困境,
丧亲愧疚、宗教压迫、创后伤痛、情绪勒索、校园霸凌、身材羞辱等等,
这群在人际关系食物链底层的孩子们并不需要其他的恐怖来源,
日常对他们来说都已经是恶意如林。
然而为什么恐惧的样貌是以小丑出现?
大人们总以为小丑能取悦孩子,
只要画上夸张的装容、穿起俗艳的戏服、拿出奇巧的道具,就能把孩子们逗得开怀,
而只要孩子脸上笑了,那些严肃的事情就不必再费心面对了。
所以原本让人开心的喜剧角色变成诅咒,一种可以把孩童状态冻结的成人诅咒,
片子出现了逃避直面心理问题的大人、操控强迫孩子射杀动物的大人、
拒绝承认身体性征出现的大人、把孩子当成巨婴哄骗的大人、冷眼放任罢凌的大人。
他们可能都幸免于恐惧而度过了童年,但是却也长成了小丑的另一种形象,
只是没有夸张装扮的那种,我们每天在路上随处可见的那种小丑。
= = =
《母亲!》(mother!)
2017︱Darren Aronofsky︱121 min︱剧情 恐怖 悬疑︱美国
Darren Aronofsky 终于还是拍出了一部自己诠释版本的圣经,
他彻底丢掉了在《诺亚方舟》里头绑手绑脚的尴尬感,
场面从洪水灭世急遽缩减,浓缩为郊区小屋中的现代寓言,
却钜细靡遗的映照出新旧约之中的重要桥段。
但《母亲!》的珍贵之处在于它提供了非唯一的解读方式,它可以是圣经的重现,
但作家与妻子的关系岂不是另一出父权宰制的家庭伦理戏码;
无耻亲戚粉丝的鸠占鹊巢,为何不可说是西方世界对于难民涌入的潜意识恐慌;
男主角对于观众注视的无止境饥渴,又多么像是所有艺术创作家的自我展示与陶醉,
一个小屋的场景可以被当作是家庭的界线、国家的疆界,甚至宗教中的伊甸乐园,
让观众各取所需,可以说是非常大方了。
尾声的失控是今年看到最狂的一个桥段,当一切失序, 最终还能奉献什么,
她剖心,掏出精美的宝石,那是人类之爱、自然之爱、神之爱,
又重新了下个流程,不知这次要花上多久,直到再次摔碎。
= = =
《大佛普拉斯》
2017︱黄信尧︱102 min︱剧情︱台湾
先不说内容,就讲形式好了,
《大佛普拉斯》看似草根粗野,但是形式用得很高明,它从头到尾都在后设,
旁白直接介绍制片人、与观众对话、提醒角色意义、甚至爆雷等等,
但是却听着觉得亲切而不卖弄,
黄信尧的声音没有那些让人出戏的文言旁白强制插入的不适,
反而与片子的草根气息相辅相成,听着竟然有一种电台卖药的融合感,
使旁白在前半段提醒观众电影喜剧风格的功能上具有强大作用。
但在后段,旁白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越来越淡化的喜剧色彩,
开始揭示贫富差距、官商勾结、黑白不分的暗色肌理,那些严肃的事情,
电影把主导权从旁白还给角色,把诠释从导演还给观众。
最后从佛像里传出的敲击声是我的最爱,他把片子从极度的现实残酷中,
又添上了一点魔幻,当然我们都知道敲击不可能存在,
但是谁不会隐隐希望能听到那个声音,
敲给机掰的老板听、敲给仗势的政客听、敲给麻木的人民听。
= = =
《血观音》
2017︱杨雅喆︱112 min︱悬疑 惊悚︱台湾
又是“没有人是局外人”,
杨雅喆在典礼上高举的布条看起来正能量,谁想得到是拍出这样一部阴湿的电影。
《女朋友。男朋友》虽然苦涩,
但涩味底下是含着对于青春的回首、对于理念的坚持,所以再尝总能回甘。
但《血观音》则惊世骇俗, 如观音一样,观世间劫难,
但这观音却浑身染血,假著一句“我为你好”造业无数。
三个角色在大宅里流转,
一个想把众人都网罗入局,一个急着想奔逃出局,
一个则从原本清澈的旁观者,慢慢成为了入迷的当局者。
最精彩的一场还是在火车上,她带着“活得像个人”的期待上车,
最终究发现世界的粗暴让“像个人”都这么困难,
她已经看穿了家庭的虚伪、友谊的假象,最后在车厢里饱尝爱情里的残忍,
角色在那里失去重要的肢体之一,
再次出现时已经装了精美的义肢,瓷上漆著精美的青花,
可是再美,终究是身外之物,
时时刻刻提醒她,自己再也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
柯佳嬿最后撑那个角色撑得辛苦,方法也怪异,
她最后应该不会是带着狠劲撕毁放弃急救书,
而应该是继续演下去,泪眼哀求,悲悯不忍,好一出菩萨心肠,“我为你好啊”,
这样才算是把那个“观音”的扭曲意象进行到底。
= = =
《可可夜总会》(Coco)
2017︱Lee Unkrich, Adrian Molina︱105 min︱动画 冒险 喜剧 家庭 奇幻 音乐︱美国
梦想与家人应该是皮克斯不败的操作主题了,
《料理鼠王》、《天外奇蹟》、《脑筋急转弯》无一失手。
《可可夜总会》则想一次拿两个主题出来玩,它选择的是从其中的冲突着手。
当喜欢的事情碰上家人的反对该如何解决?
剧本的小狡猾在于,他原本给了观众一个可以看到“两全其美”的可能,
男孩 Miguel 既可以获得家人支持,又能继续实现音乐梦想,
但是后段的翻转与惊喜就是去破坏这样的想像,
当反派的面目揭晓时,就是告诉观众两全其美终究只是一厢情愿,
因为如果真的只是透过一场观落阴就能搞定梦想与家庭的冲突,
那么这部动画片终究解决的也只是幻想场景中的困境而已。
让男孩惊醒的其实是他在两个角色身上看到了自己,
在反派身上看到那个因为音乐而名利双收的成功典型,
在祖辈身上看到那个将家庭放在第二顺位的逐梦英雄,
可是两者都不是他原本预期中的样貌,
于是故事后来对于梦想与家庭的冲突给出的答案并不是孰轻孰重,而是互相退让包容。
我的哭点不是从重返阳世后的那首主题曲开始,
而是在家人递出万寿菊,真诚给予“无条件的祝福”时,就爆了。
= = =
再提一下其他也蛮喜欢的片子:
【英雄】《罗根》、《星际异攻队2》、《神力女超人》(Gal Gadot吃冰淇淋那边啊啊)
【动作】《金刚:骷髅岛》、《亚瑟:王者之剑》(Guy Ritchie脑残粉)
【科幻】《异星智慧》(结尾太酷)、《玉子》
【喜剧】《美国制造》、《科罗索巨兽》
【剧情】《圣鹿之死》、《大娱乐家》、《海边的曼彻斯特》、《我不是潘金莲》
【续集】《STAR WARS:最后的绝地武士》、《猩球崛起:终极决战》、
《异形:圣约》(#自攻自受)、《捍卫任务2》
感谢这些魔幻时刻们。
也欢迎大家推荐一些错过的好片
作者: garbagetruck (五胡乱华。魔音传脑)   2016-01-01 10:53:00
喜欢你的名单,也推荐你梦鹿情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