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专访》国片票房金童程伟豪 1.5亿的秘密

楼主: dream2000 (築夢.逐夢)   2017-12-31 11:32:53
人物专访》国片票房金童程伟豪 1.5亿的秘密
采访◎蓝祖蔚 整理◎杨媛婷 摄影◎刘信德
要做台湾第一,不容易;做台湾第一卖座导演,亦不容易;票房拿第一,还能有口皆碑,
更不容易,才卅三岁的年轻导演程伟豪在二0一七年就写下了这则传奇。
他执导的《红衣小女孩2》是今年唯一破亿的国片,另外一部《目击者》也破了五千万,
排名第五。
这位从国中时期就立志想当导演的年轻人,他的抉择,一度吓坏了家人,但他从早场电影
和录影光盘汲取的养分,却改变了台湾电影风貌。
导演程伟豪。(记者刘信德摄)
http://img.ltn.com.tw/2017/new/dec/31/images/bigPic/600_116.jpg
http://img.ltn.com.tw/2017/new/dec/31/images/bigPic/600_117.jpg
http://img.ltn.com.tw/2017/new/dec/31/images/bigPic/600_118.jpg
问:
今年十大卖座国片里,你一个人就包办了两部,没有人比你更风光,你怎么看“票房”?
答:
开心,真的开心。我是一个做商业类型片的导演,票房就是市场对类型片导演打下的分数
,但站在产业面来看,却是有喜有忧。
开心的是,我们团队对灵异恐怖或犯罪类型片的研究与努力,成功了。因为,我一直相信
,对新导演来说,恐怖片与悬疑片是最便捷的两款入门款,因为“低成本、高娱乐”,你
不用花太高预算,就可以好好说故事,实践你的拍片梦想;但创造的娱乐效应与市场价值
,对年轻创作者更像是一剂强心针,可以更坚定你的信念与未来方向。
担忧的则是台湾的电影产业是否可以继续支撑这类型电影的拍摄?毕竟,产业兴衰与“量
”有关,“量”够了,才留得住人才,才能在“know how”上继续精进,才能真正建立产
业。台湾有各式各样的电影创作者,但有志走商业类型片的创作者相对较少。
好莱坞类型电影一路喂养
问:
从市场反应来看,你选择从灵异恐怖片与犯罪片下手,确实达到吸睛与吸金效果。问题在
于,你当初如何说服投资人接受这两种很少人成功的类型片?
答:
让我先从自己的电影梦说起。在国二升国三的暑假,大部分学生都忙着准备高中联招考试
,我则是计画着明天的早场电影要看哪一部,我家住高雄,早场电影超便宜的!那时候,
台湾要加入GATT,政府对好莱坞全面松绑,不管是《第五元素》或者《空军一号》,
都让我看得如痴如醉,于是我就直接对爸妈说,将来我要当导演,吓坏了爸妈,一直担心
我将来没饭吃。
我大学念传播,正逢数位时代来临,影片制作门槛降低,我开始想出各种名目去接社团的
活动影片,借此熟悉剪接、拍摄等技巧,拍了非常大量的微型短片,就这样边拍边学。此
外,我也到影碟店租大量的商业片观看,尤其偏爱那些有幕后拍摄花絮的影碟,就这样边
看边学,不管是《全面启动》的城市折叠,或者《骇客任务》的高速公路追逐,都成了我
开启眼界的重要养分。
我很爱看好莱坞的类型电影,后来有机会导演时,就把犯罪片当成我的首要目标,因为我
相信,自己爱看的,观众一定也爱看。六年前我想拍描写人性闇黑面的《目击者》时,一
直碰壁,资方直截了当告诉我,近年没有任何一部台湾的犯罪类型片能卖钱,没人相信我
会一试就中,因此募资非常困难。正因募资受挫,后来瀚草影视老板曾瀚贤找我拍摄《红
衣小女孩》时,他想替台湾类型电影拉出生产线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再加上《红》片
兼具了恐怖与犯罪这两款新导演订下的入门款类型,便决定先拍恐怖片。
善用特效 反而降低成本
问:
灵异恐怖片不是要装神弄鬼吗?为什么可以用低成本就摄制完成?你又怎么控制或降低你
的成本?
答:
恐怖悬疑电影往往只聚焦在少数几个人或几个空间之中,善用影音,就可以创造骇人氛围
,重点在空间与人物的互动。只要引导观众跟着角色走入封闭的空间与剧情互动,很容易
就有了惊心动魄的感受。
例如,《目击者》场景都是围绕在办公室、车厂、杂货店里,美术陈设花不了太多钱,剧
情则是强调真相跟谎言,再由警方来追凶。这些细节都要强化与观众的互动,只要创作者
懂得在何时(when)出现惊吓点、哪里(where)要声东击西,就会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一般人都以为类型片要运用大量特效,成本相对较高,其实,适度运用特效,反而降低成
本。我是后制出身,不论是动画、剪接、特效等,我都会做,所以我能理解哪边用特效靠
后制,就可以降低时间与成本。
例如《目击者》中那场雨中的车祸戏,我们只有五天时间,每天又只能趁黑在天亮前拍摄
,且场景远在山区,一旦要变动光源,调整灯位,至少要花费一、两个小时,所以一定要
先想好最有效的拍摄方法;于是我要求摄影师就待在车子里,直接拍摄车子迎面撞来的场
面,视觉惊悚逼真,还附带巨大的晃动质感。
再加上山区缺水,即使出动了水车来降雨,雨丝也不够扎实,这时就只能靠特效来强化落
雨效果,雨丝有些是真、有些是假,相当唬人。《目击者》的特效入围了今年金马奖时,
我非常开心,因为评审看到,也看懂了片中关键的特效,即使这些特效成本极低,却是让
整部片能否连戏的关键特效。
问:
除了光影之外,声音魔法也是《目击者》非常高明与犀利的氛围设计,说说你的制作概念

答:
首先,类型片不能有包袱,有,就惨了。套用现成公式就是一种包袱,所以,我正在筹拍
一部杀手电影,我在意的,就是要怎么设计出全新的动作场面,要新还要爽,观众才会买
单。
声音在类型片中举足轻重,最能够挑逗观众的互动情绪,《红衣》系列就试图透过压低环
境音,营造恐怖效果等;《目击者》中柯佳嬿撞头时、或被殴打时,如果能制造出充满想
像力的肉体碰撞音效,就能让观众感受到那种痛楚。我的音乐总监李铭杰、音效小黑侠等
,过去多数在广告圈工作,但我们一直想要试出自己的风格,这样才有趣。今年的金马奖
,分别提名了我们的特效与音效,代表我们做出了一定的水准;更重要的是,过去类型片
的音效很难被注意,但今年金马奖最佳音效给了《报告老师!怪怪怪怪物!》的杜笃之,
这代表类型片被注意到了,对类型片来说也是很大的肯定。
让外国人透过电影理解台湾
问:
不论是灵异恐怖片或是犯罪悬疑片,你在《红衣》系列电影与《目击者》中做了什么不同
的尝试?
答:
最大的尝试就是“接地气”,为了接地气,我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
其实,不论是“魔神仔”或“红衣小女孩”,都是台湾特有种精怪。欧美恐怖片走的是凶
宅路线,亚洲恐怖片则是讲生死、善恶轮回等,我则想在《红衣》系列加入土地与民俗的
语言,因为恐怖片不是只靠吓人来娱乐观众就够了,而是希望能释出另一种新氛围,《红
2》中因此出现了虎爷,《目击者》里则加入茶文化的元素。当初我带着李淳到好几处警
察局田调时,李淳说,他终于了解为什么剧本中有这么多喝茶、泡茶的桥段,“因为台湾
人都用泡茶、喝茶在‘乔事’”,台湾的茶文化更多就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乔文化”
,我想透过类型片释放出更多属于台湾的讯息。
至于《红衣》系列的“婴灵”与“怨气”,探讨的就是台湾的堕胎现象,探讨台湾社会对
于性跟孩子的集体恐惧。只要有人因为看了我的作品,有动力理解台湾独特文化,我的创
作就算成功了。
另外,类型片若只聚焦在悬疑或灵异恐怖时,其实无法满足胃口愈来愈大的观众,所以我
坚持要加入一些生物类的特效,来营造奇幻氛围,《目》中的知更鸟、《红衣》系列的魔
神仔等都是。
加入奇幻元素的另外一个考量,就是希望技术团队能在实战中提升技术,让各种高调、低
调等特效效果都能用在电影中,小成本电影也有特效突破的可能性,不论最后评价如何,
不尝试,就没有机会累积,更不会再往下走。
问:
这些“台湾味”走上国际后,回响如何?
答:
《红衣小女孩》先后卖出了东协十国、韩国的版权,韩国影迷看到《红衣》的韩文片名直
接采用“魔神仔”的音译,就很好奇,纷纷询问“魔神仔”是什么?换句话说,这些有台
湾味的元素,就带出了海外市场的好奇心,也能让不同文化的外国人理解台湾传奇。例如
,《红衣》最初在泰国做完混音后,就邀请了十二名泰国恐怖片导演观看指教,虽然试片
时,字幕出了问题,但他们都还是能看懂七、八成,甚至看完后,还热络讨论山林与灵怪
之间的关系,从“魔神仔”到“乔文化”,这些台湾元素都引起热烈讨论,也让海外行销
变得容易。《红2》的海外版权已破千万,《红衣》在香港也卖出了八百万港币票房,这
个成绩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剂强心针,代表台湾元素与本土内容,照样可以有高票房。
田调扎实 电影自然好看
问:
好莱坞电影《大娱乐家》说了一句名言:“带给世人欢乐是最高贵的艺术。”你在二○一
七年缔造了台湾第一的佳绩,也带给影迷极大的观影乐趣,回首来时路,有没有什么心底
话要和读者分享?
答:
娱乐当然是重要的,但我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让内行的能看门道,外行的也能看热闹,所
以每部电影我都一定会做大量的田野调查,为了《红衣》中的魔神仔,我除了阅读中研院
学者林美容研究魔神仔的论文外,也接触大量的民俗老师,才定出“魔神仔”的原型;《
目击者》时,我就带着演员走访了十多间分局和派出所,甚至还问到了金盆洗手的车商,
才厘清了二手车厂的地下文化。这些田调工作,都让电影内容更扎实、更有质感,我要让
观众知道,台湾电影绝不是只在玩表面工夫,还是能够像好莱坞电影一样,一切细节都很
扎实的。
以前我很愤青,看不惯台湾这么恶劣的电影环境,预算偏低,支援太少、工时偏长,限制
多,干预也多;如今我反而很珍惜这些过程,然而就像侯孝贤导演说过的:“限制才是真
正的自由。”我拍过的这三部剧情长片,都是在极不合理的状态下拍完的;如今,下一个
案子的预算大增,我却变得更焦虑了,除了要规划如何善用这些预算,拍出我想拍的电影
,更要想怎么回馈台湾的工作伙伴。例如,下一个案子可能要到中国拍摄,但我除了争取
我的摄影、美术等主创团队也能随行,更希望部分场景也能在台湾拍摄,这样台湾的工作
团队就能累积更多经验,甚至还能形成台湾的产业群落。
【2017-12-31 自由时报】
新闻网址:
http://news.ltn.com.tw/news/culture/paper/116456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