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代表瑞士角逐第9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作品,将在金马影展放映,有幸抽到特映票
券,抢先观赏了。近年来,女性意识抬头,甚至许多国家陆续出现女性元首,但最前端的
革命并不容易。导演Volpe以诙谐带点尖锐的手法,描述这段在瑞士小村落发生的女性革
命。
虽然我自诩为女性主义者,但实际上并非专业或研究学者,单纯是因为自己不喜任何仅为
单一性别所订立的规定或守则。过去撰写《Mad Max: Fury Road疯狂麦斯:愤怒道》时,
并非要讨论,仅只是提到“女性主义”都引起一位网友挞伐。虽然他细读之后道了歉,发
现内容论述其实无关,但也不免使我更加疑惑,为何许多人对此感到愤怒?但在今日我们
有这些疑问,在《老娘要革命》1971年的时代背景下,这些想要起而争取女性权利的人们
才是无法理解的。这就是民主的进步。
取材自瑞士1971年通过女性投票权公投这个真实历史事件,导演非常巧妙的安排了男女主
角的生活。若是让一位单身或婚姻不美满的女性担任起义的发起人,势必会有许多“理所
当然”的指称。但片中的诺拉不但听话乖巧,也很幸福,汉斯即使放到今日依旧可比模范
丈夫。除了诺拉在街市上拿到小册与传单之外,真正让她开始思考女性地位的,除了姪女
之外,大概也是无法理解如此体贴她、爱护她的汉斯,为何态度强硬且千方百计要禁止她
出外工作。但在片中可以看出,汉斯从来不是不明理之人,在诺拉第一次询问他的意见时
,他即表明自己支持女人投票,但他认为母亲该待在家,而说明会时面对众人的压力与舆
论,他没有为妻子站出来,看的出他的内疚与挣扎。而后,女人们罢工时,汉斯是唯一一
位好声好气与妻子沟通的丈夫,即使最后没能获得他想要的结果,他也只是咒骂了一声与
他不太搭调的粗话就离去了。接管妻子的工作,他也理解到过去诺拉所做的远比他所想的
还不简单。为了两个可爱的儿子,他也开始看着食谱学做苹果派,甚至告诉父亲以后要什
么就自己动手。相信汉斯制作苹果派时,同事们进到家门内的威胁让他深切感受到妻子所
受的压迫。最后,他与诺拉的冷战在诺拉勇敢在丧礼上发生之后的握手画下句点,而两人
手牵手去投票以及与众人一同在餐馆等待公投结果都显示了他对妻子的支持。正如诺拉海
报上所写“男人因爱而投下赞成票”。
除了女性主义这个显而易见的主题之外,电影还透过汉斯的哥哥阐述了幸福的真义。主角
夫妇看的出来是幸福的,但受到这场社会运动的搅乱接受了挑战,通过了考验,更加无坚
不摧。但另一对夫妻的婚姻本非完美,接下农场的丈夫无法胜任,不快乐又压力大,将这
些情绪转嫁到“正值叛逆期,举止不符当时社会对女性期待的”女儿身上。这条支线,最
后不仅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推波逐澜之下让母亲鼓起勇气,自己将女儿从少年监狱当中解救
出来,售出农场的父亲也找到当初的自己,即便家庭曾经破裂,但最后结果也才是众人冀
望的幸福,大家只是希望被爱,拥有自信。
女人罢工的桥段让我想到今天读到一篇关于“是否让孩子做家事”的文章。其实,与其讨
论孩子是否该专心读书或该练习做家事,倒不如将之建立在所有家庭成员的义务上。家中
厨房的流理台较高,因此从小外婆并不鼓励也不希望孩子去洗碗,认为洗不干净且危险,
但孩子们可以帮忙摆放碗筷或端水果;抑或是今天一件洗衣服的工作,可以由爸爸丢入洗
衣机,妈妈晒衣,姊姊收衣等,甚至家中即使有行动缓慢的爷爷或奶奶,或许他们还能做
些折衣服之类的事。大家一起参与家事,不但效率倍增,也能增进感情。由汉斯已经懂得
制作苹果派可以猜想,罢工之后诺拉回到家里,全家人肯定是分工合作,毕竟连爷爷也懂
得自己洗碗的道理了呢。
电影很棒的一点是“年代的营造”。时代剧并不少见,但全片不仅只是片中角色处理的像
是1970年代,就连影片的调性本身都十分复古。再加上定基于真实事件,不时出现的剪报
与照片,更凸显了当时社会的风格与风气。或许因为事件取自真实,但角色们皆为虚构,
所以并没有如其他这种类型电影一般在片尾放上真实人物与剧中人物的相像对照图,但有
的是,当年女性首次到投开票所投票时的历史画面。看着看着,顿觉自己拥有“与生俱来
”的投票权是多么难得的阿。都是当年这些抗争者勇于为自己发声所争取来的,定要好好
珍惜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