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雷]跨越一个世代的奇幻臆想<银翼杀手1982>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7-10-27 22:17:40
部落格图文好读版: https://doctorhsia.blogspot.tw/2017/10/BladeRunner1982.html
跨越一个世代的奇幻臆想--<银翼杀手(1982)>(有雷)
2017年10月最火红的电影,当以<银翼杀手2049>莫属,看网络上大家都说要先看过前作
<银翼杀手(1982)>才比较能理解这部续集的真髓,所以笔者就把这部IMDB评价高达8.2
分的老电影找来看,果然,名副其实的经典(但我绝对不好意思告诉大家我断断续续看了
一个礼拜才看完XD)!
  这篇讨论的重点不会放在电影多舛的拍摄过程、名导演的执著、年轻的帅福伯(真的
超级帅^^b)、合成人跟人的界线等等,我想讨论的是一个我自己很感兴趣的观点--
1982年拍摄出电影的这一代人是怎么臆测我们这个年代的世界?
  电影发生在2019年11月的洛杉矶,正好是我们现今所处的时间点前后(姑且认为这个
世界两年内不会有太天翻地覆的进展),我们可以看到片中的场景基调十分的阴暗晦涩,
天空雾濛濛,总是下著雨,街道壅挤泥泞,各种龙蛇杂处--那是因为本作设定的背景是
人类实现星际移民后,因过度开发而环境遭到破坏的地球,大部分人口出走,只剩下豪门
名门继续占据在金字塔的顶端与想走也走不了的贫民们挣扎苟活。
  从电影里的科幻设定中,有些明显超越我们当今世界的科技水平:
  一﹒星球殖民--不但实现了星球间移动,而且开始有效率的移民,因为人力不足,
企业还开发了人造人去外星做工,剧情中的四名人造人就是从火星叛逃回地球的;而当今
我们上火星的还是只有探测车。
  二﹒人造人技术--企业把合成人像牲口送到外星做工,还一直加以改造“牠们”的
肉体强度直到超越人类,甚至为了更好的控制合成人,将合成人的寿命设定在四年,后续
还更进一步的在合成人脑中殖入虚假的记忆;在当今世界,由于舆论上以及法律上的制约
,复制人还没成功(或是表面上还没成功),而如果抛开一切道德枷锁的话,我想复制人
不是一个非常难攻克的科技难题,改造肉体甚至殖入记忆的方面在目前医学上也没有很好
的突破,我想这些需要人体实验的科技都不会有太快的进展吧!
  三﹒飞行车--陆空两用飞行车,这应该是我们目前最接近实现的一个科技了,网络
上一查就可发现有非常多投入研发的厂商,做出了各式各样的飞行车,但似乎还没有电影
中这种可以直接垂直升降的车种,我想新的能源型态可能是决定性的因素,要发展出更强
大的动力源才让电影里面的飞行车达到商用水平。
  当然这本来就是改编自科幻小说的电影,幻想出这些超越时代的黑科技也是难免,但
是把时间点设在如此接近的二十一世纪初,或许也反映着当时对于这些科技发展的乐观态
度,1968年完本的原作<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再版时甚至因为
原本初版描述的时间点快到了(1992年),还特地延后背景时间到2021年。
  对应着这些受到期待但仍未突破的科技,我们的世界也发展出了前代人始料未及的新
科技:
  一﹒更加强大的电脑系统,直观且简单的操作接口--电影中所出现的电脑,其接口
系统几乎都停留在DOS系统上按指令码的阶段,而当今的电脑系统已经十分亲切且直觉了
,绝大部分的操作都不需要回到编程系统上处理。福伯缉凶时用的相片扫描器,虽然可以
声控,但竟然只能对应萤幕上的座标下口头指令对焦,所以在剧情中就看着那照片随着福
伯的指令反复地移动来移动去又放大又缩小,当然导演这样的操作手法让剧情张力非常强
,但也可得见前代人并未想像到后来会发展出鼠标与触控式萤幕的技术,这两者虽然在
1982年前就已经发明,但真正完善并普及是在1985年之后。
  二﹒人与人之间的手机与网络连结--电影中福伯在酒吧打给女主角是用在墙上的投
币式电话机,电话上面有个收讯不是很好的视讯屏幕;而我们现在几乎人手一支手机,不
只可以通话,还可直接视讯及使用网络与人联系,同样的,这两个技术也是在1982年前就
被提出了,但也是在1990年后才被完善普及,后来,贾伯斯的IPhone在2007年更进一步地
改变了这个世界。
  三﹒万物互联时代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生活--电影中的福伯家完全就是上个世纪的
老公寓;而即便是掌握世界上最高端科技的泰瑞公司老板,宽敞的住家中也仅仅是比福伯
家多了些奢华的内装,再加上个一个不知道自己是合成人的秘书,后来合成人BOSS利用赛
巴斯汀混入时,博士家中竟然没有任何一点可以称得上有科技含量的监视或防御系统,这
在已经掌握星际移民的黑科技背景下着实让我觉得有点突兀;而科学家赛巴斯汀的家中虽
然放著许多他研究出的机器人,但除了走动和打招呼外,似乎没有没有其他用途,更别说
能提升多少生活水平了。我们当今发展出的物联网技术,围绕着我们周遭的各项产品不断
进行智能升级,这些智能化产品不但能自我调控,也能跟用户互动,借由蒐集来的数据持
续进行完善,提供越来越符合个人需求的客制化服务。
简单来说,虽然这部电影中描述的“硬科技”--星球间移动、合成人技术、新的能源型
态--在35年后的今天没有实现,但是我们发展出了前人想像不到的,以人工智能为主轴
的“软科技”,从电脑、手机、网络到物联网等等,这些发明提供了我们便捷舒适的生活
体验,让我们能更即时的与更多人互动,让我们能更简单的联系这个世界(就像现在阁下
您现在可以很轻松的就能看到鄙人的废文一样XD),一步步确确实实地提升了我们的生活
水平。
  未来难以预测,未来难以估算,罗辑思维的111期<人类灭绝的一种可能>中提到“
吓尿指数”--如果我们把1750年前在工业革命前的人类带到250年后的现代来,让他看
到现在世界上的“黑科技”铁定就吓尿了;但会被1750年的世界吓尿的,则是要远远拉到
公元前12000年那还处在采集阶段的人类。当今科技持续地加速度增长,导致吓尿指数越
来越小(13750年V.S.250年),下一个“吓尿”甚至有人推估就在二十多年后的未来!
  前段提到的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现今科幻创作的显学,而在人工智能的指数
性演进下,AI超越人类思惟的奇点一旦突破,未来的世界很可能根本不在我们的掌握之中
,若人工智能变成更高维度的智慧个体,会如何看待人类呢?会像<魔鬼终结者>里的天
网,<骇客任务>里的母体,或是<复仇者联盟>里的奥创?还是悲观如罗胖所说,即便
人工智能怀着最大的善意,最后仍有可能基于提供人类安全及快乐的最佳考量,最终决定
把我们所有人类的脑袋切割出来,一个个放在培养皿中,给予大脑所需的营养成份及刺激
快乐中枢就可以顺利达到目的了!
  <银翼杀手2049>我还没找到时间去看(我绝对不好意思告诉大家我看完前作就累了
XD)。而我想,当处在2049年的人们回头看这部32年前的“老片”时,会不会跟我们看<
银翼杀手(1982)>有着类似的荒诞感呢?
  我希望有,因为,那代表着世界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作者: time2shine (Lin)   2017-10-28 00:47:00
有网友开玩笑说想看到《银翼杀手2049》的续集恐怕要等到2049年了,虽然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但是看到票房后还是觉得他太乐观了。
作者: wellwel (嘻嘻哈哈嘿嘿唷唷)   2017-10-28 08:30:00
说真的,SONY愿意接拍这部续集(?)该说是有点佛心吗?因为华纳拍的第一集其实票房并不好,“当时”的口碑也没像现在那么好虽然2049剧情看起来就像是会有续集的感觉但目前的票房与制作宣传成本比起来要拍下一集,恐怕要比拍2049更佛心更有爱(而且,若真有下一集,感觉很容易拍成“真人大战复制人” XD)
楼主: fadeeve (风霜落)   2017-10-28 10:07:00
作整理时发现前作的票房也很悲惨 是后劲很强才慢慢红起来的那种 不知道2049也是走这种路线吗XDDD 再找时间去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