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英伦对决 The Foreigner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10-16 01:43:58
这片最抢眼的外表当然是超级警察成龙(以下暱称鼻子)与风流007 Pierce Brosnan(以下暱称老皮),这格局当然是中文片名的“对决”,也让我觉得这应该是老皮近年一年一度的二流动作爽片,让我抱着看《特务交锋》与《倒数行动》这种等级的爆米花爽片期待进场。也许初始期待低了,看完就会很惊艳?
http://imgur.com/8WMjh9i
英伦对决?北爱风云?(无雷)
结果这片既不太“英伦”更不算“对决”。电影虽然有伦敦恐攻,但整个是部北爱尔兰政治风暴,而且不是鼻子对决老皮而已,而是一场多方各自盘算的棋局。小说不知有没有人看过?我只知道原著英国小说 "The Chinaman" 是 1992 年出版,时值爱尔兰共和军 (IRA)恐攻风起云涌之时,讲一个中国餐厅老板为被害女儿找回正义的故事;放在 2017 的时代背景下改编为新片,电影没把恐攻主谋换成时下正夯的中东恐怖份子或 ISIS ,而是继续回头说已看似风平浪静的北爱尔兰老故事。
当然电影的包装与宣传是有点不太体贴,首先宣传上让人误会是两大动作明星武力对决(还有几分《即刻救援》的最强老爸影子),其次谈北爱尔兰问题太直接进入重点,却没先多解释一下背景 ABC,仿佛观众都对北爱问题很熟似地。如果在 1990s就这样上映可能全球英语片观众还算很熟(譬如小布与福伯 1997 的《致命突击队》),毕竟那年代连去伦敦当背包客爸妈还会关心“小心爱尔兰共和军” XD
至于今日?上新闻台面的都是苏格兰独立与英国脱欧等问题,北爱尔兰问题仿佛已经消声匿迹,只剩下《权力的游戏》剧迷喜欢去北爱尔兰追剧看景点(本片也有“老剥皮”Michael McElhatton,虽然戏份好少),北爱和平稳定起来了也对全球招手赚观光财,现在连要去 Belfast当背包客爸妈都没意见了。不过本片告诉我们:发生过的还是发生过,就算和平下来了还是压抑著暗潮汹涌,迟早要爆。这点绝对是 1992 小说写不到的事情,电影的新创作也并没有指名道姓,但算是有抓住一种冲突的感觉、有疏理出几种不同意识型态下的恐怖平衡理想。
http://imgur.com/OP2qakf
先来点与本片相关的北爱背景回顾好了:
北爱尔兰和平协议(无雷)
1960s-1990s 有北爱尔兰问题,在 Belfast是街头对战,在都柏林、伦敦与英格兰诸城则恐攻频仍。参战方有:(1) 政府安全部队,理应中立其实偏向联合派;(2) 爱尔兰共和派,主要是 IRA与各种分支,诉求民族独立;(3) 阿尔斯特保皇派,是要留在英国的联合派,包括 UVF & UFF/UDA等军事团体。
其中最出名战力也最凶的当然是爱尔兰共和军 IRA,不过这 IRA自己很复杂多变,查一查 IRA自己的演变就有好多次分裂与再生、更有好多次宣布停战又重启战端,显然内部对于路线的选择歧异甚大甚至水火不容。在 1970s出现了与 IRA关系密切的新芬党(旧党转型再起),由党魁 Gerry Adams长期带领在 1990s年代进行和谈,撑了好多年终于在 1998 达成和平协议《贝尔法斯特协议》。
在和谈的 1994-1998 年间,IRA 仍继续恐攻,也和 Gerry Adams 谈判的地位与筹码有微妙的呼应(不知算不算是黑脸白脸唱双簧?),直到 1997 再次停火后才铺下和平协议之路。谈成归谈成,北爱尔兰内共和派的反对声浪还是很烈的,算是被新芬党代表主导的协议压了下来;无独有偶, 1997 IRA 停火也是有强烈的反对声浪,于是分裂出更极端的“真 IRA”,继续搞小规模恐攻(近年都在北爱与爱尔兰)至今尚未停火。这名字是不是很像电影中的某个团体?
于是 1998 年成立了北爱自治政府,有北爱议会也有北爱首席部长和副首席部长。这两个首席部长虽然一正一副,但实质地位相等,目前一直维持正的由联合派政党担任、副的由共和派政党担任。本片老皮演的北爱主角 Liam Hennessy(好久没听老皮讲这么重的爱尔兰腔!)就是副首席部长,正的倒是没出现,不过北爱与英国真有什么问题还是要找副的来搞定呀。
http://imgur.com/bILM7Al ← 老皮剧照与 Gerry Adams,天呀还真像
老皮里外不是人(以下有雷)
谈回电影,总之我们知道北爱看似和平,其实都只是压下来的。电影的北爱主角 Liam Hennessy(好久没听老皮讲这么重的爱尔兰腔!)以资深政治人物之姿出现,过去犯著不被同党谅解而达成“和平协议”,显然这角色多少是要影射一点 Gerry Adams 的。Liam 表面上是诉求和平繁荣的文明世界政客,但遇到恐攻问题他开起“委员会”时,这委员会光看每个人的穿着脸孔与表情,就知道是牛鬼蛇神聚一堂,俨然暗示北爱政治问题并非靠台面政治而是靠台下帮派运作的,只有罩不住的 Liam 一人衣冠楚楚像个传统概念中的政客。
老皮演 Liam 在预告里看来很像是幕后主使,但在电影一开始就演了很多私人独处的时刻,我们大概很快就能相信他并没有对鼻子说谎,干下恐攻的真是另有其人,大家都在找。电影中这个恐攻团体“真 UDI”名字还真像现实世界的“真 IRA”,那毁弃和平自走极端的分裂关系也很像。这 "UDI"其实是“单边宣布独立”(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之意,电影给他们取这名字可说也算是切题的诉求(只是乍听之下也很容易和北爱当年的保皇军事组织 UDA 与英国政府部队 UDR 搞混)。
反正大意就是:有理想的北爱领导者 Liam 谈成了和平,却压抑了伤痕;电影开头他也一直与伦敦女官员打电话诉求特赦北爱恐怖份子,无非就是要疗愈这伤痕;然而在家里老婆也愤恨、在社群里同志们也愤恨,都要 Liam 苦口婆心请求放下仇恨维持和平。于是 Liam 暗自安排了同志搞点小恐攻吓吓人就好,争取筹码要求伦敦释出善意、也让自己更有筹码抚平北爱;只是正如 Gerry Adams与 IRA总是保持表面距离不沾锅, Liam 叫同志出手自己也不愿亲自操盘脏了手,于是同志就失控暴走了。
http://imgur.com/WYRpePI
恐怖的和平
电影聚焦在“和平”,但任一方都对这和平的平衡有属于自己的理想。北爱大官 Liam 是希望一切暴力都别再发生,得到特赦之后大家都放下仇恨吧;但北爱老同志 McGrath坚持要代不平的北爱人复仇,结盟了 Liam 的妻子甚至安插了他的情妇;伦敦方面的女官员 Davies 则一直知道 Liam 虽表面合作实际上也并不受控,想趁这次恐攻把 Liam 背后不沾锅的北爱余孽镇住;同属伦敦方面的反恐指挥官 Bromley,倒是比较单纯专业不涉政治,能解除恐攻最重要。
电影拍多方角力倒是都有拍出尔虞我诈的城府,表面上大家彼此敷衍其实各自盘算。电影一开始聚焦在成龙身上时,是用关的平民眼睛去看这些人,都只像是官僚高墙挡着可怜小人物;但随着关所看不见的支线比重渐渐增加,这些衣冠楚楚的政治人物们魔鬼面貌越来越现形。近年雷片一部接一部的老皮,我好久没看他(还是从没看过?)飙演技了,中段一场 Liam & McGrath 两人额头对额头的针锋相对戏,简单台词怒火渐盛、镜头从侧面缓缓接近,真有种天要塌下来的感觉。
电影到后段,所有文明的外衣都脱下了,大家为了自己目的都能当野兽。McGrath 勾结了 Liam 的老婆情妇无所不为, Liam 好好先生爆炸了一枪接一枪违反帮规者全死, Davies 冷冷感谢完后 "I say jump you say where" 盛气凌人,Bromley 的反恐团队问完恐怖份子干脆灭口(正妹呀),细想这种跳过法律程序的灭口应该只是为了从此把老皮玩弄股掌中... 这些镜头拍得越冷静,观众对光鲜亮丽的台面政治越是心死,为了达到“恐怖的和平”他们没有做不出的事。
http://imgur.com/2CMH4C1
鼻子是一盏明灯
还好,黑暗到极的剧情中,还是有 Bromley一位大官选择当一回天使,放过了我们从片头最关心的孤苦老父关。这片的初始动机就是关要为女儿(《哈利波特》的张秋)报仇,最圣洁而引人认同。鼻子放弃过往的小人物插科打浑的幽默、也把以往善用地形地物的小擒拿从喜剧改为写实,演起一无所有的老中国人是挺落寞的,仿佛英文讲不好融不入社会甚至走路都蹒跚,只知卑微地苦苦哀求一点正义。而打斗,以前这套路被打个鼻青脸肿令人笑呵呵,现在套路其实没差太多但得到的是对孤苦老人的同情。
这片从 1992 小说之外新编的 2017 北爱风云,就算没有加入关老爹,本身就已是精采的政治惊悚故事;不过加入了这打不死也请不走的关,这个西方专业人士眼中不适应社会的中国老人,反而一路坚持无畏为解不开的恐怖平衡打开一个洞口。比较可惜的是,当洞口打开时关的戏份就黯淡了,舞台就转给北爱与英国大人物们了,却让鼻子在树林里一待就待了好长时间,只派一个“不为意识型态,只为军团而战”的新生代 Sean 来对点武戏学点人生,大体上置身事外。
此片从关的仇恨出发,慢慢扩大到北爱的仇恨,理应给关的复仇和北爱风暴两线进行一点点对话?可惜几乎完全没有,此片鼻子自己制作却让自己被冷冻将近半片。对整个故事来讲关就只是“半路杀出程咬金”,让大人物中最苦心求全的老皮身败名裂,这双线叙事的分裂让关这主角有点缺乏存在感。听说原著中关就是个沉默的人?鼻子这样演绎算是很到位也很有感,但电影表达角色却不够精采。我还期待关与 Sean 多点英雄惜英雄的心路交流、也期待鼻子老皮的最后一场对戏来点掷地有声的结尾台词,可惜都没有,黯淡了点。
http://imgur.com/djDBjBZ
好久没看成龙电影,这部片虽然外国影评称赞“完全不同的 Jackie Chan”,但我觉得鼻子的戏路和几十年前还是没什么改变,尤其令我回想起的是《奇蹟》。鼻子的角色总是“一个好人”(这回就是“一个普通人”),永远是个什么都不太懂的小人物,但保持着一颗坚定的心做对的事,总能在连他都无法了解的地方改变世界,这次就来改变一个说给他听恐怕都有点难懂的北爱风云(是往好的还是坏的方向?那也不是他该在意的了)。
当然啦,角色圣光太重有时也比较没戏。在鼻子演技到位之余,导演 Martin Campbell好像不太知道该怎么拍他的魅力?譬如第一场戏开车接女儿,通常这种时候短短的对话就是要快速带入立体的角色性格与关系,但本片这开场就是很平淡的“保护女儿的父亲”形象。接下来场场戏拍鼻子辛酸是辛酸、戏剧表现却有点黯淡,还好还能靠着全球观众对鼻子本身的既有关注认真看进去。
总之这部并不是“最强老爸”型的热血爽片,却带有政治惊悚与无奈的愁绪,如能稍做点北爱功课 ABC必能好好欣赏,也要把握机会看看我们童年两位动作偶像的新魅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_rSAbYyIq0
作者: xxhenryxx (无火的余灰)   2017-10-16 03:11:00
这部的鼻子总共有几个?
作者: profound (深恶魔天使蓝)   2017-10-16 04:09:00
好文帮推, 这部意外的好看
作者: hiu (闭关自守)   2017-10-16 05:53:00
推一个 这部确实比气象战好看得多
作者: sb119 (小黑)   2017-10-16 08:58:00
163个。真的比气象战好看,成龙演的很到位。
作者: dakkk (我是牛我反刍)   2017-10-16 09:30:00
早知看这部^^
作者: godofsex (性爱战神)   2017-10-16 09:58:00
好看
作者: Borges (波波波波)   2017-10-16 11:27:00
成龙真的很适合这个脚色 他本来的形象就不是无敌超人打手
作者: Odyseus (阿星)   2017-10-16 11:30:00
推认真文
作者: Jr0000 (阶R)   2017-10-16 12:51:00
推羊大,这片好看
作者: Pumama (=====二等兵======)   2017-10-16 13:22:00
电视广告完全没提到成龙主演 主打导演 好奇怪
作者: chin1363 (大妮鸭)   2017-10-16 14:38:00
推 这部真的不错
作者: Snowman (人生大老马.....)   2017-10-16 14:44:00
可能用鼻子在台湾宣传会负效果的吧
作者: shengchiu303 (Sheng)   2017-10-16 14:48:00
导演拍过绿光战警
作者: messaround (ray)   2017-10-16 14:57:00
这部最烂的是片尾曲....
作者: sfzerox (SSDD)   2017-10-16 15:01:00
中段跟山寨kick ass在丛林打的那场不错
作者: cnoscnos ("↖( ̄▽  ̄))   2017-10-16 15:39:00
这部结尾真的可惜了...
作者: vvrr (vvrr)   2017-10-16 16:32:00
在丛林对打那段很有成龙风格。倒地被钢丝往后拉一段、用腰顶插在树上的刀迫使对方松手、用树枝当武器。最后把人摔在玻璃桌上也是XD
作者: maxinehou (小敏期待被翻牌)   2017-10-16 18:55:00
帮推!今天刚看完,原来需要故事背景才懂了
作者: peterwww (小宇宙之复兴)   2017-10-16 20:53:00
推 只是 小心不要被爆破给吓
作者: ups ((货币+信心=趋势))   2017-10-16 22:17:00
推 原po真的懂很多历史
作者: poopoopipi (HU)   2017-10-16 22:39:00
看完第一次觉得成龙是有演技的xd
作者: negative1 (骑着自行车兜兜风)   2017-10-16 23:51:00
普通的片被你讲得变很好看
作者: cappa (cappa)   2017-10-17 00:49:00
这部一点也不普通 原著就体质优良 改编也没拍成爽片
作者: cdwater (grylls)   2017-10-17 04:37:00
树枝当武器 过肩摔在玻璃桌上根本是成龙式的彩蛋XD
作者: alantsuei (alantsuei)   2017-10-17 05:13:00
其实新宿事件时成的表现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作者: g3yu (眼镜控)   2017-10-17 09:19:00
推 被开头爆破吓到+1
作者: hhwang (雪野)   2017-10-17 20:05:00
讲北爱和英国的历史,却选择性忽略英方的残酷面如:1972的Bloody Sunday、1981的Irish Hunger Strike,其实满偏颇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