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完出电影院我还是有点不适应
这玩意确实很非典型
1. 大抵上战争片我认为可以粗分成两种流派
红色警戒:用破碎的剪接+多重意义上的并列/冲突+诗意的画面
来谈战争的无奈与虚无感
抢救雷恩大兵:用流畅的战争场景刻划+尖锐冲突的剧情+杂佐一些行军或是休息日常
来谈战争的残酷与无常
这部Dunkirk精神上比较靠近前者
但是在形式上走出了自己的一条路
我觉得不到非常优秀 但是这种实验性的创新确实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
2. 这部片非常强调个体主观的 心理上的描写
甚至为了这个部分
刻意去尽量舍弃掉平常战争片惯用的海量形式或者刻意加重血腥的描写
所以也看得到有人认为这部片的方式比较靠近类纪录片
整部片很少强调死人 不太见血(就连尸体也是)
但是压迫感仍然如影随形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一般的战争片叙事会把故事放在一个比较超然些的观点
通常会穿插几幕透过高级长官的对话提示你整场战争的进度
然后再用主人翁的眼来描写战场的细节 痛苦与残酷
这部片也抛弃了这个作法
反过来 从运镜到剪接到刻意避开对话营造
他的手法意旨在凸显出个体性在未知下的恐惧
从一开头主角镜头从市区一路跟着主角逃到沙滩的场景<=非常赞
到空战里取景镜头尽可能地使用驾驶员的视角与对驾驶员脸部近描写的取镜
老实说
这真他妈的不是一部战争片
这是一群人面对卡在面对未知未来的恐惧里
迷失方向下必须作出尝试跟选择的艺术片
只是刚好里面的人都在这场撤退里罢了
3. 接续第二点
叙事本身分成三个时间轴
而且几乎不加强这三个时间轴的互文性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应该看不出来Murphy在某条时间轴上在小船上拒绝救人上船
又在另一条时间轴里一开始就被月光石号救上岸)
我原本认为切割成三线的用途是为了从三个角度
(救援军人/等待救援的军人/参与救援的平民)
去全面性地述说这个战场
但是看到最后我发现错了
为了凸显那个面对未知恐惧的断裂性
这三条时间轴反而反过来
各自以几近独立的互不连贯方式说完这个故事
这个影片在形式上尝试去呼应主旨的形式实验
基本上在烘托出气氛的成果上是成功的
但讨不讨喜则见仁见智
4. 说到烘托出气氛的成果 另一个绝无法回避的手法就是本片配乐
基本上这部片里所有的Zimmer重低音
就是恐惧这个概念的具体象征
这真的很有趣 我第一次看到有电影是这样从头玩到尾的
就连救援的民间船只赶到时
奇蹟出现的那一幕就算添了凯旋的管絃乐 也还是摆脱不掉重低音
就像是只要你没有完全脱离战场
那个恐惧就会如影随形跟着你一样
然而这个手法的缺点
就是牺牲掉配乐本身对于剧情高低潮部分的完全控制
(虽然可以听得出来在两个并列的逃离场景下 有再加强重低音的使用)
也是前几部诺兰自己作品里 在高度复杂的剧情下很依赖的东西
所以很容易整部片看完会觉得高低潮不明显 或者是疲乏
这是这个手法在作为商业作品时
非常致命的一个缺点
5. 最后多讲一下取景跟英国本位
虽然前面我讲诺兰这次对战争片普通的数量海的营造方式不感兴趣
但是诺兰倒是爱上了IMAX
用画面交代现场状况时超爱用深纵深远镜
这点我倒是觉得(不知道是否刻意营造)
接续在一大堆近中距离镜头亦步亦趋的描写战争中个体的慌张恐惧后
这些广镜头更凸显出了这些人(尤其是在沙滩上等待的人)的渺小无力跟空虚
如果再多一点广镜头 我都差点以为在看李安断背山了(?)
然后 诺兰是英国人
所以这部片其实还蛮...英国本位的 XD
一点点法国视角 然后0德国视角
我有时候在想
电影里很简短地提到几次家的象征
然而真正民族上的真正家的意义
却是在电影最末端撤退回英国的那一大段描写
一来这部电影的主要部份在于前述的那一堆实验性质的结合
这个象征反而被放得很其次
二来这个东西对我们台湾这个主体意识还没有成为悠久习惯的民族来讲
也许并不是那么熟悉的事情
导致整部电影收尾的力道非常暧昧不明
(相较于之前所有诺兰电影精心设计过的剧本 这部根本几乎没有把概念收拢回来)
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以往习惯他电影的粉丝对这部片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