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有兴趣的板友先看文末关键词,
作者本身为影视工作者。
n 55!W !
两个月过去了,我已听不到人再提春娇与志明。就跟大都市的节奏一样,车水马龙般地咕噜噜便随着人的记忆流走,一去不回,再也记不起来。这也无怪于电影剧情,因为春娇与志明的故事老早就在我们身边发生、天天发生;这本来就是光怪陆离都市中的一角胶片缩影,并没有什么特别。而化身为春娇与志明,不过是提醒我们,我们的故事也应当和电影里一样,加上配乐。如果有了配乐,凭什么我不能是张志明,而妳就不是余春娇?我们应当是,也不允许推辞。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故事,而不像一些半调子影评所说的什么,余春娇与张志明的感情有多特别!这部电影拍的不是
春娇与志明,拍的也不是我们的缩影、更不是理想。这部戏拍的是都市的节奏啊。我们只有从此入手观看才能真正的进入我们与电影中人物共在的场景。这是彭浩翔不知道,也不能告诉你的秘密。为什么?因为拍片者凭著自身的经验在拍片,在创作,他们生活在都市之中拍摄都市的电影,都市的节奏早在不知不觉间便随着人身后的脉络而混进了电影之中,默默推动着春娇与志明,你与我。
我不知道人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从2010年到2017年,春娇与志明的故事依然有人看,那么多地人看。它究竟是不是一部好电影?看看网上的评论,毁誉参半,许多人认为剧情不知所云,却也有许多人在电影里面找到与自己相似的地方、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感动,包括我也是。要聊这个问题,或许我们应该先想想,究竟电影是什么?理论上来说,它不过是种声光形式对于执导者编排的呈现,漫射在人们的大脑知觉之中。彭浩翔以打入他的主观到余文乐和杨千嬅的内在,他们再一起以运动/影像的方式将被冻结的主观抛向观者,与观者的主观进行具有时间性的交流。在这时双方
的情感都已碎片化,于是电影的本质从根本上被粉碎。
不过实际上来说,我们更应该说电影之所以为电影是观众认为电影是什么样子。电影应该是“戏剧化的”,让我们能够兴奋的迷幻物质。也因此在〈春娇救志明〉里面,我感受到最具有“电影感”的应当是张志明为了挽回余春娇而唱歌的那一段,那一段是观众眼中的电影,有那么一点点迷幻,而且有配乐。我一直说,配乐很重要,那是因为配乐是最直接区隔出我们与电影世界最重要的一种媒介。偷偷说个题外话,我曾不知多少次幻想在与女人出游用餐时,能够适时地响起适当的配乐,可惜始终没有发生,因为我并不存在于“电影”之中。那么,彭浩翔所构筑的春娇与志明的
世界,到底想要说什么?其实都不重要,因为余春娇是虚构的,也根本没有张志明这号人物,那么,志明与春娇谁成熟,在不在一起,与“想要看电影的我”又有什么关系?
但我依然被感动了,找到了一丝丝共鸣。那是在张志明与友人们在夜晚人们运动的场景中为了宠物而与一群女孩斗嘴的那段,我在那段戏中找到了都市的节奏感——不符合我的观影期盼,但却与我的生活节奏合拍。我从电影中看到了我自己,找到了都市的节奏感,脱离了观影行为,而直接进入了生活现前的场域。就像与朋友聊天一般,电影除了本质,在其上更是存在着人格。而这样的人格是真实的,是透过了电影拍摄现场所有人的主观集合而结成的真实人格。春娇与志明的操盘手来自都市,带给了我都市的节奏感,所以我埋入、取得共鸣、觉得好看。这是电影人格透过交流
带给我的一种节奏合拍。在这个层面上,余春娇与张志明有没有在一起,与我就这么有了关系。
春娇与志明的世界成功在于电影人格的塑造成功,并且能引起观影者交流的欲望。那同时也是因为今天的我们都活在纷扰而碎片化的大都市中,接受着都市所带给我们的叙事。今天如果是农村片或战争片的人格,他们自有优点,我却不见得能够交流;能够交流,也未必能够爱上,这不就是电影的多样性?
两个多月过去了,我已听不到人再提春娇与志明。但我却到处能够看到志明与春娇在我眼前上演,在这浮光掠影的都市现前。
神造了春娇 总有张志明
谁若未碰到 亦要相信
杨千嬅的歌声又一次出现,唱着童话。
我才意识到,这终归还是一部好现实的电影。
(关键概念:电影人格/电影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