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三笑》(1964)(主谈秋香)

楼主: metz1552 (梅斯的黃色砂岩)   2017-03-20 02:56:48
“上有天堂下苏杭呀,
青山绿水好风光。
唐伯虎的佳话传千古呀,
三笑姻缘世世讲啊~
嘟~~嗨哟~咦哟~
三笑姻缘世世讲啊~
嘟~~嗯呐呀~嘟~~嗯呐呀~
哎嗨哟~卖身投靠换奴装。
嘟~~嗨哟~咦哟~
卖身投靠换奴装哪~
嘟~~嗯呐呀~嘟~~嗯呐呀~
哎嗨哟~这一轶事代代传。哎~~
唐伯虎的风流天下道呀,
秋香的情意真正长啊~
但将旧事传新谱啊,
莫说荒唐求韵长啊~
莫说荒唐求韵长啊~哎~~”
随着这段大合唱结束,唐伯虎和秋香的故事,也将揭开序幕。
《三笑》是香港长城电影制片公司于1964年出品的一部戏曲电影,由其当家花旦“长城三
公主”之一的陈思思(秋香),以及来自上海的越剧小生向群(唐伯虎)主演。
在那个香港电影叱吒风云的年代,著名的电影公司可不只邵氏,长城也是,此二家电影公
司与凤凰、电懋合称国语片四大公司。
http://i.imgur.com/f6RHp9Y.jpg
(陈思思好美!)
《三笑》电影名称来自明代民间故事《三笑姻缘》,因秋香对唐伯虎笑了三次,故得名。
故事最早出自嘉靖年间嘉兴人项元汴的笔记《蕉窗杂录》:“唐子畏被放后,于金阊见一
画舫,珠翠盈座,内一女郎,姣好姿媚,笑而顾己。乃易微服,买小艇尾之,抵吴兴,知
为某仕宦家也,日过其门,作落魄状求佣书者。”
尔后,戏曲小说家周玄暐在《泾林杂记》一书中扩充了这个故事,至冯梦龙《警世通言》
中有〈唐解元一笑姻缘〉一篇,则故事内容大致定型。(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或许是民间对唐伯虎这位“风流才子”的喜爱,又或是对这个喜剧故事的喜爱,总之历年
来,《三笑姻缘》被改编成电影可不少次,而在台湾,最深入人心的便是周星驰版的《唐
伯虎点秋香》(1993)。其他的版本则有:
1957年粤剧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由任剑辉、白雪仙主演。
1964年戏曲电影《三笑》,由向群、陈思思主演,长城出品。
1969年黄梅调电影《三笑》,由凌波、李菁主演,邵氏出品。
1975年粤剧电影《三笑姻缘》,由龙剑笙、梅雪诗主演。
我目前看过1957版、1964版与1993版,都很喜欢,而其中我以为,刻画秋香心理最成功者
,是1964版。
1964版《三笑》,最著名的莫过于其兼容越剧、泸剧、评弹等的唱腔,融合诸多江南民间
戏曲与小调,如紫竹调、茉莉花、银钮丝、知心客、道情调、山歌调、吟诗调、吴江歌、
梨膏糖、湘江浪、杨柳青、拔根芦柴花、哭七七、清平调、烟花女子告阴状调等,且还搭
配轻快对白,非常有趣。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本片被引进中国的电视台播放,大受欢迎
,成为许多中国青中年人的儿时记忆。(资料还是来自维基百科)
剧情如何,其实大部份人都知道的故事,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来谈谈人物吧!
---------------------------------------
秋香
私以为,本片主轴其实围绕着秋香进行,颇为着力于刻画秋香的心理,让观众了解秋香是
个怎么样的人。
一开始,秋香即自叙身世,原先应也是个官家子女,不幸的是,家人惨遭宁王陷害,父母
俱逝,自身没入奴籍,成为华太师府的侍女。从这段经历来看,秋香可能是个没什么安全
感的人。虽然太师与太夫人对她好,但两个公子哥却时常轻薄她,若不是有春香帮忙,恐
怕应付这两个登徒子都得心力交瘁。
难得跟着太夫人出门一趟,到苏州云岩寺烧香拜佛,就因为不小心对某个呆头鹅书生笑了
三次,结果又惹来那个书生换了奴装卖身进华府,还时常调戏她。(说真的,从电影看起
来,这三笑还真的都只是笑唐伯虎滑稽行为XDD)
“云岩殿,拜坛前,
一笑谁知把祸牵。
就这样他卖身书僮变,
哎呀他是成心来纠缠。
哎呀,哎哎呀,
哎呀这件事儿怎敷衍?”
“态轻盈,人俊俏,
半傻半呆惹人笑。
谁料他这无赖会钉梢,
哎呀早知如此不该笑。
哎呀,哎哎呀,
哎呀可恨我二笑连三笑。”
从这两段《知心客》唱词可以看出,初期唐伯虎依着他帅气的样貌,是刷了秋香不少好感
度,但他随后追过来混进华府,可就让秋香感到不喜了,毕竟有两个前例在,这个书生用
这种方式混进来也很明显居心不良,看起来又是一个登徒子,她怎么会喜欢呢?这种不喜
便体现在秋香之后的作为,比方说,太夫人要秋香封赏华安银子,她却给他一只磁乌龟;
或是之后华安又来调戏秋香,她就把他骗进柴房里头关起来;又或是之后华安触怒太夫人
要请家法,秋香去拿了最重的板子,结果自己抬不动。
“若说是有奇缘,哎哎呀,
这心事太难言,哎哎呀,
无端三笑就把痴郎牵。
怎奈你疯狂又佻达呀,
如何同你两心连,哎哎呀。”
“风度似胜潘安,哎哎呀,
才华似赛子建,哎哎呀,
为什么硬要冒名行佣间?
怕只怕哄上小梅香呀,
又把他那良心变,哎哎呀。”
“到不如重审度,哎哎呀,
稳住了莲花步,哎哎呀,
女孩儿家怎好行差错?
他若是真情又真意呀,
哪怕鳌鱼东海渡,哎哎呀。”
但是,烈女也怕缠郎。从这三段《叠断桥》唱词中,可以看出,在唐伯虎的追求下(或说
调戏下),久而久之秋香也渐渐动心。但就像前面说的,秋香非常没有安全感。她担心若
嫁给了唐伯虎,他会不会始乱终弃?在明代,礼教对女子的规范是非常严苛的,女子怎好
行差踏错?秋香只得勉力压抑自己的情感。
“哎呀,哎哎呀,
哎呀,秋香我也一样苦。
要知道,女儿心肠,
哪个姑娘不想郎?
但要郎君真心真意一世长。
哎呀你到底真唐是假唐?”
倚阑独唱《知心客》,秋香这段唱词其实挺有趣。前面关柴房一段,华安已自承为唐伯虎
,但是秋香明显不信。动心以后,秋香却纠结这个书僮到底是不是真的唐伯虎,看起来好
像是,秋香认为她喜欢的那个人如果真是唐伯虎,至少是有保障的。
这里的意思我其实没有看懂,似乎这名头也代表唐伯虎不能乱搞,不然会污了他自己的名
声,所以对秋香来说,是有保障的?
最后,在祝枝山计谋的神助攻下,唐伯虎如愿以偿地“点秋香”,并以印鉴自证身份。两
人喜结良缘当晚,秋香从二少奶奶处取走后门钥匙,与唐伯虎回了苏州桃花坞。
---------------------------------------
唐伯虎
“唐寅脱去解元巾,
 纸扇轻摇佛殿临;
放浪形骸非本意,
佯狂为了避追寻。”
一曲《吟诗调》,向群以唱腔、身段完美地展现一个潇洒不羁的唐伯虎。
此外,电影亦极力展现唐伯虎的才华,比方说,那个在周星驰版也看的到的“我为秋香”
卖身契,还有,观音像上的题诗藏头“我为秋香屈居童仆”,可惜因画质关系,看不出完
整的诗句为何。(因画画讽刺两位公子差点被打,逃过一劫被勒令绘制观音像。好不容易
逃过一劫,马上就在那边调戏秋香www)
还有急智。比方说,唐伯虎怎么混进华府的,各个版本的办法其实略有不同:1957版是收
买了人牙子韩妈,让韩妈带他进华府;1993版是大家都知道的比惨大会;1964版,则是换
了一身旧书生装,在华府外哭哀自己的身世,引得管家黄志同情,将他带入府内面见华太
师。
---------------------------------------
华文&华武
虽然这两位公子是登徒子,但在电影描绘下,这两位公子其实不怎么讨人厌。他们也不像
1993版,被唐伯虎骂“低能儿”还感恩戴德的傻子,而是有点歪才,却又不肯花心思在读
书上的富家子。
“诗云子曰呐~~
谁说要读,要读两百回呀!
读得我昏昏糊糊,
有点之乎者也呀。
刚读一回,头也发胀,
眼也发花,腰也发酸,
四肢百体快拆开。
举人进士呀,谁稀罕,
去你个蛋。”
一曲《山歌调》,前半段简直讲出学生的心声啊(?)XDD。后半段则是他们为何不肯花心思
读书的原因:身为太师之子,他们确实不必稀罕举人进士。(只是家族会没落就是了。根
据何炳棣《明清社会史论》,科举及第是维持家族地位的重要手段。)
---------------------------------------
二少奶奶
二少奶奶是唐伯虎的表妹、华武的妻子,我猜这应该是《三笑姻缘》原先的设定,因为很
多版本都有提到这个角色,只是在1993版被拔掉了,大概是因为不碍剧情进行。
电影一开始,便是二少奶奶到苏州替太师求取唐伯虎的画作,却被她表哥摆了一道,给了
一卷空白画轴,里头夹着一张纸条:“相国声威大,表妹情无价;碧可换连城,唐寅不得
暇。”惹得太师拂袖而去,二少奶奶见状亦掩面离开大厅。
从这段铺陈即可看出,二少奶奶非常要面子。所以当她发现表哥卖身投靠换奴装混进华府
,她的第一个想法便是:表哥难道都不要面子吗?会不会连累我也掉面子。因此,更为严
厉地对待身为奴仆的华安。
不过到剧终,她大概也释怀了,虽然可惜表哥无法再教丈夫读书,最后还是将后门钥匙交
给秋香了。
---------------------------------------
华太师
基本上,太师并未很常出现在剧中,所以只能判断他非常爱才。最后祝枝山也就利用他的
爱才,让唐伯虎得以如愿以偿“点秋香”。
另外,唐伯虎摆他一道大概让他很恼怒,时有将华安与唐伯虎比较的言论。(结果没想到
华安就是唐伯虎XDD,还又摆他第二道,娶到秋香就带着她一走了之XDD)
---------------------------------------
石榴
石榴也算是这部电影的一个小亮点。她是华府后厨房的婢女,且并不是1993版那样的无盐
女。1964版对石榴应该有加深描绘,与秋香的含蓄退缩不同,她可称得上勇敢主动追求爱
情的范例(算得上把民国/中共早期对女子的解放思想混进明代了)。
不过,唐伯虎从头到尾的目标都是秋香,当石榴没被点中,伤心地离开时,才发现有个小
杨默默在她身边守护着她。(小杨还拿刀威胁华安不要点石榴,果然你是武状元的原型吧
XDD)
---------------------------------------
总之,我个人非常喜爱这部戏曲电影,用一种“雅”的方式来诉说一个大家都已经知道的
“俗”的故事,却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全片长107分钟,但台词着实不多,以大量戏曲唱词代替,将传统艺术完美融入电影形式。
感觉看完以后,原本不爱传统戏曲的我也喜欢上戏曲了。推荐大家!
作者: no0329 (shinn)   2017-03-20 06:45:00
从那里看?
作者: bio5chris (红茶拿铁)   2017-03-20 07:26:00
你唐伯虎系?
作者: chinaeatshit (我爱台湾!中国吃屎!!)   2017-03-20 09:02:00
武状元:我的马子你也敢碰!?
作者: HAIWEI (维)   2017-03-20 10:14:00
越剧 粤剧?!
作者: Sanco (人老了一切都不同了)   2017-03-20 10:15:00
1964的片 太强了
作者: Yunk (桥)   2017-03-20 12:09:00
石榴姐!!!
作者: flora11883 (台南肯茄茄)   2017-03-20 12:58:00
秋香姐为何对我三笑留情
作者: linkcat (林克猫)   2017-03-20 13:41:00
神人
作者: kinnsan (覇津根魅苦亲卫队)   2017-03-20 16:35:00
推这篇 写得我也想去找来看了XD
作者: xyzgod999 (ç‘žæ–¯)   2017-03-21 00:55:00
谢谢你9527
作者: keny80206 (ID好难想)   2017-03-21 02:13:00
就算我对你笑 也笑你是个白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