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异星入境 Arrival,反省文明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7-02-12 19:28:32
“异星”就是新世界与其访客,就是连心胸最开阔的女主角都很不愿说出的那字 "Alien",那面对异星降临的 "Arrival"就需要我们跳出既有的文化本位思考、面对文明的其他可能。技术上来说要跳出的,就是理科人在意的“文明基础:科学”与文科人在意的“文明基础:语言”之既有框架,两者本是一体两面。
女主角有句灵感“他们的出现,似乎就为了我们两人?”这几百年来的学术与专业分工,让文理人渐渐兵分二路互不相让,各以自己的方法钻研自己的知识到极致,虽然现世有很多合作互补,但在自己框架中穷尽出的世界观往往互不相让,就像男女主角一见面先针锋相对两句。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分裂了,就让外星人来带着小俩口携手重审吧。
http://imgur.com/Ez3Dv3u
接触与侵略
世界观总是人为的历史建构,切入点不同自成不同体系,光西方自己的文理两科已截然不同。而不同文明如果能自己慢慢发展,是否都能从自己的文化路径建构截然不同的世界观呢?这问题已很难回答了,因为现在全球理解世界的“科学”与“人文科学”早已跟随西方的强势架构,各文明自己也曾发展到一半的传统智慧虽仍传承不少,却都被主流贬为怪力乱神了,譬如西方疯女的“预言”与东方将军念念不忘的“托梦”。
针对这个当代主流的西方世界观,本片首先丢出很多令人莞尔却又怵目惊心的嘲讽梗,先嘲讽老西方世界逻辑,譬如 (1)“我很快翻译他们、你们很快消灭他们”;(2) 梵文“武器”之意源流,看柏克莱大师面对异文化脉络有多谦虚;(3) CIA 说历史:“强势文明靠分化弱势文明而统治,英国对印度如是、德国对卢旺达亦然”;(4) Kangaroo 小谎还是戳中较开明的上校,他心里潜藏的“高等与低等文明”还是弱肉强食世界观;(5) 孩子听到爸爸去找外星人,直觉“你会被杀死”而非像女主角女儿做黏土扮家家酒;(6) 新闻画面中的末世狂乱就不提了。
无可讳言,用人类的西方全球化历史来看,如果有天是人类探索外星接触较落后物种,恐怕九成九是把人家吃干抹净的 XD 以己之心度人当然这么想,甚至 CIA还可以大言不惭称这些经验为“证据”。
游戏与竞争
然后,这个故事把关注转移到了新中国世界,包括新崛起的世界强权也都设定为跟着中国走,我们仿佛看见过去的弱者只要崛起为强者,自会复制西方发展老路子、更要汲汲营营打败西方。这里有个令我唏嘘的梗:“以打麻将沟通,这语言的世界观里,一切都关于竞争与输赢。”这样说令我觉得很不平,却又不得不承认。
曾经我家打麻将都不是拼快胡求赢钱的,而是看缘份试着胡出漂亮大牌如“清一色”、“大三元”、“四风会”、“十三么”,谁能胡到大家都甘拜下风一起狂欢,输点小钱可以买到经典一刻就不枉麻将一生!怎奈长大出门打,才知我家是异类,至少在台湾打起麻将都在拼胡,当代中国搞不好竞争得更严,单纯当游戏与艺术在玩的恐怕很少?甚至以西方语言翻译“游戏”还翻成了与猎杀动物息息相关的 "game" ,西方人连心胸最开阔的语言学家都只能这样看游戏与麻将,既是见识肤浅却又是务实中肯。
中国崛起了,可是中国文化崛起了什么呢?台面上高调的只是与西方看齐的富国强兵这一面,而“依于仁,游于艺”等轻盈身段与“揖让而升下而饮”等谦逊宽厚的文化都不知哪去了。当然这些只是个理想型,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个帝国霸权能做到,一般人民真能做到这点恐怕也没多少。
水墨与工笔
然后我们看到七足外星人的“圆圈文字”,以语言构成的角度来看是一笔出来在圆周每处同时下笔成圈,没有先后顺序的问题;而我第一个反应像是看了一幅中国泼墨画,一幅画的构成不是工笔地先画框架再画细节、先画树干再画枝叶、先画山石再画人物的先后顺序,而是墨一泼出同时完成,所有元素没有互相从属衍生,而是自成一整体。
当然,这只是水墨画的一个概念,实务上大部分水墨画也不是这样纯粹地完成的,只是这种“一泼成世界”的绘画逻辑是否和本片“一笔写圆句”的书写语言逻辑异曲同工呢?至少本片美术团队参考泼墨的动机明显。不知小说是怎么描述这种文字的?至少本片这种神似中国泼墨的表现法,隐然为今日竞争分裂的问题地球指出:走出困境的先进智慧不假外求,其实早已在人类过去文明中零星萌芽,包括今日最霸的中国也有,只看人类是背弃这些智慧还是孕育这些智慧罢了。
预言与托梦
有男主角与其他团队成员的帮助,女主角打破疆界学习语言的路径仍是科学路径,慢慢为科学世界的观众铺出“非线性语言”与“非线性时间”等概念,自己也慢慢开始看见未来,有时是作梦有时则是灵光一闪。这在我们熟知的人间一点也不新鲜,也不是什么异国的神祕主义,就只是西方自有的“似曾相识”与“宿命论”等,女主角的灵光被称为“预言”也不是西方的新鲜事了。
而带来“预言”的信使,穿着西装带着会心若有深意地走来,他竟和本片身段最僵硬的中国鹰派“解放军主席”尚将军是同一人,而他给予的“预言”是属于他传统文化中的“托梦”,现代极尽西方科学的中国可能不会再信这套,但只要传统智慧的香火未熄,顽石仍有希望点通。故事原著是华人科幻小说家,不知他对中国是否有格外的关注?这位鹰派尚将军,我暗暗希望他是当代中国的化身,汲汲营营超英赶美、剑拔弩张领导世界、自居受害恐惧分化到极时,是否能够让失落已久的传统智慧与道德给自己当头棒喝呢?
这故事谈这么多中国,也许是华裔原著小说家的个人关注?也许是吸引中国观众与读者的商业考量?我也还没细看这片是不是又有中资?无论如何,面对“强势与弱势文明相遇”的主题,在 2010s这当口最切题的代言人就是中国。曾经抱着受害心态恐惧阿拉伯世界的西方国家,成为强者后殖民全球剥削世界,面对更强的外星人只会战战兢兢地以己度人;曾经抱着受害心态痛恨西方列强与日本的中国,成为强者会以经济与武力称霸、还是会以智慧与道德圆融处世呢?
非线性时间与知命
当然,关于异星接触的故事与观点很多,有光明有黑暗,譬如霍金就一直提醒世界保持戒慎,这一样是理性务实,本片美国军方民众与 CIA的怀疑也都是理智,只是超出理智的恐惧就不必要了。这个故事则是强调光明的一面,设定了个科技语言与世界观都比人类高一层次的外星人、设定他们有了智慧就会和平谦逊,也设定女主角学了他们语言开通智慧后也会谦逊知命、不会自我中心地泄漏天机或妄图改变未来,而是懂得珍惜已全知晓的时时刻刻、生老病死。
这“非线性时间”的科学领悟,和西方的“宿命论”、佛教的“因果相生”、道家的“天道循环”等概念,似乎都能谈出一点相通之处,其他文化也许还有很多类似的洞见,如果它们在不同文化中各自发展出自己的科学与世界观,我们离高等的外星人未必那么遥远呀!
这些宗教智慧尽管我们难以参透,但它们被钻研推广的用意,不外是帮人面对生命的恐惧失落等等困阨,而非帮人自我中心强取横夺。女主角得到了智慧,并不必然导向力挽狂澜改变人生伤痛,在这片就导向了放下。充满悲惨的辛苦人生早已写定无可改变,可以改变的还是心态了,能珍惜生老病死的点点滴滴,就已超脱困阨活出轻盈。
本片先从近处观看从强者变为弱者、以恐惧处世的美国军方阵仗,再透过萤幕观看从弱者变为强者、一样以恐惧处世的中国鹰派;最后对女主角的智慧点通,则是帮她跳脱恐惧走向圆融。对我来说这是个美丽的科幻童话,以一人之醒悟期待人类文明的成长。至于现世人们智慧升级后会变本加厉还是坦然放下呢?也许我们不能乐观期望、也不用悲观怨叹,就带着笑容放心接受吧,反正早已命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Mo3UJ4B4g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7-02-12 21:07:00
推一下小羊
作者: Pongcarlos (琪琪)   2017-02-12 21:36:00
题外话:中国人真的离谦虚愈来愈远
作者: orezs (商人)   2017-02-12 23:11:00
原来将军象征了这么多,女儿有其他的意像吗?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7-02-13 14:25:00
两年前左右板上有传有部亚洲科幻小说要被翻拍好莱屋是不是就是这部arrival? 或者是其他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