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革命青春》一种殉情

楼主: amyvivian (燕子)   2017-02-02 02:31:45
这部是2011年上映的日本电影,导演山下敦弘,编剧向井康介,由妻夫木聪、松山研一主
演。
“My Back Page”
电影改编自艺文评论家川本三郎同名的回忆录,回忆那处于60年代的二十岁,东大毕业成
为记者,却涉入激进运动而陷入危险处境。电影原名跟原书名一样,叫做《My Back Page
》,取自Bob Dylan的歌名“My Back Pages”,川本三郎在书里说是因为喜欢其中不断重
复的一句歌词: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彼时我是那样苍老)
I’m younger than that now (如今我却更年轻了)
翻译的片名“革命青春”几乎找不太到原名的影子,不过中文版的书名取作“我爱过的那
个时代”,有志一同地抛弃了歌名,我想可能原书名有着不可解的成分。
“我爱过的那个时代”取自作者在书中第一篇文章中引用法国电影《没有阳光》 (Sans
soleil)中的旁白:“如果不怀抱幻想去爱,就是所谓的爱,我,可以说爱过那个世代。
我对他们的乌托邦理想国虽然并不心动,不过,至少他们已原初的声音喊出了自己的主张
……学生之中,有以肃清知名在山中互砍对杀的;有因过度研究应该打倒的资本主义,而
当上最佳核心要角的。跟其他运动一样,这里有阴谋家也有功利主义者。不过这个运动,
就像切‧格瓦拉说的那样,让所有‘对任何不义气愤填膺的同志’都站起来,这温柔,可
能比他们的政治行动本身拥有更长的生命。所以,我绝对不允许别人说,二十岁不是最美
的季节。”
虽然谈的是电影,却引用了这么长一段书的内容,是因为在看过电影之后再看书,觉得越
发有趣了。就像是小说《挪威的森林》也是用歌名当书名,但实际上歌曲里指的是挪威木
头。川本三郎用“My Back Page”,就像是通往那个时代的一个密码,似乎也带有一种不
想、或者没办法把事情说清楚的倾向。
就像是曾经诱使川本相信了K的宫泽贤治、清水乐团及《午夜牛郎》,那样的密码。
34岁的编导组合
但是电影实际上已经不是川本三郎的“My Back Page”了,而是当时34岁的导演山下敦弘
与编剧向井康介这对组合再次诠释的“His Back Page”(?)。书的初版是1988年,在再版
的后记中,川本三郎也提到了他的好奇,出生于1977年的年轻编导会如何看待这段他们出
生前的往事呢?
在看书之前,以为电影已经够感伤了,因为让主角(妻夫木聪饰演的泽田雅巳,即原作者
川本三郎)在最后痛哭了一场。但是看过书才觉得,电影简直冷酷。
书里的笔触让人觉得,川本三郎仍然苦涩的爱着那个时代,而对于那个当下来说,所谓的
暴力抗争、激进派都是近在身边的事,都有可以被理解的部分。电影和书有一个主要的差
异在于,书中仅就作者的观点描述与青年K(电影中松山研一的角色梅山/片桐)的接触,但
电影中却描画了很多他的实际作为。不晓得基于多少事实,但这位激进青年的形象明显的
比起原本“杀人”这件事来得更负面、更秉性卑劣。这也使得主角捍卫片桐的行为变得有
点不可理喻。
我想总的来说,时代确实是距离啊。乘著作者对那个时代的爱,我感觉书是远比电影好下
咽的。不过也是要归功于电影影像化的基础,缩短了与那个时代的距离。
可怜的卑劣的革命青年
但是某些书中描写的观点,在影像上却描述得很准确。比如说川本三郎觉得K“好可怜”
的这个部分。书中写到上司不认同K,说了一句“K跟山本义隆(东大共斗会议代表)不同。
”这句话让川本很在意,他想假如K是东大或者京大出身的菁英,而不是学历较差的无名
小卒,是否就不会一直“被当作骗子”或者一直“被迫去欺骗别人”呢?这种想法令他不
忍心去判断K是坏人。东大共斗会议代表山本义隆在电影中的化身“唐谷义朗”的出场确
实不凡且清高,相较之下K这位被否定的革命青年,化身为电影中的片桐,从头到尾都不
是什么崇高的革命青年,但那种可笑的愚蠢与非菁英的姿态加在一起,确实显得相当“可
怜”。如果把松山研一扮演的其他60年代青年当作对照组,比如日剧“奥运会的赎金”中
的东大菁英炸弹客,似乎更能感受到那隐形的差别待遇。
书中川本虽然同情著K,但在被逮捕前却还是不禁懊恼著:“跟K(同归于尽)吗……如果可
能还是想跟山本义隆或秋田明大同归于尽啊!”虽然是东大出身,却对东大的优势感到一
种厌恶,而情感上同情了处于劣势的对方;虽然深深被摇滚乐与新浪潮电影吸引,跟随着
反战的浪潮,却发现大部分的美国大兵是只爱着乡村音乐的、没读过大学的孩子;比起摇
滚乐,街头巷尾的歌谣曲更能代表60年代的日本。
所以这算是不得已的同归于尽,或者是你情我愿的殉情?
主角也曾经为了写作专栏假扮成无产阶级劳动者,电影的最后安排他与其中一位朋友重逢
,那人自始至终不知道主角“欺骗”了他。在电影最开头的一幕则是,让K的化身片桐青
涩的现身在被封闭的安田讲堂,被墙上的文字感召而热泪盈眶。这些都是原书没有的情节
,仿佛在说,主角和片桐是相似的。在理想的包装下,虚伪、自恋、感情用事。也许正如
书中说的,当时日本的学生运动并不是政治的革命,而是起源于自我怀疑的思想的革命。
当你所质疑的事物包含着自己,如果不毁灭自己是不能罢休的吧。
另外我在想,电影中片桐用威胁与欺骗的手法,指使同伙实际行动,自己却躲在幕后看着
漫画吃著面,这究竟是基于多少的想像、多少的真实?假如是1977年生的编导的创意,不
禁让人联想到他们那个世代的青春经历的是“奥姆沙林毒气事件”(和“阪神大地震”)。
邪教教主指使手下杀害无辜大众的事件,使得原本的事件更增添了恶毒与虚无的成分。虽
然只是一种猜想,但是不禁令人感到,在年轻的编导手中,时代的距离也许不足以还原所
有的情感,但是同时也使得回忆不只是陈迹。
虽然看的过程会略感折磨...不懂电影的我,还是忍不住要说十分推荐这部,是会让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各自找到看点的电影。
作者: a031405 (a031405)   2017-02-02 03:49:00
电影无聊 原作好看太多
作者: cappa (cappa)   2017-02-02 04:07:00
日本人太乖了 拍什么革命超无感
作者: g8429310 (qq)   2017-02-02 06:10:00
看到睡着
作者: cosmogony (dusty tears)   2017-02-02 19:48:00
推 假期找来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