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个档期上映的两部电影,正因为两者的差异太大,更适合并列在一起,
突显对电影单一价值判断的荒谬性。
一直以为魏导在<KANO>之后会着手拍摄<倒风内海三部曲>,
天晓得竟然又出现了一部音乐爱情喜剧,
52hz指的是一只发声频率特别高的鲸鱼;
同是鲸鱼、同在海中,彼此的声音高低不同,孤单而无法沟通;
如同你我,同是人类,同在城市中,彼此的楼层高低不同,寂寞而没有同伴。
故事中的母题,也是第一组对照,就是鲸鱼与猫咪。
因为孤单,所以每个人都迫切地渴求爱,听起来合乎逻辑,
但或许是为了“紧扣”住这个命题,台词里三句离不开爱字,
有对象的,眼中只有另一半;没有对象的,生命中除了找到自己的伴侣之外别无他物,
如果不说这群人是人类,而是在看动物星球,那有点像螳螂,
或者像蒋介石说的“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所以电影的两个小时像是在宣教,信仰的唯一教条就是爱情。
看到这边,也许你嘴边就快要吐出“烂片”的结论了;但别急,仔细想想,
<变形金刚>、<恶灵古堡>、<惊声尖叫>、<即刻救援>等等钜作有任何深刻的剧情吗?
如果期待要看剧情片,那么52hz绝对不是你该列入考量的,
但以传统的音乐喜剧片而言,52hz仍然有许多亮点。
音乐喜剧传统上就是剧情薄弱的一种类型片,流行于50年代,
它一直不被严肃地看待,普遍地被当作娱乐作品来欣赏,
直到后来许多了不起的大师证明了歌舞剧也可以很有深度,才将“喜剧”一词拿掉。
值得一题的是,喜剧本来也是不被重视的,
是卓别林等大师的杰作出现之后才让评论家闭了嘴。
因此,与其说52hz空洞,毋宁说他不过是回归了音乐喜剧的传统;
放在过年及情人节档期的国片,本质上就暗示了他是贺岁片,
以贺岁片的标准来看,我甚至认为52hz为贺岁片开创了新的格局,
在以猪哥亮等无限循环试图刻板化贬抑本土语言、本土形象等
让人连提都不愿意提的作品之中,走出了一条清爽且耳目一新的路。
片中17首音乐皆原创曲,歌词与电影共生,这样的尝试在台湾算是创举;
有好几幕的处理让人惊艳,像是米非在摩托车阵中的一曲,
其调度与镜位安排非常优异,将摩托车大军给人的压迫感映射于现实对梦想的侵蚀,
与在芸芸众生中的微不足道,
这样的譬喻全世界可能只有台湾和泰国等国家能够想像得出来;
在爱情的各种组合中包含了同性婚姻各种的可能性,
所有的情侣中唯一有小孩的一组就是女同性恋,
这样的设计有胆识,而且竟然切合于时事,这些都是让人拍案叫绝之处。
但即便是以喜剧歌舞的标准来看,仍然有许多部分必需要提出来鞭笞一番。
最大的问题就是音乐太满,结尾的表单列出了17首歌,
以一首歌4分钟来计算,整部电影110分钟,有68分钟在唱歌。
这样的做法严重压缩了剧情推展及情绪蕴酿的可能性,
因此,在观赏这部电影的中间段落时会有种想大叫逃跑的感觉,
那与看艺术片“闷”的感觉不一样,而是被塞太满想吐的感觉。
同样致命的另一个缺点是,17首歌每一首都不一样,
中间没有主旋律贯串,也没有任何一首歌强烈地具有“个性”而能成为主题曲。
观影完的隔天我几乎全部忘光,唯一唱得出来的是“do mi 没有so”,
这点非常要不得,就以同类型的lalaland来说,
他的主旋律以各种变奏、爵士出现在各个同落,使得电影具有整体感;
52hz 则是每一首歌都不错,没有哪一首特别好也没有哪一首特别差,
最后的结果就是每一首都很普通。
but,人生中最重要的but,
当我看完电影后隔两天在youtube上搜寻各首52hz的歌来听,光听,没有画面,
却觉得大部分的歌都好棒,好好听,__打时下的流行歌。
这突显出第三个弱点,其实歌曲本身很棒,但画面与剧情的配合上并不够好;
不想看电影的,至少可以上youtube听听歌,尤其小球唱十年,还满让人心醉的。
文章这么长,你也许迫不及待只想问结论 — 到底好不好看?这问题很难,
就像你问我今天晚上要吃卤肉饭还是要吃青酱炖饭?一切看心情;没有标准答案。
但我可以保证,若能够以“不抱期待、不受伤害”,
以贺岁片“无脑、要能让我笑、要有圆满结局”这样的心态进戏院,
trust me,你不会失望的。
——————————-分隔线——————————————
海边的曼彻斯特,虽然早有是艺术片的期待,但因为是麦特戴蒙监制,
总觉得仍不脱好莱坞的把戏;
结果却评估错误,本片非常非常非常地闷;
好看没错,但绝对不比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好到哪里去,
如果因为是外国片就有“快说赞,不然人家以为我们看不懂”的心态
而不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那这部片对大多数只想看爽片的人来说必然会踩雷。
如果你昨晚熬夜,别看;
如果你脑袋里已经装了很多东西,别看;
如果你觉得<一代宗师>叶问和宫二的感情太隐晦,
别人写的你又觉得是脑补bull shit,别看;
如果你对剧情片的想像是有完整的对话与故事铺陈,别看。
列出许多别看的理由不是要将之归为烂片,相反地,海边的曼彻斯特很棒,
只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住海边。
一般来说,对海边的曼彻斯特的论述不外乎是亲情,
以及男主角如何精准地演出“形如槁木”的赞叹。
然而,我看到的是西方基督宗教常见的母题 — 罪。
罪是一个东方文化很不熟悉的主题,像种族、人权、纳粹一样;
例如<林肯>、<自由之心>、<索尔之子>等等,
在西方世界得了一堆大奖但看完之后的共鸣其实很少。
为什么说海边一片的主题是罪?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总有一种无限疏离的情感,
我相信这是刻意营造出来的,而且并不是只想要表现出男主角与众人疏离。
仔细地去分析,会发现几乎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罪恶感,
而有许多“次文本”是根本没有被描述,
也没有太多线索可以分析,只能猜想、臆测的。
男主角的哥哥为何与妻子闹得如此之僵?死后把所有的遗产都给弟弟(代管),
小孩的监护权也给他;但小孩又明显与他不亲
(在认尸的两幕:兄弟之间、父子之间的对照)就可以看出来;
这其中也许不单纯只能用讨厌妻子,比较相信弟弟做解释,
会不会其中有某种秘密,使得哥哥对弟弟抱有相当的罪恶感?
同样的哥哥的妻子也是,电影中的线索是她不负责任、酗酒,
虽然想要改变,有了新的未婚夫,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与儿子聚餐的那场戏画面的焦点一直是白墙上的耶稣,
一再用画面强调罪恶的无所不在;
而她很明显地没办法与儿子相处,为何面对自己的骨肉却强烈地想逃,
隐藏的讯息是不是未知的罪?
男主角的妻子,她的罪是相对而言最明显的,也是直接被陈述的;
在火灾发生后她对男主角落井下石,试图将错误全部归咎于他,
以换来自己内心的平安;在与男主角单独对话的那场戏中说得很明白。
不过那场戏处理得并不好,画面的分割将妻子置于石墙的一半,
男主角则在白色天空的另一半;
对话时观众的视线有一大半是在“听话方”而不是“说话方”。
刻意创造出疏离、两个世界的意象,
但是这场戏是全片中男主角最真情流露的一幕,
如此简单的处理削弱了男主角的痛苦与压抑。
乔治,是他们共同的朋友,不见得有特殊的交情,但却异常地热心、乐于助人;
然而全片中的乔治并不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的眼神与表情中与其是怜悯,
更像是一种补偿,
很难用他是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因此对男主角就可以无限包容来解释,
好像有一种“我对不起你,所以我尽可能地满足你”的感觉。
这是我观片时一直有的不协调感,
每个人都有心事,每个人都对不起另一个人,但发生了什么事谁也不知道,
同样的情绪也出现在<杀人回忆>、<索命黄道带>、<白色缎带>之中。
如果要做一个相当大胆且无来由的推测,
也许是警察的那句“只是忘了放隔板并不能控告你杀人”。
影片中被写实描绘的是男主角忘了放隔板,
而同时,会不会每一个人都做了某些事,也许不能被控告杀人,
但却可以在心中折磨自己呢?
也许哪个喝醉酒的朋友回过头来砸了一瓶酒,因为对主角妻子赶他们回家不爽?
也许主角妻子特别吃了安眠药才入睡,平常她并不吃的,所以才没有醒来?
在影像之外有太多可能的或许,都可能造成各人各自的罪恶感;
在观赏本片时,除了主角本身的演技之外,
或许可以细腻地再多观察配角们的眼神、动作、以及隐涵的逻辑,
将“罪”的意念再做一次反省,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想法。
当然,在我们的社会中对罪的想法也许还不够深刻,
将罪的概念延伸下去就是很敏感的废死。
撇开其中一条主流论述 — 除了神之外,没有人/机构有资格判另一个人死刑之外;
另一个常见的论调就是罪是系统性的,并非任何一个单一的人应该负责;
一般的想像是,当一件事情没有人需要负责时,就没有人会负责;
但海边一片中提出了很特别的思维:
当一件事情没有人需要负责时,则所有人都需要负责。
对错不是重点,思考的方向与各种可能性才是找出共识的基础。
而一篇文章写了两部片,完全不一样,充满矛盾,
一部片非常表面,非常欢乐;另一部则非常深沉,非常隐晦;
无法用52hz带给我的愉快去批评海边一片的沉闷,
也无法用海边一片带给我的反省去斥责52hz的没有内容,
我在一个下午看了两部片,两者都带给我正面的思考;
每个人可以依自己的心情选择自己的喜好,也可以依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心情,
这不就是自由吗?
多看几部电影,你就不会在乎到底有没有人在带风向,
反倒可以多看几篇影评,能够在别人的论述中看到自己没发觉到的事物,
俗一点的来说,不觉得很爽吗?与大家共勉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