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剧情泄漏,请慎入)
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部片真的很好看,它很像我在看日本少年漫画一样,
有让人觉得热血沸腾、一起哭一起笑的那种伙伴感。
主轴是三个非裔美国女子试图扭转当世人对有色人种的偏见,努力在充满歧视跟不公平
的环境发光发热,但不只是非裔美国人艰难的生活片段,歧视女性这件事也是更加让人
觉得愤懑。
是说电影里的确说到当时社会对黑人不公平,包括公共汽车(或巴士)要坐后座、图书馆、
上厕所、吃饭等民生只限于被标记‘有色人种’区的地方等等,但在Katherine的工作环境里
她更被看不起的应该不只她的肤色还有她的性别(肤色肯定是有的啦,毕竟那个‘有色人
种’水壶不管怎么说都很污辱人)。
虽然说肤色是问题之一,但Katherine的工作环境除了主管秘书是女生外,其他清一色都
是男性,没有女性计算员或黑人男性计算员,所以Katherine工作场域对于颜色歧视是比
较模糊的(除了为了引出大主管用榔头打下有色人种的厕所招牌这个梗),如果
史实证明当时这个部门只有她一个非裔女性,那也没话讲,但从影片里透露出来的她让
人觉得惊奇的应该是她以一个女性(还是黑人)居然有那么强大的计算能力。
不过我真的很喜欢Taraji. P Henson在这部片的演出,尤其为了拍出她在内急的时候拔足
狂奔的样子,她应该穿着跟鞋跑了不少步(要知道穿高跟鞋跑步还要冲刺是很困难的一件
事)。Katherine从小天资聪颖,如果她生在白人家庭,以她的天赋她必能有着比现在
更高的成就,看看她工作环境里的其他男性‘工程师’就知道了。然而身为非裔,她只能
做为一个‘计算员’,要不是她在适时的时候发光发热,也许这辈子她的才能就被埋没
了。我特别钟意她最后一个跑步去上厕所的桥段,当她浑身湿透的回到办公室,却又被
主管责骂时,别忘了在前面她也得跟着办公室其他人疯狂加班,她身为‘有色人种’的无
助跟气愤真的让人为之心疼。
至少Kevin Costner在这部电影里演得大主管是个好人,不晓得他是否真的是Katherine的
伯乐,但起码他在这部片里为所有非裔女性出了口大气。拿榔头敲厕所招牌那真的是看得
很热血沸腾又大声叫好(当然不可能在观影时候大声叫好 XD)。
里面因为颜色而被歧视较大的该是有着主管风范的Dorothy和Mary,先说Mary,除了她是
黑人、是女性以外,她没有什么比不上别人的部分,但她屡次申请工程师未果就是因为
她的肤色,但她并未放弃,她上诉到最高法院,请法官特许她进入全白人的学校就读好
取得就职资格。她是一位很勇敢的女性,即便她能当上工程师的机会渺茫(就连她丈
夫一开始也不看好她,叫她放弃),但她还是为自己争取到这张得来不易的门票(但她
的工作伙伴倒是都挺支持她的,包括里面的波兰裔总工程师)。
Janelle Monae歌手出道,我本来以为她的演出会很呆板,只是冲名气而已。没想到我很
喜欢她的表演,虽然戏分不多,但是很有存在感。我特别喜欢她的声音表情,很活泼也
很灵动,不管是‘我有权利看任何肤色的小鲜肉’还是‘这间教室没有有色人种区,我就
随便坐了’,在在表现出她不拘小节的活力。而且她的气场很有‘女王范儿’,感觉上去
打架不是靠拳头而是靠气势赢对手的角色。
再来是Dorothy。她调度有方,也能洞烛先机(不晓得史实是怎样,但电影的她比其
他人都还掌握了时之所趋,抢先一步带领女孩学习计算机语言以便保住饭碗,就这一点
她就是很成功的主管,而且她能推荐有能力的人比如Katherine去担任合适的职位),她
即便气那个自以为是的白人女主管,但她不卑不亢,只是比别人更加努力工作学习,她
有一点我很敬佩的是她也不唱衰自己的未来,反而尽可能充实自己,所以她拿到了她梦
寐以求的主管职,这是因为她从来不贬低自己的可能(相反当初给她绊脚石的白人女主管
所带领的East Computering也许就面临部门被裁撤的风险。
Octavia Spencer比起在姐妹的表演,这部片的角色当然逊色很多,不过我也很喜欢她
对儿子耳提面命,甚至偷拿图书馆藏书的桥段(‘我缴税金了我怎么不能拿用我税金买
的书?’)。虽然又悲哀但又好笑,一方面还生气适才图书馆的桥段,一方面却觉得
Dorothy能在充满歧视的夹缝中求生存真的是当时非裔美国人努力争取自己自己地位的
写照。(我特别喜欢Dorothy的一句话是当影片一开头她申请主管职被打枪时,开车回家
跟朋友抱怨时她说:‘我不是嫉妒你们,只要你们有升迁机会,都是提升我们地位的好
机会。’就知道她是那种顾全大众而不是自己的那种女性。)
影片里还有出现的角色是Jim Parsons饰演的白人工程师主管、Kirsten Dunst的白人女
主管。我觉得Parsons演出的工程师主管真的很废...XD 我觉得他应该也是有自己的才
能跟天赋啦,但因为这一片主要彰显的是Katherine所以他就被演得像是只会拿自己头
衔压人的讨厌鬼。但他有一幕我觉得演得很好,就是当他在办公室跟大家解释某个数字
的重要性时,他屡次被Katherine的问题打断,当下他的颜艺就很出色(既想忽略但又
无法只能自己暗自生气 XD )。
然后这一部的恶役担当非Kirsten Dunst莫属。她真的很适合演这种心机婊角色 XD
我一直认为这部片的女性也是弱势族群,她能在这行里工作担任主管职必然也是有她的
才能,但她非但没有设身处地为West Computering的人着想,还处处落井下石,比方那
句‘有工作就该谢天谢地了’真的是让我萌生一句女人何苦为难女人的感慨。也许她这
一句话也是她自己对自己说的吧(告诉自己能在这里工作已是莫大荣耀),但那个嘴脸
还有态度就是不敢苟同。IBM超级电脑进驻NASA时她觉得以她白人的身份应该是能保有
工作的那群人,没想到她才是那个处在危险边缘的人。她跟Dorothy的那一段对话应该就
表示她自觉自己能力不足但又无计可施的片段。
片名中译成关键少数我觉得算是很不错了,但英文片名的Hidden Figures更能体现出当
时做出贡献却迫于无奈无法被社会公开表扬的群体。
中文海报说‘全靠这三个不可能的女人’我觉得太过,火箭能成功升空不是只有这三个女
人才重要,其他隐身在幕后的工作人员,他们也是这项任务之所以成功的关键角色,每一
个人都不可或缺。因为火箭升空被表扬的除了坐在火箭的太空人John以外,还有NASA主管
国防部等等一大堆光鲜亮丽的人物,但实际上幕后真正辛苦的不就像是Katherine一样加
班到像条狗的人吗,他们还没加班费呢!
并不是批评这部片,我觉得这部片着重在这群非裔美国女子有其重要性,毕竟当时非裔
美国人的处境艰难,但这群女子(尤其是三位主角)能大学毕业(Katherine甚至还拿了
硕士),拿到平常人也很难拿到的理工学位已经是很厉害的一件事了,更何况还能在菁英
云集的NASA工作定然是才能超群,但说‘全靠这三个女人’我觉得是有点唬烂了啦...不
过总之也是无损这部片就是了。
片中的场景设定在美苏太空竞赛的1960年初,还记得我有一个梦的金恩博士吗?他被刺杀
的时间是1968年,所以片里旁敲侧击了这段民权时期。如果有看过逐梦大道、白宫第一管
家就会知道当时鸽派、鹰派的民权人士层出不穷,好比该片Mary Jackson(女工程师)的
丈夫就是属于鹰派(他大概说斗争不一定要“温和”),还有从他看非裔美人为了争取自
由的新闻就知道他也许将来会一起加入抵抗箝制的暴力行动吧。但这部片里的三位女角她
们的鸽派行动也代表了‘不一定要暴力反抗,以智服人也能争取权益’。
总之,虽然写了这样落落长的一大篇,但这部片真的很棒,给人很正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