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版)微雷慎点
https://youtu.be/P8tHiKQkK0s
文字版本:
电影的雷区很多,但其实也可以简单一言以蔽之─政治。而政治中触及最广影响最深远的
自然是战争,它洽是那一块轻触最容易引爆的地雷区,贯上改编史实的名义后自然更近禁
区一步,歌颂本国民族英雄便罢,抨击他国殖民或残酷或卑劣多少就在起头莫名先背负了
万千双眼睛盯着看的压力甚至是先入为主的负面观感,显然仇恨没有在战后止歇,显然二
战过后三战未临前早就打了不晓得几场战外战,战在历史的操控、战在经济的交锋、战在
赛事的争竞,而电影这个比历史课本更具渲染性夸饰性的媒介显然是个很好利用的角力工
具之一,能以艺术创作的自由作为粉饰太平真实或虚假的名目。
《拆弹少年》有别以往常见的战争电影多讲述战前或战期人物的故事,以二战过后为背景
,从战俘被迫排雷的角度切入,讲述一个精神层面战后遗毒存在的事件。父债子偿这类似
以牙还牙的逻辑模式与代表公平正义的观点曾经深植人心却如今正逐渐淡化和备受检讨,
更遑论埋地雷的是哪国人就该由哪国人来排雷这种越发无视个体而纯以群象标签化的恨屋
及乌心理之荒谬。无辜之人之死,就是反战最大的理由。
二战后德国战败,被丹麦俘虏的千名德军被迫要排除他们国家在海岸线埋下的一百多万枚
地雷,一群少年士兵在丹麦军官卡尔的引领下,开始了长达数月的排雷行动,最后活着的
,不到半数。活着的,却是否就可以回到家乡?
丹麦军官卡尔与这群少年的关系从一开始激化严重的敌视和上对下不对等的关系随着相处
和军官的反思逐渐趋于和缓甚至能够和善地相处,摆脱了对立的身份,军官和少年其实不
过同样是被大环境所害,困在这块海岸的可怜人而已。
和解相对容易,整片海岸的地雷却是前人留下不定时可能爆炸的苦果和无奈现实,随着少
年一个个被炸死、承受不住压力的选择自杀、人心憔悴人心累,反战省思以及个人道德勇
气似乎远远跟不上也敌不过大环境的残酷血腥。
少年最后的结局是编导对人道主义的殷切盼望,何尝不也是曾经互相憎恨的两国互递的橄
榄枝,敬佩丹麦和德国互助合拍《拆弹少年》的精神,更敬佩递橄榄枝前他们已经不知历
时多久的挣扎,这挣扎敌不过历史的伤痕,却能遏阻下一轮冤冤相报无时了的历史二次三
次多次发生。
切入点的温柔号召了人性的关怀也见证了仇敌的和解,自省和原谅都不可或缺,电影不会
成为变相争竞的工具,却可以成为历史的缓和剂。
无辜之人之死,就是反战最大的理由。
无辜之人之死,就是如今有人站出来争取权利的原因。
无辜之人之死,让人看清自己手染鲜血还是施予救援。
--------------------------------------
更多资讯请参考:
http://kacirie.pixnet.net/blog
https://www.facebook.com/KACIRIE/?ref=aymt_homepage_pan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