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回顾 私心年度推荐TOP12

楼主: allshine (欸冷)   2017-01-01 14:12:47
图文完整版 https://goo.gl/TlhkRC
2016总结算,看了124部新片,28部旧片,14部剧
觉得去年好看的电影真的很多,我实在无法取舍出TOP10,所以今年就以这12部做为个人
最爱,2016再见了。
(没有照名次排列,随意排)
《神鬼猎人》
其实整部片也没什么特别好讲的剧情,或者会让人有另一层面的启发,看完就是会觉得这
电影绝对很难拍,我是归类在技术面比内容面高出很多的电影。个人很惧怕这种电影,没
剧情的电影我实在撑不太住,但《神鬼》的视觉完全是强烈的感官刺激,想睡还真的没那
么容易。重要的几场打戏都用导演善长的长镜头表达,不但刺激而且层次分明,乱中有序
的画面感,让打斗的混乱中带有让人不由自主捏冷汗的真实。加上没有在客气的血腥画面
,观看时的感官刺激非常直接,很高兴一开场就有这种露骨画面,因为后来就再也没有吃
东西的噪音了,观影品质大大提升。光是血腥还不够,还要有称职的演员来达成更高境界
的情绪传递,李奥纳多用搏命的演出传达肉体上的痛苦与精神上的折磨,让你看到真正对
死亡无所畏惧的男人是什么样子,演成这样真的不知道还有谁能跟他拼影帝。当然还有汤
姆哈迪和多姆纳尔格里森的加入,让整个故事的结构与因果关系得以完整,也是不可或缺
的配角。
《45年》
《45年》的色调和步调如同两个老人生活一样单调且平淡,但情绪却有剧烈的起伏。随着
一个尸体的破冰,原本两人像冰山坚不可摧的婚姻也开始崩落。电影仅用七天的时间,就
将45年的婚姻彻底瓦解,七天中的每一天、每一天的早上和晚上、甚至同一场戏中的亮暗
切换,情绪的变化显而易见但节奏却是不急不愠,角色的情绪已经怒火中烧但却表达的含
蓄内敛,愠而不怒、焦而不躁。表面的和平如同冷战时期的战况,是一触即发的紧绷。原
本日常生活无关紧要的习惯,也变成忍不住会去起疑的细节,再多的解释也不灭不了火,
努力的压抑反而成了助燃的东风,燎原是星火落下时就已经注定的结局。这部戏要是以男
性视角呈现,说不定就无法这么好看了,因为男生绝对无法像女生一样将自己的情绪隐忍
这么久,就像片中男主角毫不掩饰的表达自己对旧情人的爱慕之情一样,却不知道自己的
无心所酿成的灾难,已经不是讲讲结婚周年感言掉个几滴眼泪、满足女主角当初计画中的
期待就能完美收尾的。夏绿蒂兰普琳的演出非常惊人,脸上的皱纹似乎让脸上的表情表现
的细微但却又很清楚,从一开始早晨的主动的问候亲吻,到最后双人舞的戛然而止,每段
演出、每个转变,甚至会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爱在他乡》
《爱在他乡》为这样的矛盾提供了一个思考空间。它就像一位过来人,和你一样经历过离
乡背井的生活,懂得离乡的无奈及身处异乡的孤独。他不会一味的告诉你“家才是家”,
落叶归根才能于情于理的给予社会交代。而是让你自己去摸索,并且去了解家的定义并不
是由血缘决定,也不是给地缘限制住,家有可能是爱情的栖身之处,也可能是工作的立身
之地,只要你清楚自己心之所向,就能知道哪里才是家。
《爱在他乡》是公平的,每一部分的剧情份量都相当平均。在亲情面光只有书信往来就能
让人鼻酸,更不用说面对面的互动有多催泪。在爱情上有坠入爱河的甜美历程,但也提醒
着你再梦幻的事物都还是有着现实考量。而“离乡”紧系著亲情和爱情,成了一个天秤,
它谁也不偏颇,但却能让你感受到两边的重量。
莎萝丝柔南演出他最擅长的角色,内敛的外表但有坚强的心志,少女的举止但有熟女的气
息,从离乡的羞涩到返乡的自信,以及内心的亲情爱情难题,在他身上都能看到很好的诠
释。爱尔兰民俗风格配乐的沧桑,将整个电影的气氛营造的富有情感,清楚点出离乡的哀
愁情调。剧情节奏是平淡的,但每一场戏都有丰富的情感在其中,也同时给懂这些情感的
人一些思考空间和时间去沉淀。
《单身动物园》
电影中前后两段描述著两种极端:"单身者有罪"和"相爱者有罪",如同在现实生活中,相
爱者高喊爱情万岁,单身者力倡一个人的生活也能很美,各自坚持着各自的理念。但这样
的坚持总有一天还是会被爱情突破,所以何必嘴硬选边站,何不顺其自然?相爱的人相信
爱情,若爱情消失了也能好好一个人过,更不要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而单身的人也不应
该抗拒爱情,何必心里明明寂寞难耐,嘴巴却总是嚷嚷一个人好自在?
《单身动物园》真的是很有趣的一部片,主题非常明确也很奇幻,每个细节设定都很完整
,让你不会去怀疑这个怪异世界的逻辑。剧中角色说话没什么情绪,也都相当简短,每个
人就像动物般的存在着,而想打破单身状态的简单目标,的确和动物满脑子想找异性交配
没什么不同,都一样是感受不到爱的行为。电影荒谬中却带有让人忍不住想笑的幽默,剧
情发展很展开,虽然节奏没那么紧凑却也不会很沉闷。电影中大量使用二分法,让每个设
定、每个场景、每个角色的反应,都能看到爱与不爱的两种极端,而看完可以思考的是如
何在这两个极端的中间存活下来。
《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
前面几部的角色电影,再加上《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的冗长铺陈,到了《美3》总算
是发挥了它们的价值。《美3》剧情铺陈的非常棒,将前几集所累积的情绪集结成一个引
爆点,也把每个角色的心理状态都交代的很清楚,完全不会有没来由就打起来的感觉,每
个人选边站的理由也都相当充足。虽然每个人都选边站,但他们仍是复仇者联盟,是敌人
还是朋友,这样的挣扎再纠心不过,尤其是美国队长和钢铁人两个领袖所持的意见都有其
道理,最后也会让你无法选边站。这部片中没有好人,也没有坏人,大家都是有所牺牲的
人,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知道一些角色的立场和动机,这点是这部片最精采的地方。新加
入复仇者的角色们也都非常亮眼,这点就不多说了,搞笑是Marvel一直以来的看家本领,
他们绝对可以让你笑开怀。
《美国队长》系列电影一直都有很深的政治意涵,这次要表达的是一道从古至今仍然在辩
论中的议题:自由与管制,不管是经济、政治、教育、法律等等社会层面,都脱不了这两
方的拉扯。这个议题套用在英雄电影中有了另一番的玩味,虽然美国队长这个角色的存在
就带有美国精神,所以难免会有一些大美国思想存在,结局也稍微往某边偏颇,但平心而
论《美3》可以说发挥的很好,有把双边立场都完整表达,也让人体会到在两边选择的两
难,这或许还比上一堂经济或历史课还来的深刻。
《摇滚青春恋习曲》
若把《摇滚青春恋习曲》当成一首歌,那它就是那首会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长大后再回
头听会满是感触的歌。或许我们经过社会化觉得青春太梦幻,或许我们年纪大了点觉得青
春太遥远,但看了这部电影你仍旧会感动,因为我们青春时做过的事太深刻,不会因为年
纪增长被抹灭。青春一直都没有离开你,有可能的只有你丢下了它。
"青春"总是容易让人联想到负面的词,尤其在电影里更是如此,像是热血的大吼大叫、
失控的叛逆行为、惨烈的揪心爱情,感觉典型的青春电影就是要如此热闹,用喧哗硬扯出
情绪,用嘈杂掩饰没有反思空间的空洞。《摇滚青春恋习曲》避开了这些刻板印象,它很
温和的表达,却可以对每个人有很大的冲击,它不只说了一个完整的校园故事,更说出了
所有人的青春。有时候青春电影会一直逼迫别人看一些让人翻白眼、尽是屁孩会做的事,
而《摇滚》则是将屁孩行为转换成"组乐团"这件事上,不仅有意义许多,也同样可以感
受到青春想做就做的愚勇。有家庭的冲突、有无所畏惧的追求梦想、有纯真甜蜜的爱情、
有热血的团体生活、有让人找回勇气的剧情,这些青春电影该有的课题都有,而且不只有
,品质还很高。音乐搭配的没话说的好,总是在情绪来的时候下音乐,每次听到音乐就已
经快不行了,还来好动人的歌词,催泪的威力好难招架。
《崩坏人生》
虽然丧失爱人的痛是如此令人崩坏,但难道一定要像《百日告别》那样沉浸在悲伤的氛围
,才能真的感受到这个人是多爱另一个人?尚马克瓦利用了另外一个方式表达,没有像《
百日告别》那么直接的悲伤,但经过失序、破坏、寻觅、依偎、传承、接受、重生这样的
顺序,让我们看到另一种感动。杰克葛伦霍饰演他很擅长的神经质角色,而这次丧偶的主
题让他的神经质得到充分的理由,既有点古怪但又合情合理,我第一次对于他演的角色有
很高的好奇心,这样调性的电影可以让我从头到尾都很认真在看觉得也是满难得。若《百
日告别》是理性中带点脱序,那么《崩坏人生》则是脱序中带点理性,两部有着一样的主
题却有很大的对比性,对喜欢《百日告别》的我来说,看到一个主题能有不一样的诠释方
式,而且感动的力道并没有减弱是很大的惊喜。
《窒命地》
采用尊严殖民地的历史背景,上演着主角们的致命地,让观众看到无法喘息的窒命地,原
来这中文片名有三道涵意颇有意思,不过我想对没看这部电影的人大概毫无吸引力吧。一
开始以为是纪录智利黑历史的纪录片,然后又以为会变成爱情万岁的真爱片,然后转捩点
的出现又以为会是逃难片,但进入正题才发现是揉合以上全部元素、看的让人紧张到喘不
过气的电影。宗教的扭曲力量令人难以置信,人性的泯灭让人头皮发麻,心理的控制手段
看的瞠目结舌,很难相信这真的是发生在历史上的事件。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吓,但随着剧
情揭发的越多,恐惧就堆叠的越多,每当冒出微弱的希望火花,你想的不是故事终于有好
进展,而是担心它随时会被突如其来的威胁给熄灭,电影还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松一口气
,最近看惊悚片都还没有这种紧张到呼吸困难的反应。虽然角色或是表现历史的角度有些
薄弱,但光是我的情绪从头到尾都悬著这一点,就让我很喜欢这部电影了。
《哭声》
《哭声》顶多只算的上是惊悚片,但带来的冲击却一点都不比鬼片小,虽然没有鬼会突然
跑出来吓人的画面冲击,却有着你会越想越毛的心理冲击。故事内容是一个乡间传说,电
影可以说是影展版的戏说台湾,它是如此的贴近生活,才让人觉得就算鬼不会冲出来把你
扑倒,但还是一样会有防不胜防的恐惧。拍摄选在韩国的乡下,有点老式的建筑、捉摸不
定的自然光影、以及原始山林的神秘色彩,培养著整部电影的恐惧张力。四溅的血花、宗
教仪式的场景、活尸的惊人化妆,就算一切都静止不动也让人不寒而栗。这样的气氛让我
除了尿急之外,第一次看电影看到有想要夺门而出的冲动,情绪一直紧绷在顶点,不舒服
到一个极点。导演放进了历史、文化、哲学、信仰,让剧情的深度加深很多很多,讨论空
间也随之放大,各式各样在画面中的巧思,也是很值得再看第二次把这些剧情的连结找出
来。
《尸速列车》
失速的不只列车,还有人性。这台被僵尸挤满的火车,随着僵尸数量越多,人性就越来越
少,一边是僵尸一边是人,明明是简单的选边站,却变的左右为难。僵尸片死几个人在所
难免,记得在看《末日之战》时,死人的时候只会轻哼一声”哦,又死了一个”那样无感
,但在《尸速》每死一个人就会觉得自己也被僵尸咬了一口那样痛心。人死了看了会想哭
是正常的,但这部片让我有了全新的体验,就是被人性的丑陋给丑哭,会让你觉得变僵尸
说不定还比较舒服一点。片中僵尸们只是催化剂,主角们也没有太多英雄主义,重点放在
片中老中少三个阶层:人性的极恶、转念的历练、重生与希望,这部片的重点是人不是僵
尸,如果想要单纯看爽片的人请转台。《尸速》玩出更多以往僵尸片没有的玩法,而这些
玩法除了加强戏剧张力,也加深角色们的情绪和意念,从人类转化成僵尸的过程都可以善
加利用,病毒与意志的拉扯逼出最后一点人性来瘫痪观众的泪腺。气氛及其延续时间都掌
握的很刚好,难过的情绪到刚好的程度时马上拉回紧张的逃难气氛,我们就像片中角色一
样,经历著难过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求生。结尾更是收的刚刚好,完全是个废话不多说的典
范,这个结尾收的地方好到让我再加一分。
《地狱哪有那么high》
超超超超喜欢日本这种猎奇怪诞的喜剧,也很久没有看到搞怪搞的那么彻底的类型喜剧了
。场景够奇幻、剧情够荒唐、角色够北烂、笑点够白痴,真的是从头笑到尾毫无冷场。虽
然电影看似荒谬,但也不是笑一笑就结束了,其中又能说到一些感人的点,而且是那种很
单纯无杂质的信念,在杂乱的视觉下反而有种神清气爽的清新。本片另一加分的点当然就
是摇滚乐了,重金属摇滚的形象和地狱刚好无违和,又能映衬出角色们的铁汉柔情,是最
适合本片的音乐类型。尤其学过吉他的人更能懂其中一些梗,封闭和弦真的很难按,那地
狱和弦更是让人笑翻,其中有一段贝斯solo真的好强!日本在对于宅男角色的表现真的是
如火纯青,这些角色的莫名执著倒也是满值得学习,而且有他们在蠢蠢的爱都会变好纯。
《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
如果这世界我消失了,会有什么改变呢?我们不是比尔盖兹或是爱因斯坦,走了之后没有
什么东西可以留下,大家的日子没有你还是会照常过下去,世界的齿轮没有你还是会照常
运转。公司的位子会有人替代,情人会再找到属于他的下一个情人,社会不会挂念着你的
付出因为付出的人多的是,而你也没有付出特别多。用世界看着一个人的角度,我们是多
么渺小,多么的不屑一顾。
只是我们不需要用世界看我们的角度来看自己,而是要用以自己为出发点的角度来活着,
才能发现自己的无可替代。我们依赖著许多人,也有许多人维系著这些依赖,这些依赖之
所以成立,不是因为义务而形成,而是因为愿意而存在。来不及说谢谢,还不想说再见,
一段关系的开始和结束无法这么明确,带来的影响却是这么明显和深远。活着很简单,好
好活下去更重要,但没有这些依赖关系,以及依赖所带来的回忆,那么只剩自己活着也没
什么意义。如果最后你只能打一通电话,你会播给谁?或许你想不到要播给谁,但会有很
多人会想要打给你的。
这部电影对于最会念旧的我来说毫无招架之力,也让我搞清楚人之所以念旧不是因为无法
往前看,而是我们对于那些过去太过感激,因为有了那些过去才有了现在的自己。放下了
过去的遗憾,对于过去的不合理有了合理的解释,才能更从容面对无法解释的未来。
来粉丝团一起聊电影http://on.fb.me/1lpVwlh
作者: frankhood (一粒茶叶蛋)   2017-01-01 14:21:00
地狱哪有那么high狂的超热血!
作者: ssaw5166 (四季伪五六)   2017-01-01 16:08:00
大推45年
作者: cappa (cappa)   2017-01-01 16:22:00
还不错 猫消失跟LOBSTER我也有选
作者: gcltte   2017-01-03 15:10:00
收藏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