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残:【一念无明】香港电影《一念无明》剧本获得曾志伟赏识找了
余文乐等人一起无酬演出。入围第53届金马奖三项大奖,黄进获得金
马奖最佳新导演,金燕玲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导演黄进得奖感言
对编剧女友的那番说话,经由曾宝仪翻译更是感动了许多观众,因有
感于台湾仍有许多观众(包括我在内)不太容易看到这部电影,因此
征求关键评论网的同意转录这篇专访(内文有电影剧透注意!)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https://www.facebook.com/TheNewsLens/?fref=ts
https://www.facebook.com/TheNewsLens/posts/1151897774879710
【不论怎么努力还是一事无成,这是许多城市的写照,也是这部片的
主题】
如果你也曾有过这样的感受,这部片一定会让你心有戚戚焉!拍摄期
只有短短16天,预算200万港币,描述一个躁郁症男子余文乐与逃离
家庭多年的父亲曾志伟,两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压抑与不安的电影
《#一念无明》,在2016年金马奖大放异彩。
“其实所有的斗争都在我们的内心。”#金马奖最佳新导演 黄进说:
“如果我们希望世界变好,生活更好,身边的人幸福,我们只能敏感
而谨慎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寻找更
好相处的方法。”
==
2016/12/10, 艺文
三界苦乐因:专访《一念无明》导演黄进、编剧陈楚珩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56068
我们想让你知道的是
“其实所有的斗争都在我们的内心。”黄进说:“如果我们希望世界
变好,生活更好,身边的人幸福,我们只能敏感而谨慎地面对生活中
的每一次选择,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寻找更好相处的方法。”
==
拍摄期只有短短16天,预算200万港币,描述一个躁郁症男子余文乐
与逃离家庭多年的父亲曾志伟,2人面对现实生活的压抑与不安,以
极端狭窄的生活空间表达社会概况的电影《一念无明》,不但在2016
年金马奖大放异彩,受邀成为香港亚洲电影节的开幕影片,也是第41
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唯一入选的港片。
金马奖最佳新导演黄进,与本片编剧陈楚珩是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
学院的同学,2011年2人曾凭短片《三月六日》入围金马奖最佳创作
短片,2014年以香港“首部剧情电影计划”资助的200万港币拍摄首部
电影长片《一念无明》,曾志伟、余文乐等大明星都无酬相挺,金燕
玲更以此片赢得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
“这部电影的完成,本身就是一个奇蹟。”金马奖评审团主席许鞍华
导演表示。
“一念无明”是佛家语,是十二因缘之首,也是一切苦的根源,指我
们的意识或念头,不够智慧看到最真实及最重要的事情,或不够智慧
作出最正确的决定。“《一念无明》是想帮话语权的弱势发声,叙述
一群中低阶层、有精神疾病的人的故事。”导演黄进说道:“现实中
的我们,常常是无论怎么努力,结果还是一事无成。这是许多城市的
写照,也是本片的主题。”
https://goo.gl/U1MOkh
《一念无明》导演黄进(左)与编剧陈楚珩(右),黄进于本届金马
奖荣获最佳新进导演。
他接着说:“在城市生活的我们,对于未来充满迷惘,对生活绝望,
人际关系疏离,现实生活与人生连接不起来,让我们充满不安的情绪
与行为。”他觉得现代人的问题是,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会发生什么
事情,应该怎么面对它,又该如何走下去,这位年仅27岁的年轻导演
点出了,香港当代所面对的问题。
除了茫然无路的处境之外,编剧陈楚珩认为现代社会充满“口号式人
生”,人生会发生许多不好的事情或诱惑,但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睡一
觉,隔天就变好了。“当遭遇不好或不幸的事情时,应该找方法去面
对、去解决,这不是喊说‘一定会好的!’就有用、就能产生正能量
,一切就会结束了。”
“现代繁忙大都市的人一直就被灌输一种观念,我们从小被教育要认
真念书,努力就业赚大钱,有了钱就买房子,再被房贷绑住30年......
都市人生存的方式只有一个,就是赚大钱。”陈楚珩质疑:“但是,
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东西吗?”
电影中男主角余文乐的好友才新婚不久就遭裁员而自杀,“其实精英
份子同样受到压迫,生活很辛苦,也有很大的压力,自杀的情形很多
。”陈楚珩表示,中产精英阶级也是话语权的弱势。“不管任何年纪
、性别、阶级,都一样会恐惧、痛苦、害怕与软弱。”
她接着批判道:“社会教导我们要上进、要成功,整个城市环境只有
单一的价值观,都要我们往这个方向走,努力往上游。”大家辛苦工
作买了间小房子后,感觉似乎就脱离了中低阶层,突然间就满足了,
这对陈楚珩而言,整个世界听起来就很荒谬。
“因为追求这种生活,让我们忘了自己原本要如何生活,忘了身边的
亲人,把旁边的关系都丢掉了。”陈楚珩直言,或许父母希望子女赚
大钱,但孩子却只想养花植草。“我们应该反思自己,想想真正想要
的生活是什么?这种生活是应该的吗?”
“这个城市、社会发展成希望大家差不多,都做相同的事,但每个人
特质不同,常常遇到不同特质的人就不愿相处、不想相见。所谓道不
同不相为谋。”陈楚珩认为,其实只要找到适合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不必强迫自己跟别人一样。”黄进提醒,其实这些被轻视、没话
语权的人,对于社会问题,往往比其他人看得更清楚,“我们实在不
应忽略他们的声音。”他相信电影应该与真实生活相同,不全然都是
热血励志,也不一定有好结局(Happy Ending)。
https://goo.gl/H1XXii0
片中的邻居小男孩是余文乐唯一的朋友,当余文乐发病时,他每天隔
著墙壁改编《小王子》的故事给余文乐听。“对他来说,就只是朋友
不开心,相对于大人的多疑过虑,小孩子单纯富想像力,开放地面对
世界,”陈楚珩说著,《小王子》是对生活、对城市的想像,“这里
不好,我们就把它变好。”
“人长大后会有很多犹豫与考虑,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感受,
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怕被说幼稚、被批判,害怕会受伤。”陈楚珩
指出,片尾余文乐与小男孩坐在天台聊天,他们只是朋友在聊天,明
明没什么事,大人却很紧张,幻想成很坏、很可怕的事。在这场戏里
,导演用了天台上的蓝色晒衣绳切开了大人与小孩的分界,片中,余
文乐看着旁人的表情不大惊讶,陈楚珩补充说:“他当时的情绪很对
,淡淡地没什么大反应,一副‘我知道你们害怕,不会接受我们的友
谊’的模样。”现代人缺乏想像力,心中没有画面,总想着“过好自
己的生活就可以了。”
《一念无明》的电影镜头与语言节制冷静,利用狭小空间与场景营造
出压迫感,巧妙地让观众随着躁郁症患者余文乐的情绪一起逼向极致
。“燥郁症的性格特色是情绪敏锐,容易被牵动情绪,余文乐的性格
特征比较敏感执著,为了符合社会期望,不能当不孝子,才会造成悲
剧。”
余文乐有场戏说:“Bipolar(躁郁)就是Bipolar!”,明白指出燥郁
症只是种性格特色,属于灰色地带的精神疾病,不一定是需要治疗的
病(Disorder)。陈楚珩强调,“接纳自己性格有这个特色,属于自己
的一部份,了解自己是怎样的人,学会控制情绪,去接受、拥抱,并
与自己的心理、物理相处,再学习怎么做很好的人,不要影响自己或
别人的生活,这样就会慢慢好起来,反而比看医生吃药更好。”
余文乐所饰演的躁郁症患者在戏中相对的自由,曾志伟饰演的父亲显
得犹豫害怕又软弱,逃避了大半辈子,被迫与躁郁症儿子一起住在香
港“㓥房”。他并非真正了解儿子,买《走出抑郁的深谷》的书、尝
试找医护人员、参加咨商团体,用不是很正统的方式,做了所有能做
、该做的事,一副“我已经尽力了,放弃也无话可说,不能责备我。
”自认为很努力的模样。黄进解释:“他扪心自问,真的问心无愧吗
?真的能放弃所爱交给别人吗?如果真的很重视、想保护,其实他可
以做的事比想像中更多。”
https://goo.gl/66qelu
电影刻意不拍出金燕玲死亡的戏,黄进坦诚,在构思脚本时就决定不
拍。“这个不是重点,而是母子以前是如何走到这一步,之后又该如
何生活,应该聚焦在关心的人,而不是死亡的场面。”
黄进表示,与大明星合作比想像中顺利,“拍之前想像他们意见会很
多、架子很大、爱指挥人或控制人。”他只要求演员符合导演想像,
把自己放进角色之中,找到与角色的连结的部份,让他们发挥以前没
被发掘的地方。说道跟大明星合作,实际上则是受到他们的提携和协
助,他说:“曾志伟的表演就是艺术,准确地刻画初人物的内心世界
。”他也透露,当初若曾志伟不拍《一念无明》,资金不足大概只能
找素人演出,“结果应该会差很多。”就连余文乐、金燕玲也是透过
曾志伟去邀请,才得到他们的首肯。
“余文乐的情感转折戏很多,需要很多时间消化。他拍戏时很认真,
为了演好阿东这个角色,做了很多准备,把阿东演得精彩生动。”曾
志伟虽然是大前辈,但不会用经验来压人,而是很耐心地等他发出指
令。“可能是剧本类型不熟悉,他们想看新导演如何拍,想知道我脑
袋里的东西吧!”黄进笑说。他除了敬佩这些影坛前辈们,同时更赞
美陈楚珩的剧本:“是她的故事让这些知名演员们相信、投入,哪怕
导演只是一个没经验的小朋友。”
香港影坛近年新人导演辈出,黄进认为,现在年轻导演的片子重点在
演员身上,看人的心理状态或那个时代。“传统类型片重点大都在动
作或场面,很少看演员,会忽略掉他,因为马上就会爆炸、犯案或打
劫,很快就剪掉演员的戏。”陈楚珩则说,电影是很多元的,文化构
造不同,故事内容很多种,说的、做的方法、拍的型式也很多种。“
一个好的故事,不一定要分什么类型。不同的创作人,就有很多不同
的故事想说。”
黄进坦言,独立制片或许资金不多,但题材来源却很多,只要找到合
适的方法拍摄,“重点是创作人要保持自主的想像。”他认为现在新
导演的资金状况比以前好,投资者与政府也开始支持新人,这也是香
港近年年轻导演辈出,也频频获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
2016 金马影展TGHFF | 一念无明 Mad Worl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bPE0M2vTME
尽管两人是同学,也是创造上的亲密同志,但两人对电影的口味不一
,黄进欣赏汉内克(Michael Haneke)的电影,认为汉内克的作品“有
逼近事实的企图心”,看透人类心理的各种丑陋,如剥洋葱般一层层
褪下现代人表面上平凡无奇的生活面貌;陈楚珩则衷情于奇士劳斯基
(Krzysztof Kieslowski)的作品,“我发现原来电影可以做很多事,可
以如此有力量,可以让人思考,并在现实中作出改变。”
片尾父子俩彼此了解信任,决定一起面对并解决问题。“其实所有的
斗争都在我们的内心。”黄进说:“如果我们希望世界变好,生活更
好,身边的人幸福,我们只能敏感而谨慎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
,学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寻找更好相处的方法。”这话从一个初出
茅庐的年轻男孩口中说出,听来老派,但正是人们需要的,不禁让人
想到《爱在心里口难开》(As Good As It Gets, 1997)里头的杰克.尼
克逊说的那句:“妳让我想变成更好的人。”但世界没这么浪漫。
作者:fanny
耽溺于阅读、影剧、音乐、旅游&美食的文字工作者。重度猫奴。
责任编辑:曾杰
核稿编辑:杨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