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藤田嗣治与乳白色的裸女》视觉与触觉

楼主: amyvivian (燕子)   2016-12-09 03:28:32
喜欢有点非典型感觉的日本片,所以一直很想看这部。
主角是在20世纪初在法国发展成名的日本画家。
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就让人陷入一种“究竟是画还是真实场景?”的疑惑,可以略知到导演
的技巧与企图。若说是传记电影,实际上叙述性的部分很少。然而我在想,绘画与电影同
属于视觉的艺术,关于一个画家的一生,电影能带给观众的应该要比介绍其生平故事来得
更多。
电影分成在法国和在日本两个部分,在法国的时候主角大约三四十岁年纪,接着就跳到主
角战争时期回到日本的生活,那时已经五十多岁了。电影并没有描述这之间发生什么事。
回到日本,首先看到的是一幅描写战争的绘画署名为藤田嗣治,几个孩子站在画作前面神
情凝重。然而我并没有发现在画作旁一个穿着军装胡子花白的老伯就是主角。电影除了让
主角不断地阐述他的感受与理念(作画时只考虑每一笔是否有生命。让人可以用眼睛去爱
抚。),让人一窥其画作的魅力,其中呈现的法国与日本各自的风貌,仿佛也能让人触摸
到两地文化与性格的差异。当已优游在法国艺界的主角,领着一群来自祖国的后辈、说起
日语,其音调的截断性和内容的严肃感,使我对日语突然升起一种陌生的感觉。当我已沉
浸在法国的街道与人们的笑谈中,再回头看到日本寺院庭园中蓊郁的绿树、青绿色的大佛
像、还有日本民家那宽厚而沉重的黑色屋顶,竟然流下了眼泪。同属东亚的熟悉感令人留
恋,但当它绵密地袭来又隐约令人感到害怕。主角说:“几十年在异地,看到的都是十字
架啊!”不知对哪边的爱更深。片尾用一种梦幻的方式交代主角在战争结束后的生活,最
后用缓慢平移的镜头扫视了一幅教堂的壁画,并没有做任何注解,但画中人物的神情已吸
引住我的心思。查维基百科才了解到,后来藤田嗣治“回到”法国,放弃日本国籍取得法
国籍并且受洗成为了天主教徒,终老在欧洲。
在主角关于信仰与生涯的抉择上,有多少成分是宗教、多少成分是艺术、多少成分是政治
呢?可能已难以用言语说明。
作者: tony810013 (每周日下午2点)   2016-12-09 09:34:00
纯推小田切让
作者: steak353 (Ken)   2016-12-09 19:00:00
可以排版一下比较好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