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夜行动物 Nocturnal Animals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6-12-09 02:19:01
我没看过小说,纯看电影。关于 Tom Ford 完美地整合主题互相呼应风格又鲜明清楚的三线,本版已有许多好文分析过了,令我一篇篇读得津津有味。不过到最后我最疑惑也最感争议的是关于结局的结论:结局很清楚,Edward 给 Susan 读稿撩拨她的心,终于约见但 Susan被放鸽子了;结论则令我疑惑,这整场寄稿读稿约会的撩拨过程,是 Edward 的大复仇、还是别的?
http://imgur.com/CWAuRDm
本片三线进行,每线俨然都有个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夜行动物”主题:
(1) 现在:夜行动物就是这位人前光鲜假笑、但人后千疮百孔的艺廊贵妇 Susan,甚至扩大到整个艺廊与艺界。
(2) 回忆:夜行动物就是眼神忧伤嘴巴理想、但真实人生袭来身体马上诚实选择的共和党富家女,妈妈如是,女儿 Susan虽极力抗拒但也一样。
(3) 小说:夜行动物就是这群白天唯诺龟缩,但晚上唱秋横行的小流氓们。夜间驰骋血性欺负弱小从没在怕,白天面对各种道德与司法却一点骨气都没。
既然 Edward 说“我只写自己的人生”,电影把作者和故事人物用了同一个演员演了还寄来定稿了,那 Tony 的小说故事当然就是 Edward 的人生自况拿来向前妻报告囉。至于这坎坷故事里到底谁影射谁、哪件事影射哪件事,大体上好像有迹可循,但又不是那么一对一。电影对这文字故事的图像化,与其说是标准的 Edward 自况,还不如说是 Susan一面阅读文字一面投射的自我意识。
于是当然,一开始投射的男主角一定是在自己心里仍有重要地位的前夫 Edward ,男主角心爱的妻子和自己长得很像,男主角也很爱的女儿一定也是那被自己堕胎而无缘一起养育的女儿... 那就用我自己的女儿来投射吧。当然啦,这种投射很有道理,恐怕八九不离十,但比较不敢去想的是:那位害惨 Tony 一家的坏蛋 Ray是谁?反正年轻劳工暴力男,不管用什么形象投射都安全得很。
(有其他心得文章对这段戏中戏影射解读是 Tony=Susan、妻女=Edward,不过我的解读是 Tony=Edward、妻女=年轻的 Susan 与被堕胎的女儿、Ray=世故后的 Susan)
Tony 一路爱妻女、想保护妻女,但能力不够(不够冷静不够强壮不够狠、身在德州平日防身与应变准备也不够),面临关键时刻更鼓不起勇气一起牺牲,只有黯然看着妻女被坏人带走杀死、自己苟且活命。苟且活命的新人生,唯一支撑自己的意念是复仇,遇上一路支持自己的警探继续走下去。
Edward 一路爱 Susan,想和 Susan以及女儿共度人生,但能力不够(写作还出不了头、赚不够钱过好生活、无法给 Susan对成家所期待的安全感),面临关键时刻更无法抛下一切怨恨与自尊、纯为爱努力留下 Susan,只能黯然看着女儿被堕胎、Susan 劈腿更改嫁高富帅,只能自己孤身走向曾是两人共同理想的创作人生。孤独落寞的创作人生,主要的创作泉源恐怕是对这悲惨人生的怨恨?怨恨若要有个具体对象,恐怕就是夺走了自己一切的 Susan?说不定也还有个编辑了解他而一路站在身边支持?
事隔多年 Tony 这一路并没有遗忘、没有放下、更没有原谅,于是这复仇之路越查越努力、越走越激烈,每一步都没有疗愈心理一丁点,反而是把自己往地狱推一点。直到最后,正规的 conventional justice 没有出路,只剩下放弃最后理智的法外之路,毅然点头决定了,就是走向地狱的不归路。最后与 Ray对质,终于逼出 Ray的丑恶告白,复仇者与恶人两败俱伤,终于出了这口气但留下了什么?不如自我了结罢。
事隔多年 Edward 这一路也没有遗忘、没有放下、更没有原谅,于是这自我投射的写作之路越挖越努力、越写越激烈,每一步题材、灵感、发展恐怕都没有疗愈心理一丁点,反而是让自己越来越愤恨痛苦。直到最后,正规的 conventional writing 没有出路,只剩下不顾一切挖空自己直指仇人的激烈写法,这才是一鸣惊人的大作呀!最后送稿给 Susan,说不定也准备与 Susan对质、逼出 Susan的丑恶告白(对,我抛弃你就是为了名利),让复仇者与恶人两败俱伤?
由于我自己也做过很类似的事情,因此我对这片最后的“放鸽子”有比较多种解读,觉得不一定是明白的“复仇”而已,可能包括:
(1) 就是简单的“复仇”,知道现在 Susan婚姻触礁过得不好,用这故事一来狠狠指控 Susan、二来让 Susan知道我将要功成名就了,引起 Susan想要叙叙旧甚至期待破镜重圆的心理波澜后,再来放鸽子,好好羞辱并打脸,让 Susan彻底感受被抛弃的感觉,自作自受。
(2) 是一种“表述”,用写作挖掘自己内心的创伤与仇恨,一路挖到最后如同 Tony 一样心也死了,槁木死灰什么人生价值也不剩,就让一切痛苦始作俑者 Susan好好看看,妳这一生如何毁了我。未必求复仇,只等妳愧咎,或着妳就算毫无愧咎也好 I don't really care。
(3) 只是给自己走不出来的这段人生“画下句点”,用写作回顾了这多年仇恨的日子、也让 Tony 代替自己走过这一遭让复仇之火吞噬了。要真正挥别过去,一定要让自己又爱又恨的 Susan知道这一切,如果能听到一声道歉或后悔更好,然后才能好好地说再见,画下句点开启人生下一页。
我自己就曾这样子,面对曾抛弃我而成为多年阴影的那位。当然不到写一本小说或完成一样作品,而只是透过电邮分享些小短文、小歌曲、时事小闲聊,从这些东西当中传达一种模糊的心理自况,不敢明说我的恨但充分影射我的苦。至于动机是“复仇”、是“表述”、还是“画下句点”?说实话我也分不清楚,恐怕三种都有,可能是同时混合、也可能是交相出现,有时觉得目标明确就是这样子、有时又打打自己的脸告诉自己才不是、有时又拍拍自己肩膀告诉自己别怕面对心里压抑的黑暗。
最终,一种模糊的共鸣成形,抛弃后就十几年未见的对方,终于提出见面喝咖啡的邀约,我也答应了。但这约我要不要去呢?回短信答应之后我也是天人交战了很久,甚至在对街另一间咖啡厅等待并远远偷看了很久,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心态,另一方面就算知道了也不知我期待什么。是想狠狠复仇、还是温言和解?是想听对方的道歉忏悔、还是想从她的角度听听她有什么苦楚?是想好好跟她画下句点、还是心理期待破镜重圆?
综合这些情绪,我到底是该去赴约好好面对、还是该留在远方观察她被放鸽子的疑惑?抑或... 干脆逃避这些天人交战、就一走了之当作根本没约过?
经历了这许多,Edward可能是激烈的复仇者、可能是心死的行尸走肉、也可能是痛定思痛要奋力一搏走出新生。“复仇”是我们对这片最简单的想像,不但令观众看了大快人心,剧情上也很有道理,毕竟书里的 Tony 都成为复仇者过完了余生;只是连自传小说都已写完了“复仇余生”的 Tony ,他的人生体悟与计画真的就仍紧系“复仇”一念吗?他不必然是这么简单的人,他对 Susan的背叛也未必没有心理准备,毕竟早在约会阶段就看出“妳和妳母亲好像,都有一双忧伤的眼睛”,比拒绝承认本色的 Susan还更体谅她的母亲。那对 Susan只会有一种简单的复仇心态吗?
我只想说,人生很复杂,比非黑即白的电影(或未必是电影、而是电影评论?)复杂多了;而有部电影可以把故事留下暧昧空间,留下未言明的各种可能,比那些黑白分明的电影有趣多了。本片我们完全没有看到现实的 Edward 脸,我们只有看到 Susan撷取的回忆片段、以及 Susan 从小说中读出的 Tony,对 Edward 了解再多都只是透过 Susan的想像而已。Susan 被放鸽子有多疑惑而徬徨,我想我们就来好好享受这疑惑与徬徨即可。
我们可以猜 Edward 是复仇、也可以猜别的,对我来说那都是有趣的猜测。但本片更令我仔细玩味的是 Susan阅读与回忆的心路历程,和我的那位有那么几分神似,但当然从旁观察的我既不了解 Susan也不敢奢言了解我的那位,就当这片提出了一个带点温暖却更多遗憾的可能,给我一点理解与反思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1Ii1LjyFU
作者: yeahwazzup (RAY)   2016-12-09 07:06:00
最后3种可能性,也可以是女主角的疑惑,也某种程度呈现了观众的心态。很喜欢这样的结论
作者: ssaw5166 (四季伪五六)   2016-12-09 09:31:00
推观点
作者: orzisme (EM)   2016-12-09 10:55:00
我和你的对应人物一样+1 Tony就是Edward自己 他的那些痛苦煎熬,痛恨自己的软弱,都是他那些年的心理感受妻女是起初的Susan和被堕掉的孩子,Ray这个不停用各种方式讥笑他软弱无能,进而取走他在乎一切的就是之后势利了的Susan至于最后的放鸽子,我觉得是1也是2,他表述自己痛苦,也复仇。不能只有我痛,两人就像小说结局一样一起俱沉吧
作者: sheep125 (羊怪)   2016-12-10 20:47:00
谁???谁死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