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电影宣传的映后座谈到底有没有用 /膝关节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6-08-21 01:43:40
http://www.inmovie.com.tw/article/5048
这几年来国片宣传的模式几乎有一套SOP,过往无非就是开镜记者会→媒体探班拍摄→杀
青记者会→正式记者会→首映会。基本上的流程约莫如此,片型较大的作品可能会多几次
探班,记者会也可能因为角色特质而有不同延伸的各自访问等等活动。
等到首映会举行之后,再来的行程就是票房大卖,或是破千万庆功,当然近年标准拉高到
破亿才是真正值得开庆功宴的。至于票房石沉大海的就掰掰了。
近年最时兴的就是“映后座谈OA”。
这门生意可说是忙死宣传累死工作人员,因为一天最多就是也只能跑个六七场就很了不起
。但像近期上映的《楼下的房客》居然一天可以跑到快20场,真是业界惊天地泣鬼神的数
字,相信导演崔震东跟演员群们都想卖力跑完所有活动,这份敬业精神我们都感受到了。
跑映后或是映前都是门学问,因为得算准戏院场次,间隔最好不要太久,比如说可以这个
影厅跑“开播映前打招呼”,接着让团队前往下一个影城跑另一个场次的“映后”。
当然如果省事点,同一个影城可以连开几个影厅,这样就刚好能接得起来跑“映前”,也
能直接跑“映后”。这需要让排片人员伤足脑筋看怎排,才不会让导演工作人员们在现场
等待过久。终究一个影城也不是只演一部片,还有很多其他新片或满座率好的作品要冲票
房。
再来,回到标题,电影宣传的映后座谈到底有没有用?
那要看你觉得有用的定义是什么?
有些导演演员本来就觉得,自己的影片要自己宣传,直接去戏院面对观众是最直接而有效
的沟通。再者,观众知道编导演员们来,多少也会给点面子。
换句话说,基本上,映后座谈有两个效用。
一:让幕后创作团队安心,觉得我已经把“该做的都做了”
二:博取观众亲切感,让民众觉得“见面三分情”,喜欢你作品的人更喜欢,不喜欢你作
品的人好歹也会觉得你心意到了,就算想骂也会少骂些。
但映后座谈“帮助票房”吗?
答案是:“不会”
除非你影片随行宣传有“大明星”,会让粉丝怎样都想冲进来看的。比如说当年《爱你一
万年》的仔仔,原本票房不起色,但就因为仔仔愿意来做两场映后座谈,使得粉丝直接冲
戏院买了两场通包。就为了看偶像,但若真要能让偶像每一场映后座谈都现身,其实相当
有难度。因为这些艺人光是一身治装妆发都是成本,有些人不是把宣传全当成无偿活动,
所以要靠映后座谈拉票房效益有限,除非演员本身号召力超级强大,会让粉丝甘愿买票进
场一赌艺人丰采。
但在台湾能有此号召力的,还真没有几个呀。
(如果是Big Bang来影厅打招呼那就不一样了 ….笑)
作者: eugeneking (Eugine)   2016-08-21 02:42:00
可以跑那么多场,好惊人
作者: BrokeBackM (金牌鐵嘴)   2016-08-21 03:08:00
生活大爆炸演员吗?那我一定出席(误)
作者: tools (tools)   2016-08-21 06:17:00
如果觉得很烂有人感在座谈开喷吗
作者: MalcolmX (麥爾坎.X)   2016-08-21 10:37:00
这不是大尾鲈鳗的传声筒膝关节吗? 阿钙吃了没?看到大导演就膝盖一软的症状治好了没?连这也可以扯到Big Bang 江郎才尽了吗 还是从来没有才?叶天伦下一部惊世钜片的映后座谈嘉宾找你没?看到标题还有点兴趣 后面看到名字就只好嘘了 要不要去改名? 膝关节改成耻关节好了? 什么? 没有耻关节?
作者: wengho (wengho)   2016-08-21 11:55:00
可能是他开哭声座谈后的感想吧!
作者: FLEXFORM (喜欢*一个人 LOVE&PEACE)   2016-08-21 13:11:00
可是他昨天才跟着危城跑了一整天的映后耶
作者: sylviehsiang (Shawn)   2016-08-21 16:34:00
烂片跑再多场也没用 评价不会因此改变
作者: jillene ( ╮(╯__╰)╭)   2016-08-21 17:17:00
基本上…有申请辅导金的国片,文化部有规定是必须得办座谈会的,但至于有没有用…只能说见仁见智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