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双面薇若妮卡La double vie de Veronique

楼主: mysmalllamb (小羊)   2016-08-06 22:07:28
我小时候的梦中情人伊莲雅各,在这部片居然全裸露点害我不能看 -_- 拖到 18 岁才看 VCD小萤幕已经没啥感觉了。很高兴今年终于有院线的数位修复版可看!虽然只剩南港喜乐时代影城这全台一厅每天一场... 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看看二十五年前奇士劳斯基拍缪思女神,和当代电影的作法有多么不同。信手拈来气定神闲彻底捕捉薇若妮卡之纯真赤诚与聪慧好奇,在伊莲雅各那相较于今日女神们有点过於戏剧化也有点太玉女的演技诠释下,是种当代已经不复存在的浪漫多情之韵味,值得珍惜!
http://i.imgur.com/G2dFM3u.jpg
薇若妮卡,真实图像
“薇若”即真 (vera)、“妮卡”即相 (icon),薇若妮卡这位“真相”圣徒,当然要率世人之先寻找自己的真相。
http://i.imgur.com/Rvo5nMO.jpg
谈到 icon 图像,不难发现这片很多征象,处处提醒薇若妮卡你的生命不是孤独、或是你的生命缺了一角孤独了。征象的最具体化,就是薇若妮卡自己的照片,片头第一场平安美好的床戏,完事的薇若妮卡看着下雨的窗上,就是一张薇若妮卡照片。虽然这应该是自己的照片,但从床上抬头看去就像在看另一人。看这照片只一眼,波兰小妹欣喜地了然于胸:“我并不孤独”。
http://i.imgur.com/xKBFXrA.jpg
接下来,征象仍然在生活中如影随形,但较少发生在开场早就了然于胸的波兰小妹身上,而较多发生在还懵懵懂懂的巴黎小妹身上。巴黎小妹从来不需明确言语与文字,每个点滴征兆她马上就通。姊妹一死她马上惊醒,马上与音乐路分道扬镳转投身教育;寄来的包裹包得密不通风,摸一摸马上知道内容;一封怪信加一条怪绳,莫名其妙却能马上引起她的注意,尚不知真相却知道要时时刻刻珍惜抚摸;拿出个小水晶球,里面就是远方神祕的波兰沙土砖造教堂;更别说那隐隐作痛的手指,直到片尾摸上树干,手指伤痕终于现形,简直像是修女大德兰分担耶稣的十字架伤口!
http://i.imgur.com/O9oWWrG.jpg
最明显触动巴黎小妹的具体图像,还是要由薇若妮卡的远方使者“操偶师”带来。雕偶操偶,才不是巴黎或法国艺术传统,而是波兰捷克一带的东欧艺术传统,本片虽没说明操偶师来自何方是何国籍,但他就成为了巴黎波兰两个薇若妮卡的桥梁,让两个半人有机会合而为一。姊妹死时正在床上的巴黎小妹只知悲从中来而啜泣,却不知为何;操偶师的芭蕾舞伶黯然陨落、却羽化为蝶飘然升天,让巴黎小妹一面隐约察觉了真相、同时从这真相中先超脱了。
http://i.imgur.com/a6F4L0u.jpg
直到最后,明确看见了照片中的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波兰小妹,才恍然大悟“我本不孤独,现在却孤独了”,才真相大白让自己尽情悲伤,还好有远方使者及时抚慰(用床戏抚慰是有点吓到我 XD )。
http://i.imgur.com/4aOmc3t.jpg
薇若妮卡,地球两端
说地球两端有点夸张,毕竟这片的“巴黎与波兰”其实距离也不远啦,顶多说“铁幕两边”好了。但在那个铁幕刚开、东西欧人民尚无什么交流的 1991 年,巴黎与波兰就像是两个世界,不相往来,顶多只是铁幕刚开、好奇的巴黎观光客包括巴黎薇若妮卡坐着游览车跑来克拉考,这边拍拍那边拍拍看到东欧青年暴动更是拍到最高潮、甚至没时间注意到底拍到了什么 XD 这一回千呼万唤的相遇真是太遗憾,我都暗叫波兰小妹“快去快去,就算用身体挡住巴士也要相认呀”!
http://i.imgur.com/imM3qSg.png
说到波兰古都克拉考 Krakow,当年 18 岁看 VCD 时还没特别注意,直到人长大了、了解点波兰文与波兰历史也去过了 Krakow 后,才惊觉 25 年的时代变迁!这片的克拉考取景取了市中心主广场 Rynek Glowny ,上演了波兰青年暴动,还让波兰小妹带着乐谱走过墙面破碎斑白的布料厅 Sukiennice... 这让两位薇若妮卡相遇的场景,强烈地铺出了幸福花都巴黎与后铁幕年轻波兰的差异处境。
http://i.imgur.com/M4cLPZo.jpg
这差异处境在 2016 的今天已经完全不复存在,波兰经济一路起飞巴黎则一路下滑,整个克拉考主广场已经充斥国际连锁企业品牌,布料厅更在 2010 年已经经过全面整修焕然一新还大量引入文创产业,比巴黎大多数的古蹟都亮丽多了 XD
http://i.imgur.com/FB73y8A.jpg
波兰与巴黎两半的薇若妮卡,就是 1991 东欧与西欧两个国家两种青年,他们的处境已经浓缩在本片没有伊莲雅各的第一镜:小女孩薇若妮卡的成长,波兰小女孩是仰望星空梦想天际,巴黎小女孩则是捡起树叶拥抱土地。长大后,薇若妮卡在波兰地面一片重建国家的青年街头运动中,卓然出世投身音乐付出生命;而在巴黎社经文化早就突飞猛进傲视全球的前卫生活中,反而放下音乐扎根每日的教育活动。
http://i.imgur.com/mEUpR0G.jpg
这片也用了类似“蓝白红三色”系列电影中的回收玻璃瓶老人梗,安排波兰小妹与巴黎小妹分别都遇到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波兰小妹连衣服都没穿就大喊“我来帮你”还被阿姨制止脸都红了,巴黎小妹则继续跟着学生乐团继续练团而眼睁睁看着老人辛苦走过。这要表达什么呢?
http://i.imgur.com/cPZUOOE.jpg
波兰这边,很明显是伊莲雅各在奇士劳斯基电影中一贯的“纯真赤诚”戏路,看到该帮的忙二话不说就去帮,和三年后的《红色情深》如出一辙;巴黎这边则令人玩味,是说巴黎这个 1990s社会安全与福利早已相当完善的国家不需要出手帮忙、只需放手尊重对方自己照料一切?还是说那个阶段尚在懵懵懂懂的巴黎小妹,仍然无法放开自己伸手助人?没关系,我们从来不用强迫自己懂得奇士劳斯基的每个手法,开放心胸欣赏联想就很棒。
http://i.imgur.com/SWKvDvt.jpg
薇若妮卡,四海一家
看“蓝白红三色”系列电影时,观众可以抓到一个非常明确的使命感,在普世人性上是“自由平等博爱”,在欧洲时代政治上则是“欧盟统合三部曲”,那么《双面薇若妮卡》呢?主题好像相当私人,只在谈两个疑似自小失散的双胞胎姊妹(本片未必有暗示这点,但也不无可能)彼此心电感应而已。不过这就是自古以来一直萦绕西方人心的 "Doppelgaenger"“分身”议题,让巴黎与波兰两个薇若妮卡发现对方、两人同心其实是一人。那么这个看似很私人的议题对真实世界有什么意义呢?奇士劳斯基没有多说,就让我们自己解读吧。
http://i.imgur.com/S1QoAAn.jpg
对我来说,《双面薇若妮卡》和“蓝白红三色”系列电影的精神是一致的:分隔世界各地表面毫无交集的人们,只要敞开心胸细细认识地球另一端的他者,很快就能体察他们与自己毫无二致的仁心与理想,我们根本就是双胞兄弟姊妹呀!只是面对不同处境大家的身段作法不同罢了。尽管 1990s的此时尚无社群网站甚至互联网还只在草创阶段,但只要有个电话与邮件(《双》片强调信件、《红》片强调电话),就能开通地球另一端你我的默契,手牵手心连心。
http://i.imgur.com/cJsqdfL.jpg
作者: ptrpan (人生目标)   2016-08-06 22:38:00
文不错
作者: bluemei (我是白目国中生)   2016-08-07 00:30:00
他超正 红色里面拍照也是正翻
作者: lewiskao (小羊)   2016-08-07 08:25:00
这部真是经典
作者: orzisme (EM)   2016-08-07 15:45:00
极美的神祕主义 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故弄玄虚同与不同的微妙两人。在呼应与选择的分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