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少年有点烦:不只是有点赞的年少时代(剧透)
作者:Yvon
图文好读版:http://www.viewmovie.tw/news/515
虽然不比《年少时代》拍摄时间长达十二年,但是作为纪录片的《奥斯陆少年有点烦》,
至少也是一位母亲透过影像纪录了自己的两位儿子八年来的生长历程。因为拍摄者和被拍
摄者在血缘上的相近,而摄影的触角又广泛且深入地进入到被拍摄者的各个生活层面,因
此本片自然会被当作理解北欧教育的一个重要媒介;但既然导演早在《年少时代》上映之
前就选择了同样的长时间拍摄方式,以呈现出影像保存相较于表演艺术的特有优势,再加
上这又是一部纪录片,恩此她对拍摄此一行为自然会更加有意识地深入探讨许多比较后设
层面的问题。这些反思的确会影响她拍摄的切入点,但促使她反思的,依然是北欧整体的
文化与社会风气。因此以下的行文将以个人如此的理解出发。
对于台湾的观众而言,最大的疑惑或许是:片中的导演既然身为一个母亲,看到小孩争吵
和犯错不加以制止,反而继续拍摄下去不是很奇怪吗?
就个人的理解而言,这正是北欧教育文化对本片拍摄最大的利多之一。影像一直被视为是
一种记录真实的媒材,但必须考虑的是任何记录的媒材或观察者都会影响甚至破坏原有的
被观察者及其环境所处的状态。但恰巧北欧教育对于孩子的教养和台湾有极大的不同,相
较之下他们比较是站在不危及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亲身尝试犯错而从中成长。
这当然有其理论依据,毕竟如果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能够为自己的行为负起完
全责任的理性个体,那么给予适当的刺激而非过度保护,其实才是促成此一目的的适当手
段;这也是为何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外国父母常常会用大人的方式和幼儿讲话,但只在讲话
速度以及用字上做出调整使之更容易理解的原因。因此父母是否涉入孩子的学习过程都好
,毕竟这关乎不同的教育理念,但重点也许就在不要让涉入变成干涉,毕竟人生本来就没
有其他人可以代职,过度的保护只会妨碍作为一个人所需的各种能力的培养。
理解到这样的教育理念后,便也不难理解为何作为一个母亲会是拿着摄影机的方式从旁记
录一切,而非到学校的教室里一发现苗头不对,便放下摄影机对着老师兴师问罪了(但也
别忘了小孩入学时,所有老师都记得孩子的名字并逐一握手欢迎他们加入以示尊重的画面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作为母亲的导演便可在最不影响被观察者的前提下记录下这一
切。大抵也是因为如此,不喜欢儿子染发和打耳洞的父亲看到还在念小学的儿子终究还是
做了的时候,也只能一边苦笑一边说出“我不能假装说我喜欢”如此坦白但却同时又尊重
自己孩子的话。
但摄影终究或多或少是需要安排的。这也是为何到了孩子长大的时候,便一再地反弹要求
母亲不要再拍了。片中也不乏许多很明显是经过安排的画面,例如踢足球时分镜已切换,
但声音却是延续的,这很明显是经过后制处理过后的结果,或是母亲和孩子一起躺在草地
上的镜头(片中甚至也出现了拍摄母亲持着摄影机的画面)。其中最有趣的莫过于孩子自
己跟妈妈讲说她可以再拍一遍,而拍摄内容却是要求母亲不要再拍了的桥段;这些段落都
在在显示出导演对于拍摄行为有着充分的自我意识以及反思,且导演也在片中提到了柏格
曼(Bergman)的名字。尽管在段落前后安排以至于铺陈上比较不是这部片的强项,因而
本片比较无法透过强烈的戏剧性带给观众情绪上的冲击,整部片的步调以及画面上的安排
也不走紧凑的路子;但基于上列所述的诸多原创性以及所涉及的影像思考,本片导演在创
作的数量上固然无法和柏格曼相比,但在原创性上却自有其一番见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对个人冲击最大的桥段,莫过于孩子闹脾气时要求母亲关掉摄影机才
愿意和母亲沟通的段落。这个段落当然会是一个绝佳的拍摄素材,或许母亲还是偷偷把这
个段落录了下来,只是没有选择将之公诸于世;但我们看到的画面的确是在放下摄影机的
那一刻画面便转黑,过了一会儿就进入下一场了。光是这点便足见北欧教育对孩子的尊重
,不会把“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无限上纲到荒谬的地步(而且说真的,每天的报纸
摊开来,上面还不够多反驳这句话的社会新闻吗?)对个人而言,这或许是本片除了在电
影形式上最值得反思之处:我们是否可以因为善意的谎言而正当化自己的一切行为?北欧
教育很明显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而台湾的教育呢?是肯定也好是否定也好,但
背后的理由是什么?这些理由是否禁得起上述教育立场的质疑?这些都是值得台湾家长再
三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