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1053514
这本《楼下的房客》是我少数喜欢的九把刀小说,并非是他其他写得不够好,而是这本太
好,故事铺陈、人物设定以及那种诱导人性暴露出其丑恶的一面,那种人性本恶至上的心
理刻划,都描绘得很好。所以当这部小说要改编成电影时,我是又惊又喜,但同时又感到
害怕,一本你可能可以看上两、三个小时才看完的故事,要浓缩成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篇
幅,如何交代一切,又或者如何让观众感受到和小说同样的兴奋感?
是的,兴奋感,可以说是《楼下的房客》小说所带给读者的第一感受,偷窥,这个几乎可
以说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念头,偷偷摸摸的窥视,又得担心会不会被人撞见,那种兴奋感难
以言喻,这本小说便是将这种偷窥所能得到的兴奋感加倍放大,用最黑暗、丑恶的一面,
直接摊在阳光底下。九把刀将人类这种欲望当作基底,建立在其之上的,是偷窥者以及被
偷窥者心中被压抑住的其他东西,贪嗔痴慢疑色,简而言之,《楼下的房客》是一本挖掘
自我内心深处的小说,如果用电影版本的说法,那便是“开凿”,开凿人心底的尽头,凿
出更多更多自己不知道、不想知道的各种心理。而尽头开凿通后,看见的,是什么?
而小说改编的电影都会面临到的是,如何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力去呈现原作中的章节?
还有如何将小说核心、也就是最精华的片段搬移到大萤幕上?而既不想完全像小说,又不
想改动过大,改编程度的拿捏问题,要如何让看过原作的观众,对于电影版本不会产生反
感?
房东从远房亲戚那里继承了一栋公寓的钥匙,他将其改建后,分租给其他人,王先生和王
小妹;同志恋人郭力以及令狐求败;废宅大学生柏彦;性感妖艳的陈小姐;体育老师老张
以及那最神秘的女子颖如,而房东在房间内装设(电影变成本来就有)多台电视机,以便
监看每间房间,他计算著每个房客的一日生活,慢慢地将其规划成一套剧本,用着那能来
去自如的钥匙进出每个人的房间,接着用些小动作,有意无意地去暗示这些房客,诱导他
们犯罪,或者说是让原本的自己出现,于是当所有棋子都布局好后,房东便启动开关,开
凿每个人的内心尽头,一步一步将所有人推向尽头之后。
《楼下的房客》前半段的部分其实就是依造小说造本宣科,只是它前进速度非常快,将很
多小说前面铺陈的部分粗略(甚至省略)带过,例如在小说中,房东选择房客是有他的逻
辑性,他选择的多半都是“他的剧本用得到的人物”,或者是“有让他想窥探的”,但电
影却选择将这部分删去,我认为是很可惜的,因为这样做,就无法让没看过小说的观众了
解房东选择他们的心理要素是什么,这对一本算是主打人性、犯罪心理的小说来说,其实
很伤,而每个房客的个性都原汁原味重现,只是像这样的群戏电影,难免会碰上谁戏分多
谁戏分少的问题,就连要顾及每个角色都得费尽心思,在电影版中,虽然导演尽力安排每
个角色出场次数或者戏份相当,可实际上会造成有很多小说拥有的东西被遗忘掉,例如王
先生和王小妹的故事,小说中是房东运用春药,一天加一点一天加一点的方式,循序渐进
去“激发”王先生对于自己女儿的欲望,他过程中的挣扎、懊悔是最精采的部分,可电影
就是简单用一场王先生躺在王小妹旁边偷偷摸摸打手枪的戏码,简单带出且带过王先生对
王小妹的欲望,这两个人应该是本片篇幅最少的可怜角色。
但是,最令我觉得有些失望的,就是颖如这个女子,有看过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颖如可
以说是整本书的灵魂人物,少了她可看性可以说是大打折扣,而她在小说中那种优雅从容
,却又心思慎密的森冷形象,足以让人打从心底发麻,甚至厌恶起这个角色,不过在电影
中我却觉得少了一味,在戏份上或许为了顾及对等,所以压缩到了她的发挥空间,以至于
在小说中占了极大位置的颖如,在电影中竟变成和他人无异的“普通房客”,而且我自己
是觉得邵雨薇尽力了,尽力想要将颖如诠释好,我是相信她的演技的,可在电影里头,她
看起来很像是为了要维持住颖如的样子变得很刻意,加上她长得好像过去的BY2...让我看
电影的时候一直出神,想说她何时要跳有没有~有没有~
在剧情的部分,故事发展基本上都跟小说所差无异,有所不同的就是在结尾的部分,小说
原版是当事件爆发后,房东被逮捕,但在警方的调查下发现这个房东并不是公寓原本的“
房东”,也就是说这个房东疑似在杀了真的房东之后取而代之,可是警方却无法查出这个
人的真实身分,因为他将双手所有的指纹磨平了。而整起事件可以说是变成悬案,至于那
名叫颖如的女子,调查后显示“根本没这个人的存在”,于是《楼下的房客》变成了一件
悬案,怎么解释都错,也怎样解释都对。
在电影版的部分,则创造出“黄四郎”这个角色,以及将“房东”安上警察(后变成卧底
进入精神病院)这个职业,以及“张家俊”这个名,透过这样的设定将房东变成一个精神
有问题的人,而“颖如”则是他幻想出来的另一个人物,也可以说是人格分裂,“房东”
的他用旁观者的角度看戏;“颖如”的她则动手犯罪,去惩治他在精神病院折磨他的人,
而这个颖如则是他的女儿,可实际上,颖如(女儿)真的存在吗?会不会是他自己凭空想
像出来的存在?而这样的设定方式,将过程全部合理化,更将整部剧导向另一种可能性,
有别于小说的收尾方式,两种结局同样带有悬念,会让人去想,到底那些部分是真,哪些
部份是假,这两种结局各有千秋,若是我,我是比较喜欢小说版的收尾,不过这也可能是
因为看过小说,才会下意识觉得电影版有些牵强。
若只单提电影版《楼下的房客》,我觉得本片“质感”非常好,看得出在美术、场景下了
不少功夫,运镜方式、气氛营造以及剪接方式也很用心,而中后段那场“交响乐”则将观
众情绪推升至高点,可以说是一个巧妙的安排,但说老实话,在看前半段的时候,我心里
只想着“没想到这本小说拍成电影会这么无聊”,因为有太多太多心理对白、攻防战,让
很多画面看起来就像是一张图配一旁白那样子的感觉,如果没有配乐帮助牵动观众情绪,
实在是有可能会睡着。
假设《楼下的房客》小说版有九十分,那么电影版可能只有七十分(有可能是因为我太喜
欢小说了,所以本身就有些偏颇),不过各自有各自的优点,毕竟电影可以直接给观众“
画面”,而不像小说只有“文字”让观众自己去解读,撇除小说不管,《楼下的房客》在
国片来说,已经比很多电影要表现的突出,也是少见的类型题材,能够拍成这样,光是画
面、气氛就满值得进戏院一看的。但像我一样看过小说,就会对电影比较要求,所以好看
与否我是觉得要看你有没有想拿电影和小说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