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摇滚青春恋习曲》,献给80年代摇滚乐的情书。

楼主: a122239 (Sharp)   2016-06-18 00:06:31
部落格版:http://moviemoney.pixnet.net/blog/post/390226027
相较于导演约翰卡尼上一部作品《曼哈顿恋习曲》谈著都会爱情,追寻梦想,爱情与事业
间的磨合与拉扯,这次的《摇滚青春恋习曲》多了很多《曼哈顿恋习曲》所没有的,情窦
初开的爱情、家庭难关、校园霸凌、对于权力的反抗,同样的是,承袭了追寻梦想、自我
探索,以及音乐。每首歌都是一个心情抒发,不论是最初的《神秘的模特儿》那种初见异
性、隔层纱的朦胧感、舞会上的那首《寻找你》那样的怅然若失,亦或是透过《棕鞋》唱
出反抗的力量,每首歌都是这群男孩,或者该说是主角康纳,对于未来的更进一步,爱情
、心灵等等,都成长了,也唱出了有别于80年代都柏林的颓废,那种对于未来感到茫然,
没有目标的停滞不前,唱出了前进未来的微弱光明。在这样的社会风气底下,不甘于现状
的挣扎拚搏。
80年代的都柏林爆发失业潮,人口大量外移,前往英格兰寻找机会,留下来的人们,不是
不想离开,就是离不开,我想着,在《曼哈顿恋习曲》中,男女主角唱着的,都是流行歌
曲,那种都会男女的爱情曲,而在《摇滚青春恋习曲》里,却都使用摇滚乐曲,也许是年
代使然,也可能是想换音乐风格,但我想,正如电影中提到的一句台词“摇滚必须冒险”
,相比流行乐之于大众的接受度,摇滚乐并非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要闯出名堂,就要有冒
险一拼的精神,而都柏林的人们需要的,正是对于未知世界的冒险精神,不向外闯、不打
破僵局,就将永远坐困在这,因此,摇滚乐的精神,正是都柏林欠缺的。
康诺因为家里经济因素,被迫转学到基督兄弟学校,在那里他看见的,是无章法的校园生
活,小混混的霸凌随处可见,校园管理者独裁统治,而他回到家里,唯一的景象就是父母
的争吵,若说音乐成了他的慰藉,那么那个站在阶梯上的女孩拉菲娜就是他的谬思女神,
一个不经意的把妹诺言,让他组了乐团,欣唱街乐团,找来了戴伦当制作人兼摄影师,吉
他手艾蒙,鼓手、贝斯手、键盘手(抱歉没注意到他们的名字),写了第一首歌《神秘的
模特儿》,找来了拉菲娜拍摄了第一支音乐录影带,那个年代音乐录影带刚崛起,音乐与
影像的结合让音乐的流传与推广有着更多的可能性,而欣唱街的音乐风格从最初的迷惘,
慢慢地、慢慢地找到了方向,未来前卫,周遭的每件事或人都成了创作养分,唱着唱着,
写着写着,就越来越纯熟,他们也学起了大人,试图将每首歌都拍成音乐录影带,有模有
样的穿着表演服、写脚本,仿佛这样,他们就能成为大人,有权力远走,而不用寄托于他
人。
但到头来,他们仍然无法跳过成长阶段,成为想成为的大人,无法阻止父母离婚、无法阻
止拉菲娜和伊凡离开,自以为闯出一片天,却在哥哥的怒吼下明白,他所走的道路,都是
哥哥替他开辟出来的,他只是享受着余惠,他却从来都没做到什么。
“你的问题就是这样,不接受悲伤的时刻,但爱情就是这样,悲喜参半。”,不只是爱情
,很多事情就像音乐,不可能永远只听情歌,总是有些歌能唱出心碎,当能勇敢去听悲伤
的歌,就能够有勇气去正视自己的伤痛,康纳经历了这些事,他才渐渐地明白社会的真实
,不能总是逃避在音乐底下,有所保留不全力以赴会让自己失去很多,这也才是他成长的
开始。
电影最后的离去,他决定带着拉菲娜开着爷爷留下的船,从都柏林出发开到英格兰,带着
他的音乐以及拉菲娜的梦想,在一个看似没有未来的地方,出发去海的另一端,寻找未来
,途中所遇到的暴雨以及大船,象征了未知的危险以及阻碍,那最后他们真的平安抵达了
英格兰吗?有完成梦想吗?不知道,结尾停在这,留给观众无限想像,但观众可以得知的
,就是他们为了未来冒险了。
《摇滚青春恋习曲》和《曼哈顿恋习曲》风格截然不同,也不像后者有大明星助阵,但他
想传递的更多。
除了上面所讲的,其实电影里头还有很多议题的讽刺,康纳转学就读的基督兄弟学校口号
是“赴纠雄风”,也就是要教导学生“像个男人”,但口号仅是口号,却不见实质上的教
导,反而放任学生跟着城市向下沉沦,而管理者实质做的,就是强迫康纳把脸上的妆卸掉
,因为“男人不化妆”,而多次出现的摇滚巨星大卫鲍伊(David Bowie)正是以夸张造
型、华丽妆容闻名,是华丽摇滚的先驱,每个领跑者都是孤独的,大卫鲍伊的出现想必对
很多人来说无法接受,就像是摇滚生出了一个畸形儿般,对很多人来说,摇滚就是很酷、
很帅、MAN味十足的嘶吼,如今却出现一个在脸上化妆的男人玩摇滚乐,在连离婚都没立
法的保守都柏林,这样的前卫怎能接受?
本片也有些许的讽刺种族议题,当康纳和戴伦在找寻乐团成员时,戴伦说认识一个黑鬼,
而康纳叫他不要这样称呼对方,接着询问他对方会乐器吗?戴伦则说:“他一定会乐器啊
,他是黑人欸!”,如同男人不能化妆这样的刻板印象,黑人似乎等于跟嘻哈音乐、很会
跳舞、节奏感强烈等等挂上等号,就像讲到台湾原住民,很多人都会说“很会唱歌!”一
样(无冒犯之意),若是单纯这样认为还好,但过分的种族优越感就是不好,黑鬼黑鬼的
称呼对方实在不妥,我想说,他们在拍摄第一支音乐录影带时,黑人同学(我没注意到名
字)被安排在最旁边,却在镜头转换时“自动”移位,跑到主唱康纳旁边,挡住后面弹贝
斯的男生,这样的桥段设计看起来有点有趣。
《摇滚青春恋习曲》拍出一种力量,若你在《曼哈顿恋习曲》中找到爱情的憧憬,那在《
摇滚青春恋习曲》也许可以找到前往未来的前进力。
本片的每首歌都满好听的,我个人最喜欢《Find you》,再来是《Drive It Like You
Stole It》,片尾的《Go Now》,最后是《棕鞋》,但可惜目前Youtube只找的到中间两
首,但之后找到在上来补充。
作者: wkheinz (qk)   2016-06-18 00:13:00
超好看
作者: winelin01 (玖零零壹)   2016-06-18 01:22: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