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城市》(Paper Towns) - 醒醒吧男孩
图文完整版: http://wildflower.pixnet.net/blog/post/31551562
自从影评人Nathan Rabin创造出"Manic Pixie Dream Girl"一词(简称"MPDG"
),它就常被用来嘲笑电影里常见的梦幻女生角色,嘲笑的背后亦是一种指控
:好莱坞喜爱实现男人的幻想,老爱写个梦幻的、只为让男人发现自我而存在
的女孩,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空洞的女性角色。《纸上城市》则先使用了YA片与
梦幻女主角片里常用的老套,却在结尾将"MPDG"做了一个有趣的翻转。
本片改编自John Green的同名小说。住在佛州Orlando近郊的Quentin(Nat
Wolff),自小迷恋搬来隔壁的女孩Margo(Cara Delevingne),然而他们交
友圈越来越不同、处世态度也相异,两人渐行渐远,但高中毕业前夕,事情有
了变化......
高中毕业季,是人的感受顿时会敏感好几倍的时节,在美国更是如此──学生
已经完成大学申请并收到录取通知,只要成绩还毕得了业,上课的意义也不大
了,好友们彼此知道未来将相隔千百里,许多事情再也没机会做,以往许多认
为很重要的事,突然变得毫无意义。
Quentin一向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但在这毕业季的某一晚,面临梦中女孩
Margo的要求,他也投降了,一起陪女孩作了许多夸张的事情,然而第二天,
Margo失踪了,失了魂的Quentin打定主意要找到她。
从Quentin的旁白可以得知,Quentin眼中的Margo,有着所有"MPDG"的特质,
勇敢、带着那么点疯狂、总是大胆尝试新事物,绝对是可以让男主角去活、去
爱、去学习等等的老套角色。对Quentin而言,她简直不是真人,而是一场美
梦。但从旁观者清的角度观察,说穿了Margo就是一个跟Quentin差很多的女生
。成绩好、不翘课、立志当医生的Quentin,大概永远不会了解她,这并非因
为她是个神奇的谜,而是两人太不搭,想要的东西差太多。Quentin只是把这
巨大的现实差异给浪漫化了。
***以下有雷***
Margo的叛逆在Quentin眼中像是早熟、世故、懂得比他多的象征,但原来,她
也没有头绪,那些反叛只是她试图改变现状的尝试手段,就像一个人发现自己
被锁在房间里可能会拿东西撞门敲锁,这不一定代表他有答案、知道怎么出去
。
所以《纸上城市》的结尾,让Quentin明白这女孩有自己的事要做、有自我要
追寻、有问题要获得解答,至于Quentin的问题,不是她的责任。男孩心中的
"MPDG",顿时成为有血有肉的人。
不过,Quentin追寻Margo的过程,虽像是一段冒险,但仔细想想,也没什么真
正了不起的事情发生,反而是男孩与身边朋友的互动、与这群人各奔东西前的
最后一次旅行及相聚,才是重点,我想这正是本片想表达的。真正令男孩最有
收获的,是这些回忆,以及他最后的梦醒。
但我认为《纸上城市》片长似乎可以再短些,因为最后的道理明明很简单:女
孩也是人。只有对好莱坞的编剧与老板才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解释给他们听,
我想对大部分人而言,不用花到109分钟。或者,如果好好利用Margo的美女好
友Lacey(Halston Sage饰演)这个角色,可以让本片想表达的意义更为突显
。同类作品我比较推荐《客制化女神》(Ruby Sparks),这两部有些类似的概
念,但《客制化女神》比较有趣。
《纸上城市》比较有看点的是演员,尤其本片是英国话题名模Cara
Delevingne首次担任电影女主角,大家都想知道她有没有演戏细胞。这个角色
并不是太复杂难演,出现时间也不算很多,但Delevingne演得还不错。她诠释
的Margo,很用力地想成为随心所欲的人、用力到几乎有点矫情了,但看过结
局后,我明白这就是她应该要表现出的模样──比较成熟的观众看得出她自己
颇为迷惘,还硬要装作明白什么大道理与拥有了不起的人生观,这点颇恼人;
但观众也同时知道,这些特质看在一个同龄、荷尔蒙爆发的男孩眼中,是多么
酷与迷人。
至于本片男主角,就是《生命中的美好缺憾》(The Fault In Our Stars)里的
盲眼男配角,那部片与《纸上城市》一样,原著都是小说家John Green的作品
,该片男主角Ansel Elgort也有在《纸上城市》客串一位店员喔。
最后提一下,《纸上城市》让我想到在影集《追爱总动员》(How I Met Your
Mother)第四季的某一集里,一群人在纽约市到处找寻马歇尔几年前吃到的“
最好吃的汉堡”到底是哪家店。我想,“最好吃的汉堡”永远是个迷思,在寻
寻觅觅终,重要的不再是汉堡,而是跟你一起去找汉堡的这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