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纪录片《汉娜鄂兰-思想的行动》

楼主: claudia100 (蒸鱼)   2016-05-30 15:45:09
图文好读版:http://goo.gl/qruwk1
时至今日,提起她的名字和著作,仍然不免引起讨论和争议——“汉娜‧鄂兰”,这位历
经两次世界大战的美籍犹太裔女性,在二战结束后人们渴望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时刻,写
下《平庸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判纪实》(Eichmann in Jerusalem: A Report on
The Banality of Evil)这本惊世钜作。虽然鄂兰的颠覆性思考替她招来不少攻击,但
是她的理论绝对值得当代人好好省思。《汉娜鄂兰:思想的行动》这部纪录片,邀请了鄂
兰的学生、老师及几位作家学者做详细访谈,并收录她生前多封信札和电视节目画面,让
观众能借由大银幕亲临其人,了解这位不平凡女性的对世界、对人类的种种观察和心得。
【生命基调:迁徙与流浪】
出生于1906年德国的鄂兰,父母都是犹太人,不过在鄂兰的成长过程里,她不曾被要求谨
遵犹太人的礼仪、宗教来生活,这一点或许影响了她日后包容、拥抱多元性的特质,因为
她的童年没有被任何一种意识形态束缚。大学时期,鄂兰与她的启蒙老师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相遇、相恋,也与恩师雅思培斯成为莫逆之交。1933年,由希特勒及纳粹党
掌权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展开高压统治,鄂兰只能逃离家园,继承犹太人千年来的流浪宿命
,展开她颠沛流离的一生。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收场,鄂兰经历过惨无人道的集中
营地狱、一再展开的逃亡,最后来到当时文化与种族兼容并蓄的美国,最后归化美籍。
鄂兰的流浪使她对人类的生存权利更进一步深度思考。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涌现了为数
可观的难民,这批战争的受难者在土地与土地之间游走,没有国家愿意接纳他们——因为
比起这些难民,此时国家更关心的是自己国内的经济状况和复原程度。失去话语权以及其
他种种为人的权利的难民们,被欧洲各国视为“有待解决的棘手问题”,而非一群急需保
护的“同类”。在此一情形下,鄂兰看见的是民族主义缺乏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一个过于
强调同根同血缘的意识形态,在追求同族利益的同时不免会排挤到“非我族类”的权利,
当此种排他性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就会酿成悲剧——不论是二战时期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
还是持续至今日伤亡不断的以巴冲突,都是民族主义衍生出来的事件。
对鄂兰来说,人的可贵之处在于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民族主义恰好是此一概念的对立),
而“恶”的无根蔓延则会使得此种独特性被抹灭。要防止“恶”,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独
立思考”。
【平庸的邪恶:见证艾希曼世纪大审判】
1961年四月,以色列特工捉拿希特勒麾下头号大将阿道夫‧艾希曼(Adolf Eichmann)得
逞,即将在耶路撒冷举行对艾希曼的审判。鄂兰得知消息后,随即向《纽约客》表明自己
想去旁听审判的意愿。然而在这场审判中,鄂兰没有见到预料之中泯灭良心的恶魔,她看
到的是一个平凡无奇、奉公守(纳粹)法的普通公务员。艾希曼坦言自己并不反犹,虽然
他参与纳粹组织,但那只是执行上级命令的表现。艾希曼的种种证词让鄂兰相信,这个曾
经签署过无数绞杀令的纳粹信奉者之所以成为世人口中的恶魔,不是因为良心泯灭,而是
因为服从体制,依法行政。换言之,艾希曼的问题不是丧尽天良,而是缺罚跳脱体制的独
立思考能力,正是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缺乏使他为恶,成为极权主义的最大帮凶。独立思
考能使人在日常生活中另辟一个隔离的空间,如此一来就不会轻易被体制灌输的思想影响
,保有自己的思想就是保护个人独特性的不二法门,也唯有接受充满独立个体的多元世界
,世界才有办法容纳多元而独特的每一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能使人避免在体制下渐渐陈
腐,艾希曼浸淫于纳粹体制后所导致的残酷恶行,就是一个最佳的反面例证。
“平庸的邪恶”是鄂兰在观看艾希曼审判后对“恶”的特质所做出的总结:“恶”会依附
于一个没有思考能力的人身上,而此这种罪恶的本质有能力夺取人命,进而造成文明的崩
毁。
【争议、挞伐与理解】
鄂兰出版《平庸的邪恶: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审判纪实》一书后,引来不少口诛笔伐,各种
对她思想和身份的穿凿附会接连而出。有些人批评她冷血,因为她竟然认为艾希曼并未丧
尽天良;也有人开始对她和海德格的不伦恋大作文章,因为海德格刚好是一位拥戴纳粹的
知名人士;不巧的是,鄂兰的丈夫布鲁歇尔(Heinrich Bluecher)又恰好是位正统的德
国人。《汉娜‧鄂兰:思想的行动》的导演Ada Ushpiz并未神化鄂兰,也不一味地护航,
反而如实收录对她的批评,再依据鄂兰留下的作品与书信尽可能回应这些争议点。千夫所
指的鄂兰,面对犹太同胞“你难道不爱犹太人”的质问,她只回答:“我不曾爱过任何民
族,为何该爱犹太人?我只爱我的朋友,我只懂这种爱。”鄂兰此番回答纵然让不少人不
满意,却再次应证了她先前“重视多元性、独特性”的言论。或许对她而言,爱无法产生
自一份民族的归属感,而是来自单一的、独特个体的呼应,这也是为什么她最后没有成见
地选择了德国籍的布鲁歇尔作为终身伴侣,因为对她而言,丈夫来自哪个民族一点都不是
问题。
同样的,鄂兰认为艾希曼没有丧尽天良,并不表示她认同屠杀犹太人的行为——尤其她自
己也是二战的受害者之一——她只是试图厘清,一个拥有道德判断能力、甚至熟读康德著
作的人何以行恶。理解并不等于原谅,却是疗愈的必经之路,不论是面对艾希曼还是海德
格,鄂兰都跨出了重要却也艰难的一步。战争结束后,原本断讯许久的师徒二人又恢复联
系,鄂兰甚至出席了海德格的“去纳粹化听证会”。在《汉娜鄂兰:思想的行动》中不难
发现,这位在过去访谈节目中指尖夹菸、戴着粗框眼镜、拥有坚定眼神的女子,其贡献不
仅止于抛出许多影响后世的著作,她也正在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历史和解。
【未完待续:生存权与公平正义之实践】
于1975年逝世的鄂兰,仿佛在当时已预见了二十一世纪必须面对的问题,然而将近半个世
纪后的今天,许多困难仍然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欧洲持续涌入的难民潮,以色列人与阿
拉伯人的冲突,未参与种族屠杀的德国人仍然产生罪恶感,当年遭受迫害的犹太人后代持
续等待的公平正义......种种悬而未决的难题正摆在眼前,这并不只是西方人的家务事而
已,而是身为人类的我们必须共同思索、关心的议题。如今台湾的社会安宁也面临许多挑
战,人人渴望恶人遭到制裁,善类获得应有的报酬,但是公平正义到底该如何实践以及偿
还?答案或许不是简简单单就能想出来的,在我们得出结论前(也可能根本没有什么“结
论”)必须要经历各方的激辩——这是一段高贵而漫长的过程,但我们却能从中厘清自己
在社会中追求的目标以及最关切的价值。汉娜‧鄂兰或许备受争议,但是她在思想层面的
翻新以及尝试,都是她之所以伟大且影响后世甚钜的原因。
楼主: claudia100 (蒸鱼)   2016-05-30 21:12:00
谢谢楼上的补充,获益良多!!!(而且其实本片并没有很详细的解释‘思想的行动’,反而比较著重在鄂兰的生平和平庸的邪恶)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16-05-30 16:2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