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菩提道上】放下自己是最难的

楼主: ariel119 (爱不只是一种感觉)   2016-05-11 04:14:20
http://ariel11920002.pixnet.net/blog/post/447626267
【菩提道上】On the Road │104分钟│保护级|韩语发音
上映日期:2015-05-20
★《菩提道上》是第一部记录百兴庵中比丘尼生活的韩国电影,是韩国女性僧侣“比丘尼”们的修行场所,一年仅对外开放二次的神秘寺院。
★导演:李彰宰2006年执导电影《人神之间》(Between)拍摄一位韩国年轻女子为了治病而成为巫师的故事,其中类似“起乩”般的震撼画面以及令人目不暇给的仪式展演,成功激起观众的好奇心,缔造韩国纪录片史上最高票房纪录
★ 韩国纪录片票房冠军!
★ 比丘尼的隐居生活,大银幕首度公开!
【菩提道上】的英文为On the Road,
不免让人联想暗指人生道路,
我一直对于人生中所谓的修行感到好奇和疑惑,
到底何谓修行?又该怎么样做才是修行?
这部片,倒是让我们一窥究竟修行人的生活,解惑一二,
而这些比丘尼为什么要出家呢?又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出家呢?
用很纯朴写实而贴近的拍摄手法,
让人感觉比丘尼与我们并无二异!
生活即是修行,修行即是日常!
世俗间充满了各种情欲诱惑的考验,
然而就算是没有出家的我们,一样也是戴发来这人世间修行!
人生其实就是一场灵魂的修行....
- - - - 以下内容含有剧情 慎入有雷区 - - - -
- - - - 以下内容含有剧情 慎入有雷区 - - - -
- - - - 以下内容含有剧情 慎入有雷区 - - - -
这部片主要是绕着四个比丘尼,
除了有个是因为小时候无父母就被送到寺庙,其他皆是自我选择...
“放下自己,是最难的!”
首先出家,个人认为就是对原生环境的”断舍离”
出家对于家人而言,不是一个容易下的选择,
除了自己要能放下对于世间的尘念以外,像这样与外界断绝而隐居的百兴庵,
最困难的是一开始要与家人分离吧...!?
看到亲人不舍的样貌,人世间的 "情" 应是这世上最困难的考验吧!
所以,其中一位比丘尼也忍不住泛泪表示,对父母感到抱歉,只有我自己感到开心.
虽然也相信某些比丘尼,可能是抱着逃避现实的心态而出家,
然而"修行并非一天的事情",就算是如此也会在过程中,
逐渐明了自己要走什么路吧~
“不是谁叫我走,而是我自己选择要走的。”
其中一个拥有高学历的比丘尼祥旭行者,因为在美国拥有美好禅修的经验,
所以回来决定出家,
然而“在美国三年美好的回忆,是否够支撑你出家一辈子呢?”
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祥旭行者稍微感到可惜,修行也有入世的,
我更希望她可以把所学贡献世人,当然这是她的选择,
也许要六根清净才能找到内心的闲静适得,
所有的选择皆在自我,喜欢这里所说的那句:
“不要忘记初心,就不会感到后悔。”
这其实是可以套用到任何事,我们所做选择的事上,
即所有事物的起点与始点,
这也是所谓的 "起心动念",所有的意念都有个开始,
而出家人对于心中一开始的念,连动恶意的念都不行,
也就是说内心的念,皆是修行的一部分,
另一个僧人提到若是认定出家是自己要走的路,那还是早点走吧!
这个僧人说的没有错,不过到达目的地的路有很多条,
有人想走最快的路,有的想再多看些路上的风景,
人生的路上,不啻就是因为有这些人事物而丰富吗?
不论哪条路,皆是自我的选择尔尔~
电影里提到僧人修行一年是不够的,
在里面最让我感到严峻且害怕的是”无门关”,长达三年的独自修行,
在空无一物的小房间里,只有自己,也不能跟左右房间的修行者聊天,
饭菜有人送,但有些僧人也吃不多.
所有过往回忆,痛苦,悲欢,都在一席天地与自己共处,
无门关,关的不是人身,
然而究竟在这里修行,得到了什么?!好像也无法完整地跟别人分享,
这样的闭关修行只有自己知道,这就是一种”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无论最后是否成功,都是自己的选择!
一位僧人表示,就算如此,很奇妙地是还是会想再去那边修行,
“就算一生都致力于修行,要有微小的进展都是困难的。”
要成佛前会来到三昧境界 ,这大概是来到无门关所要到达的境界,
生命就是这样结束的,
“就算我死在这里也是一种幸福,至少我是在自己的意愿里死去!”
能够心无旁鹜,完全投入不受外界影响,不生其他多余的意念,止于一念一观,
身心与外境统一的安静安定,这大概就是禅定的最高境界吧!?
里面的老僧人灵云院长,则表示就算无法修行成佛,也要为还债而修行,
“一碗饭,等于一碗血。”
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辜负了碗中的粮食,
或许会来到这世上或许都有自我要还债的因果,
孩提就被送到百兴庵的禅宇行者也是如此,
别人会告诉他是因为前世业障,所以今生这样,
她说她其实很不喜欢听这些,心理会有阴影,感到不舒服....XD
其实基督教也说人生来就是有罪的,
佛教也有所谓的前世业障因果等....
不得不说,我觉得这两教有些地方说的事情是一样的!
但可以统整相同点就是,
现在还在人世的我们,必定是还有自我未偿还的罪或债...
其中一个查网络来到寺庙的修行者,表示他认为有信仰的人都很踏实,
“天主教基督教是相信别人,佛教是要相信自己。”
“为了找到自己,所以来到了这里。”
这名修行者因为对自己还未了解,来到百兴庵就是为了要找到自己,
为了追寻不一样的生活而来!
在这里检视自己的修行,在徬徨中知道自己要走什么路,
这名修行者刚开始也很不能适应,
来到百兴庵这里也有会有遇到自己讨厌的人,
必须要连续12小时参禅及步行,其实就是将佛法融入生活中,
一个月只能休息两天,(比劳工还辛苦啊~~)
她常常喊著什么时候可以休息,
另名年长的僧人表示第一次碰到这样的,
一句:“死了,就可以休息了!”,倒是实在地让我笑了~
我们来到这人世的终点皆是死亡,
简而言之,修行其实就是对自我行为的修正,
然而,人生其实就是一段旅行,人的终点皆是死亡~
这个过程就是在检视自己的行为,
无论是否如比丘尼一样去旅行,
我们来到这个人世间,皆是有未完的尘缘,未还的情债,人生就是一个修行的过程!
然而算是凡夫俗子的我,认为就算是没有出家,
世俗间充满了各种情欲诱惑的考验,
最好的试炼道场就是在红尘,
生活即是修行,修行即是日常!
没有出家的我们,一样是戴发来这人世间修行!
何谓此世?何谓来世?
不管是不是剃了发,出了家,
来到人间的我们都要口说好话,心存善念,身做好事!
共勉之~~
作者: akumahomura (恶魔焰)   2016-05-11 04:33:00
没事放下自己干啥
作者: owenkuo (灰色腦細胞)   2016-05-11 05:57:00
索命梵音?!
作者: a32141101 (Amy)   2016-05-12 17:18:00
好像是一部看完会很平静的电影~
作者: ElsaKing (Hushpuppy)   2016-05-13 01:12:00
谢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