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路边野餐》毕赣导演专访

楼主: pobea (拍子)   2016-05-05 22:22:55
“老灵魂带着孩子气”──《路边野餐》毕赣导演专访
图文好读版,刊于独立评论@天下: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04/article/4218
《路边野餐》在去年金马一鸣惊人,不仅夺下了金马最佳新导演奖、费比西影评人奖,也在国际影展上惊艳国际影坛,获得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卢卡诺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提及奖等大奖,年仅26岁的毕赣导演也成为炙手可热的新一代导演。
《路边野餐》影像结构缜密计算,叙事丰富而多层次,毕赣导演就像是讲了一千零一个故事般的说书人,讲兄弟之间为了母亲遗留的房产而产生疏离,是无奈;男主角陈升(陈永忠 饰)为报恩帮老大砍仇家在狱中却见不到自己妻子最后一面,是遗憾;一卷卡带藏了老医生和老情人的往事,是旧爱;少女洋洋(郭月 饰)在荡麦搭船背凯里的导览词,却和青年卫卫(余世学 饰),又像古代苗族青年隔山浪漫吟唱,是爱情;故事是讲凯里小人物的悲喜,却又是讲人与人之间放诸四海皆准的情感和爱。
片中40分钟的长镜头,以充满诗意的光影,衡量了时间的存在,也探究了空间的关系。这40分钟就像陈升在乐团上即席唱出小茉莉极难听,却极动人的歌声,这颗长镜头虽然有很多技术上的瑕疵,却代表了毕赣导演对电影纯粹的热情,更感受得到导演对电影粗犷有力的力量。
导演形容自己是“老灵魂却带点孩子气”,访谈时问导演许多电影创作背后的意涵,毕赣回答都是几句话,不外乎1.直觉 2.当时就想这样做 3.做不好,就要承认错误,错误不会因为是错误,而变得美好。重点清楚明了,直指创作核心,正是创作者本色。毕赣导演也开始筹备新片,以下即是毕赣导演访谈纪要:
▋拍一部片,看一千次
问:为什么说自己不敢拍烂片?
毕:我不敢拍烂片的原因是,我不只要说一千次,我还得要看一千次。所以一定要拍自己觉得最满意的电影。
哪怕技术不是很满意,但是那个纯真的状态一定要,因为我还要讲一千次,我乐意于讲一千次,虽然我不太爱讲话。
问:有算过自己总共看了几次吗?
毕:我和我剪辑师算过,到定剪以前,我们俩算了一下,无论如何,三百次肯定有。
我们剪辑是这样的,这部片里面的动作剪辑会十分稀少,都是场景之间、空间的剪辑,每一次你要动一点点空间的剪辑,我们都要从头看一遍。
我们没办法像成龙的打斗,像这场戏里面几个动作你从这看就行,因为他这个结构,你动一点就要从头开始看,最后还养成了这个洁癖,就是只要后面调整了几分,我们俩就要从头看。
有时候我们每天要看四、五遍,一直看到我们俩都出现幻觉,就会觉得这是一部超级好的电影,然后一问别人,别人就摇头。(大笑)
▋中年男子的歌
问:为什么会在片中放这么多伍佰的歌?
毕:我小时候贵州流行台湾歌,在我记忆里面很深处,台湾的歌就是特别饱满的音乐。我爸爸经常放伍佰的歌,我觉得特别难听,我不相信有小孩喜欢伍佰的歌,大概九岁十岁那阵子我一直听,就特别讨厌,它对我有个记忆障碍在那边。
但我父亲很喜欢伍佰,好像中年男子都特别喜欢伍佰,因为他歌里的情感特别充沛。等到我后来长大开始听音乐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伍佰的歌是那么的好。
问:片民乐团还演唱了任贤齐〈伤心太平洋〉,为什么想这么安排?
毕:那一场戏观众看到的空间是单一、二维的,我希望在这空间里有个声音可以丈量出那个空间,他的船到那了,他们到那了?那声音距离有多远?一下子就知道了。有了这首歌当背景,观众可以丈量出这个空间,这样空间感才会更真实而丰富。
▋对一个民族的最大尊重
问:如何找到像凯里城乡之间魔幻又写实的场景?
毕:我找景的判断是第一个适不适合拍?空间感丰不丰富?第二个是依据我童年的那些经验,像那个潮湿的房子啊,我就按照我童年的记忆去找,那标准就来自我童年的记忆。
凯里在这十年的变化非常非常大,凯里的发展是很魔幻的,它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现代化。我记得在我出去念大学前,高中以前,我记得坐三轮车去很远的地方玩都还会吐,到现在一下子大楼盖起来了,感觉就是一下子变成一个现代化都市。那就会遗留出很多那种城际、城乡结构之间的场景,那种场景肯定是我需要的。
问:为什么会想让洋洋搭船时,念凯里地方导游词?
毕:在那个地方拍,我希望就用那个地方的思维方式,我特别不希望变成一种“伪民俗”。我觉得不能老是只是拍一些苗族的头饰啊、服饰啊什么的,我觉得那些并不能把苗族的思维方式、生活惯性、遥远的记忆很好的表达出来。
我就让洋洋她念很现代的导游词,就用那种苗族青年对唱传情的方式去念,这种感觉我个人是觉得无与伦比的。
苗族是没有文字的,它是依照他的歌曲去记录他的历史,歌曲和舞蹈,那苗族真正好的东西是视觉和听觉,经过长期口耳相传的训练,这累积是非常非常丰富的。我觉得苗族的特质应该是这样的。
你看洋洋念导游词,我不用说洋洋是苗族,她吟唱的方式正是苗族遗留下来的,是多么诗意、多么坚韧的一种记忆方式,我觉得这才是对一个民族最大最大的尊重。
▋用炫技保存最纯真的东西
问:为什么最后这40分钟想要用长镜头拍?
毕:长镜头我拍了三次,但真正用的是第一次,充满了无限的瑕疵。在没有钱的情况下,你的设备、灯光,不打灯就要用自然光,你需要有光源、需要去设计光源的。没有钱,没办法做这些设计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我依旧保留它(长镜头),就是他还是依旧存在,现在电影里面很少有很少有的纯真。
为什么要用长镜头?其实我觉得任何一种表述的艺术,譬如说拍电影本身就是炫技,拍电影如果不炫技,那拍它干嘛呢?那拍记录片就好了。所有的技巧都是为了你的概念服务的、为了你的人物服务的。
所以我从来就不怕炫不炫技,我下面一部电影更炫技,只要保存它最纯真的东西,技术就是为了它而服务的。为什么会提到炫技这个东西?就是因为电影的语言是需要不断的发展,不断的需要有人去推动他。
侯导拍片做的都很好,你说《南国再见,南国》是炫技吗?那么多技法,但你看不出来有时候,它其实用了很多技法,很多是直觉性的自我梳理。可能侯导都没有意识到,但他肯定是知道他很会拍很会剪,你说他是炫技吗?那根本就不是,这些肯定都是为了电影而服务的。
因为电影就是一个特别肤浅、表象的东西,它就是需要这些东西呈现出来。你的朴实是感情的朴实,而不是技法的朴实,我要360度拍摄是有意义的,在我的心里,就像时钟一样,这些所有东西都是为了要表达我的感情。
▋你相信拍得到,就总会拍到它
问:片中很多场景运用镜子,人物还出现在摩托车后照镜反射,是特别设计的吗?
毕:我在想怎么样才能调度出,摩托车就在镜头前,而人就出现在摩托车的后照镜框框中间里,这镜头是设计好的。这当中只要任何一点点距离都不在里面,十厘米他就不在了,动一点点就不在了。这就好像踢世界杯,要十分精准。
这场戏我拍了十几条,拍了一下午,大家都拍到要崩溃,但是我拍十几条就拍到了。我觉得还是要相信它,你相信你会拍得到,换个方式讲,如果十几条没拍到,我就会拍一百条,总有拍得到的时候。
因为你相信拍得到,可能一条就拍到了,那你总会拍到它。所以当你拍到它的时候,这个镜头就会很有生命力,因为经过了很多打磨、运气、等待。所以当我在拍他等待洗摩托车的画面,我跟他在片中洗车的状态,我们的状态都是一样的。
▋时间、电影与诗
问:陈升在等待、洋洋在等待、卫卫在等待、等待是不是这部片的重要主题?
毕:等待是衡量时间的一个方式。这部电影最本质的就想讲的是时间,等待、遗忘,这些都是衡量时间的方式。
问:你是先写诗出来,还是在剧本里写诗?为了拍这部电影写了20几首诗?
毕:没有,我写诗是写诗、拍电影是拍电影、剧本我就不管诗,做好结构什么的,最后剧本的初稿弄完了以后,我会开始安排诗歌的介入,也算是个人的情结吧。
我所有的诗都不是为了电影写的。刚好电影主角又是一个蹩脚诗人,那时候诗集没办法出版,我便想用我各种办法去表达他的感情,诗也是一个表达的办法。
我作为他们两者(电影、诗)之间的创作者,肯定有共通点,我想表达的情感、写的诗、拍的电影,那个感情肯定是我。所以找出共通的地方就好。
当我的光曝在你身上,重逢就是一间暗室。(念出这首诗句举例)
我写了这首诗,也写出剧本的结构出来,后来我发现那场戏的意义跟我这首诗很合,但是我不用特别去找,因为都在我脑子里面。诗也在、场景也在,我马上就无缝匹配放在一起了。
▋我目前只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问:之前去法国南特影展,有什么感想吗?
毕:法国人最擅长电影语言,我就用电影语言跟你作交流。我不讲历史,不讲民族,我就讲电影语言。我就用你最擅长的东西,拿出来跟你讲。我所有的感情在里面,我所有的生活在里面,那就没问题了。
问:为什么不接受其他拍片的邀约?
毕:得了金马新导演后,我被更多人看见了,谢谢金马奖给我的肯定,让我获得更多的机会,可以拍自己要拍的。我想做的东西,我认为它足够好,好到没有任何邀约可以离他一百米。如果有一个邀约,可以接近我想做的东西有十米近,那我肯定会做的。但十米都没有,永远是十万公里,所以我目前只拍自己想拍的东西。
     
采访后记:
“我总是在电影中死里逃生”,是毕赣导演在拍这部片形容自己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时说的话。很难想像拍摄时,他每天起床都不知道接下来的钱怎么生出来,还要说服剧组不能散,最后是靠老师丁建国金援才能拍完这部片,他却靠着长达40分的长镜头,展现出电影人拼到底的企图心,在最贫瘠、最艰困的创作土壤上,反倒是开出一朵粗犷有力的艺术之花。
毕赣的大学老师丁建国,不只是一直赏识他的电影伯乐,最后更拿了自己存了多年的积蓄资助他拍出这部片,这段老师对学生付出不求回报的花絮,就像《新天堂乐园》里多多和放映师艾费多的真挚情感,电影之外,真实故事总是更动人。
作者: ZAZS (赛斯)   2016-05-05 23:07:00
推~
作者: ntusimmon (没有人可以像妳)   2016-05-06 08:19:00
好作品果然是时间换来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