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友人 谁 同意转贴
※ 图文好读版:http://bit.ly/1MRLKF8
这部《击剑大师》对我来说是一部惊喜之作,虽然不到让人拍案叫绝的杰作,但却是一部
让我感到相当喜出望外,且言之有物的意外之作。
在正式看这部电影之前,其实一直以为是一部温馨的励志电影(事前没有做太多功课,预
告片也没有看得很仔细),没想到事实上是一部以励志包装却言之有物,巧妙的与历史连
结的议题之作。
《击剑大师》由芬兰、爱沙尼亚以及德国三国共同制作,虽然在今年奥斯卡上是以代表芬
兰的身分报名(导演为芬兰人),不过在电影中的故事背景则是以爱沙尼亚为主轴,时空
设定在结束二次大战不久后的 1952 年,当时的爱沙尼亚被苏联的史达林政权统治,二次
大战为同盟国重点国家的苏联在大战后积极铲除与德国纳粹有所牵连的人物,爱沙尼亚在
二战时期虽为中立国,但却受到邻近国苏联以及德国的角力,在大战时期有不少青壮年的
男性分别被征召位德意志国防军以及苏联红军为其效命,其中这部《击剑大师》的男主
角 Endel 即是被德过纳粹征召的受害者,在战争结束后回到爱沙尼亚却因为史达林政权
的压迫,无法过著正常人的生活,必须躲躲藏藏以防不被政府抓去,也因此在因缘际会下
认识了这群小朋友们,开启了他人生新的扉页。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不免得让我一直想到与《击剑大师》同为今年奥斯卡外语片九大的
《谎言迷宫》这部电影,在《谎言迷宫》将故事聚焦于德国战后的转型正义,致力捉出所
有于在二战时期曾经效命纳粹的军人且加以审判;相反的,在《击剑大师》中则这是描述
著这位曾经被迫加入纳粹的爱沙尼亚人 Endel 如何逃离史达林政权的魔掌,两部电影如
同天秤的两端,两部电影各自有各自的观点,严格上来说所处的身分也大不相同,对历史
不甚了解的我也无法在两者之间做出较为深入的比较,但如此的对比却是相当有趣的,可
以从中发现电影之间巧妙的连结差异,这是一件相当耐人玩味的事情,同时也是其价值所
在。
http://bit.ly/1N8bx6N
电影中饰演 Marta 的小女孩 Liisa Koppel 真的太抢眼了,
表现也可圈可点,锐利的眼神却也不失孩子的纯真与可爱。
在《击剑大师》中的核心母题也就是上段中所提到的部分,对于爱沙尼亚这段历史的过去
,当时的人们受到战争的压迫,像是男主角 Endel 这样的年轻人被迫加入自己不认同的
国家以及政权当中校命,在战争过去后,原本的家园却依然受到大国的统治,正值青壮年
的这些男子们无法过著一般人的生活,不是入监就是在史达林死前一辈子过著躲藏的生活
,而在《击剑大师》中也顺势著借用这样的时代背景引出电影中的另一大核心价值,
Endel 为了逃避苏联军官的追捕,流连至乡下的一间中学里当体育老师度日,过去拥有优
秀击剑经验的 Endel 为了配合学校要求开设的运动俱乐部重拾了因为德军身分而无法继
续研修下去的花剑,其中的核心要角小女孩 Marta 也无意的促成了这一切的开端,在这
段过程中 Endel 与女教师 Kadri 相爱,原本不善与孩子们相处的 Endel 也渐渐的打开
心房,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而打破这面铁墙的一大原因也来自 Kadri 对于孩子
们的了解,巧妙的是,这一切也悄悄的与上方所提到的母题有着连结,在这间乡下中学里
的孩子们,都生长在不完整的家庭中,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缺乏了父爱,小小年纪的
Marta 在放学后必须独自照顾著两位年幼的妹妹,让击剑俱乐不不至于关门大吉的 Jaan
的爷爷在剧中被苏联军人带走,也揭开了这座小村落不为人知的一面,大多数孩子们的父
亲与男主角 Endel 一样在大战期间为德军效命,在战争结束后面临的即是狱中的生活,
他们无法参与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孩子们也被迫长大,必须学会独立自主,然而随着
Endel 的出现、击剑俱乐部的成立,生活没有依靠以及方向的孩子有了可以努力的目标,
他们也在 Endel 的身上找到了父亲的影子,他们的情感建立在这份在家庭生活中缺乏的
不安全感,原本过著浑噩生活的 Endel 在孩子们的身上也获得了救赎,记得电影中一段
校长试图阻止击剑俱乐部成立的学校家长会议上说了一句话,他说:“击剑是属于贵族的
休闲运动,我认为这并不适合中产阶级的孩子们。”是的,击剑自古大多被认为是属于贵
族的休闲运动,但在这部电影中借由象征社会顶端,高知识份子的 Endel 的手击破了这
道藩篱,且 Jaan 的爷爷同时也扮演着击剑并非贵族运动的最佳例子,在《击剑大师》中
他不再是专属于有钱人家的休闲运动,他成为了中产阶级家庭中孩子们的生活曙光,在战
乱后的时代中,孩子们在这个混乱的世代理借由一支支由树枝制成的花剑中划开了垄罩这
座小镇的阴霾。
《击剑大师》是一部剧情走向好猜测,大多都安稳的走在预料之中,或许可以说这的确是
一部形式上制式的电影作品,但巧妙的是,却不因此让人感到单调平板,导演借由温柔的
口吻娓娓的道著这段看似阴郁的小镇哀歌,他不同于普通的励志温馨电影作品,虽然电影
节尾的确是皆大欢喜的圆满结局,但以再朴实不过的方式包装着这残酷的历史悲歌,编剧
以精巧的双手将历史议题与孩子的成长经由击剑做出连结,这并不是一部单纯告诉观众"
你只要努力不懈,就可以成功!"的单调之作,他借由孩子们与 Endel 之间的情谊与时代
背景以及爱情上做出拉扯,它说教,但不说过头,这部电影没有过份的情感煽动,在惆怅
却也轻巧的电影配乐以及唯美的镜头光影下,编织出一部相当动人的历史传记电影,就
在 Marta 最终那一击致胜的剑击之下,似乎也象征著史达林政权逐渐的崩解,象征著爱
沙尼亚这样长期遭受大国欺压的弱小国家,也可以以小博大,为自己的国家(队伍)卯尽
全力,为爱沙尼亚二度独立之路画下崭新的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