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的观影背景报告:
童年看过 1978 超人电影至第三集,看过 1989-1997蝙蝠侠,都很喜欢;
成年后看过黑暗骑士三部曲不喜欢,看过《超人:钢铁英雄》也不喜欢;
除此以外对 DC 的知识只有现正热映影集 Supergirl,明天 crossover才要认识闪电侠。
大体上,我对“黑暗写实”风并不欣赏,倒未必是本质上不欣赏,只是在近年观影经验中往往觉得该风格作品流于道貌岸然与做作;反而,就有限的观影经验中比较喜欢那些表面轻松肤浅、内里其实带有深入浅出正向讯息的作品。从《黑暗骑士》开始我就这么觉得,一直到《超人:钢铁英雄》更加深这个感觉。不过我很惊讶,看到这回《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却觉得充满真诚的感动,虽然它的表面黑暗到爆,但它花两个半小时铺陈的是一个简单的正向讯息:信。
信,有信任、信念、信仰,在英文里有 trust, faith, belief 等等,英文概念各自不同但中文一个“信”字就囊括一切。信的相反是非理性的愤世嫉俗,而未必是理性的怀疑;甚至,信与理性的怀疑密不可分,而非一味傻傻把自己交给别人的迷信。这些关于“信”的理念讨论,都在这部讲述神人关系的现代电影中娓娓道来,并用了就算美漫麻瓜如我都耳熟能详的超人和蝙蝠侠两大经典角色负责演绎。
人,就是蝙蝠侠
人就是蝙蝠侠,神就是超人。这一点在本片非常清楚,任何人一定都看得出来。
人有苦痛,有过不去的阴影,世故的人不信任人性,当然更不信神,只愿意一切靠自己。
蝙蝠侠向来打滚的是万恶高谭市,对付的是奸狡凶狠尔虞我诈的犯罪活动,手段是各种精巧机关计谋与武器战技,总是来无影去无踪神不知鬼不觉。
蝙蝠侠没有超能力,一切靠自己打造练就,虽然不是白手起家打拼出来,也是靠祖先代代资本积累传承下来,以凡人之姿努力实践理想、挑战命运。
神,就是超人
神很单纯,无条件伸出双手帮助任何人,但神也有其限制与盲点,看不清复杂的人类社会之世故。神最在意的是庸碌人们没有信仰,不管信谁总要有个信念吧?而神对人之不信最怕的,就是人不信祂,甚至会对人之不信忿忿不平。
超人向来打滚的是白天大都会,对决的往往是单纯天灾或意外人祸,再复杂也只是鲜明的正邪对决,直爽正气的招数不外就是直飞入水火、直接温暖拥抱、直接挥拳接拳、瞪大红眼直视。
超人的超能力与生俱来,甚至未必是他自己所想要,他无欲无求单纯生活也没什么要奋斗的大挑战或大理想,生活不过就是小报社、小女友、看到谁就去救谁,反而他一直小心翼翼尝试学习,务求控制自己一身神力不要出轨,希望人类能感受自己的一片赤诚。
人的抉择
这部虽是双主角,但从小男孩坠洞就开宗明义了:这片的主线还是“人”的故事,仍是人的电影,面对神或任何超出人的力量,本片由三个人代言三种“人”的意识,一个善一个恶,最后一个还在抉择:
参议员是善,她当然也有怀疑、有顾虑,但行正坐直开大门,鼓励正向了解与对话;
Lex Luther是恶,一样有怀疑有顾虑,却放任自己将疑虑无限放大,变成基本教义十字军,为了一己执著理念什么都做得出来,无限鼓励误会、猜忌、焦虑、仇恨。大恶并非本有,肇因只是小小黑暗念头,放任黑暗盘据己心才成大恶。
蝙蝠侠还在抉择,是要放大焦虑一意孤行?还是要放下歧见倾听对话?在 Luther 的推波助澜下,本片的蝙蝠侠有 3/4篇幅都在慢慢扩大自己的黑暗念头,直到最后的一声“玛莎”才唤回人性曙光。玛莎这菜市场名刚好撞名只是巧合,内里是每个人都有的母亲,也就是不分神人都有的基本人性。
所谓反派、所谓恶魔,不过就是把“不信”的执念极端化而不思缓解;所谓善念,也不是傻傻地“信神”然后就什么都听祂的,信神和信人都是一样,都是先放下自我成见认真看见对方,只要能放下,人不论对神还是对人的处世作为都会截然不同。
与神交手也交心一回,本片可以算是愤世嫉俗蝙蝠侠的成长,或是说他身为超级英雄的第二春。对人,本来嫉恶如仇一定要私刑烙印,最后面对 Luther 尽管眼睛都要喷出火来还是忍住了没有烙下去;对神,从一开始愤世敌神到后来与神携手,失去了一个超人尽管悲伤,但随着越来越多神人异士呼之欲出,人神共荣改善世界的伙伴关系,从今做起犹未晚也,人生五十才开始。
神的抉择
本片的“神”,大体上就是超人一个,倒不像人还分善恶与抉择三者代言,而是让善念恶念与抉择都集于超人一身。人要学习抉择的是如何与神共处,殊不知神要学习抉择的也是如何与人共处。尽管基督宗教千余年来都把神描绘得圣洁无瑕,但古今中外许许多多其他信仰的神都充满七情六欲,神生课题之复杂一点也不输给人生。
超人有善念,就是无条件拥抱任何人,不论小猫还是小女孩能救几个是几个,绝不让人间世故复杂的诡辩改变其心。本片争议的非洲任务,救人就是救人,本不用在意其他人假借神救人之名所为之杀戮。捧着花的 Clark Kent 本来充满单纯信心,但连浴缸里的 Lois 都开始怀疑时,才打开了超人的世故之门,开始走向怀疑的黑暗。
超人的黑暗,从失去自信开始。这自信仍取之于人,立基于人们对神的绝对崇拜,也就是立基于自己无远弗届的神蹟;但当少数没被神眷顾到的人浮出水面,发出不平之鸣愤世嫉俗不再信神时,反而是神的信念崩溃了,开始用人们的迷信期待要求自己:我为什么没救到某些人、我为什么没完成某些事?神害怕人不信,其实只是表示神没有自我圆满的自信。
超人之黑暗,第二层就在人之不信,让神也开始愤世嫉俗:我无私奉献你们,为什么还要处处挑战我?为什么要肉搜我还要逼我所爱?你们人类真的如此冥顽不灵吗?言念及此,上帝之鞭准备挥出了,就像旧约圣经的无情上帝耶和华一样,面对不信我者就是洪水地震蝗虫猛兽,就是我一双愤怒的红色眼睛,就是对蝙蝠侠“如果不合作就取你人头”。
超人之光明,就是神之子耶稣,人即使不信我与父亲也没关系,人之偏执恶念化成黑色大怪兽 Doomsday 也没关系,神就算不爱世人缺乏信心,身为神之子的我一样无条件爱更充满信心,我知道喊出母亲的名一定触动人性,我更愿意以十字架姿势的庐山亢龙霸牺牲自己,铲除人类恶念并代人类偿还这罪过。
神人的遗绪
愿意无私奉献的超人类,就是神,而且才不只“超人”一人,两千年前有耶稣、两千年后有超人,以后降临地球的神还将如雨后春笋风起云涌,这《正义曙光》只不过是让超人打头阵的序曲而已。后面的角色虽然包括神力女超人都只是路神甲乙丙,但他们要承继的就是这集超人之遗绪,神人之间的苦涩一课由超人和蝙蝠侠在这集修完了,其他神与人类即将在续集继续擦出新火花。
最受观众欢迎的神力女超人,在本片虽是小配角甚至最后有点像乱入,但她就是新希望的开始。丧礼结束,一对金童玉女就是新的人神关系,神黯然道来“我对人类失望,退隐百年”,充满信心的新人类乐观鼓励“诸神们都出来吧,人类虽然愤世嫉俗,但只要努力都可以改变”,焕然一新的蝙蝠侠就是活生生的例子,我体会了人神之爱,也要将这爱继续散播出去。
接下去,就是一系列的《正义联盟》电影了?蝙蝠侠这唯一的正常人类,俨然要成为正义联盟的召集人?这集打头阵的《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点亮的曙光是不是字面定义的“正义”并不重要,总之有一盏共荣的曙光出现了,我期待这盏灯火一棒棒传下去,让每一部接下来的 DC 电影就算表面黑暗冷酷,也都能继续传承这从石缝中开始绽放的光明价值。
至于自我牺牲的神之子,尽管这集让我们观众潸然泪下,但也别担心,神之子过了三天总要复活的,咱们且拭目以待!
最后,我的信仰背景报告:
我不信神,不信任何宗教,当然也不信基督宗教这一整套神话。若硬要说信,我只信儒家,信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相信一切美善都可以由世俗的个人自己修炼出来,不假外求。
不过对任何宗教神话,我都抱着敬佩与感激,因为他们就算掰出什么天花乱坠的故事,讲故事的背后都是期望引导人们向善。至于向善的契机是哪个神从天而降感化世人、还是世人的世俗修炼在心底生出了信念之“神”,都是一样,有没有个具体的神并不重要,神自能存在每个人心中,端看自己是否愿意建立并释放心底之神。
因此,虽然《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如此明显地充满神喻,我认为也不是专属于基督教或任何宗教的故事,基督教只不过是能让欧美西方与新兴南美广大观众有感的皮囊罢了,无神论者如我仍然能够欣赏,任何人也都能够欣赏。
当然这部片仍充满美漫包袱,许多漫迷与影迷一定期待蝙蝠侠就要怎么样、超人就要怎么样、神力女超人闪电侠钢骨水行侠就该要怎样,还好这些对于没看美漫的我来说一点包袱都没有。就专心看一群全新角色、看一个全新故事、看一个正向讯息娓娓道来,就是令人灵台清明的享受。
大家就放下心底包袱轻松看吧,如能忘掉剧情专心投入角色的爱欲嗔痴,就算再多线并行的跳跃叙事都不会乱我们耳目,一定更加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