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紧急动员(1998)──当国家本身成为恐怖

楼主: mimo123483   2016-03-25 13:40:28
  不知道是否巧合,在比利时成为恐怖攻击目标后不久,电影台重播了《紧急动员》这
部片。片中,丹佐华盛顿饰演一位FBI探员、布鲁斯威利饰演陆军将领。整部剧情的主轴
是,纽约市面临了惨绝人寰的连环爆炸案,从影片开始的公共汽车、坐满社交名流的剧院、孩
童嬉闹的小学甚至是FBI总部大楼都遭受攻击。即使FBI探员屡次找到个别事件的凶手,却
仍旧无法阻止接下来的恐怖行动。
  然后激烈的辩论就来了──既然FBI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政府应不应该出动军队干涉
、避免下次攻击?“军队不是被训练来镇压人民用的,这使我们的宪政精神荡然无存。”
“但人民感到恐惧,一半的父母拒绝让小孩上学,他们希望军队保护他们。”
  在电影中,政府选择对整个纽约市宣布戒严。坦克车和持枪军人包围街头、严格检查
每位从家门走出来的人。令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感到一阵恶寒的是将军的宣告:
  “这些恐怖分子是阿拉伯裔、介于十四到三十岁且刚入境…你可以躲在跟你有相同背
景的人当中,但我们会封锁整个布鲁克林、把你挖出来…今晚开始,任何符合这些背景且
不配合的年轻男性,都会受到军方拘捕…”
  于是军方逐一进入住家搜索,把所有阿拉伯裔人口关入集中营──这也包括了一位阿
拉伯裔FBI探员的孩子。出生于阿拉伯家庭、信仰伊斯兰教在美国本就遭受歧视,而现在更
成为政府公然剥夺他们自由权利的理由。为了阻止后续可能的攻击,军方甚至开始刑求嫌
疑犯。
  “现在是危机时刻,让一个人受苦可以拯救数百条人命。”将军说。
  “让一个人受苦?有一就有二,你不如多杀几个、干脆全部斩首示众!…如果我们这
么轻易就接受了刑求的话,我们奋战至今的价值就消亡了,而他们将赢得胜利。他们已经
赢了!”探员痛骂,他最后被“请”出门外,无奈听着门内的惨叫声。
  “人民有免于恐惧的自由”,当然可以解释为人民不应该生活在恐怖主义的暴力威胁
之下;但当国家打着大义名分开始监禁、刑求人民时,人民可否免于国家带来的恐惧?这
让我想到《黑暗骑士》中小丑的表现,他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英雄也会堕落、整个城市可以
陷入疯狂。国家也许能用刑求、暴力而违反人性的手段去有效解决一位恐怖分子,然后证
明国家和恐怖分子一样残暴。美国也好、台湾也好,都是秉持着民主自由的精神、经无数
先烈流血逐步建立的自由国度,若为了打赢一场胜仗而变成一个让人民恐惧的国家,那胜
利的意义何在?
  剧中也提到各族裔对此的不同反应。阿拉伯裔在美国的势力非常弱小,他们的形象又
总是跟恐怖主义连结在一起,因此成为政府拘捕他们的“正当理由”。看到阿拉伯裔处于
水深火热之中,人们问了:如果是其他族裔犯下这起恐怖攻击呢?如果是意大利人或黑人
,他们会被全部监禁起来并遭受如此对待吗?犹太教与穆斯林、白人黑人与黄种人最终一
起走上街头;而宣告集会非法后,荷枪实弹的军人蓄势待发。
  高阶的官员有能力进行这些激辩,而第一线的军人呢?最后也有一场戏,FBI与军方
互相指控对方违法,所有人都将武器上膛、瞄准“叛徒”;探员与将军激辩的时候,年轻
军人们犹豫着是否开枪、流下战栗的冷汗。士兵们抱着击退外敌、报效国家的爱国心入伍
,但若瞄准的对象从敌兵变成了原先发誓要守护的人民,扣动板机的瞬间,也许也永远摧
毁了自己心中某个重要的事物。
这部片的主线虽然是FBI怎么抓坏人,但最吸引人目光的地方却是在手段上的辩证。在
我看来,坏人是怎么被抓到早已不是看点、刑求和监禁的具体成效当然也不是。真正值得
看的是当国家陷入苦难时,谁、该用什么手段来处理危机的讨论。可惜的是短短两小时的
电影,自然只能做出正义必胜的结论,我十分好奇如果最后的攻击成功、或是军人和FBI
彼此开枪,国家将堕落到什么境界?那些国内的、国外的历史悲剧,往往也是生诞于国家
巨变之时,佐上政府与人民的麻木,最终使国家成为了杀人机器。
  我也想起关于这些辩证有许多参考资料,有本书叫《可侵犯的尊严:一位德国律师对
罪行的13个提问 》中有相关讨论。关键新闻网也做过书摘: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96171/
  在经典的“吃一位船员让其他三人获救”、“是否击落被挟持且即将撞向大楼的客机
”等问题里面,我们应该恪守道德原则,还是将其打破以求获救人数的极大化?书中提到
《女王诉杜德利与史蒂芬案》的那句话回荡我心中许久:
  “我们往往不得不树立我们自己也达不到的标准,订定我们自己也无法遵行的规则─
─我们无须指出舍弃这些基本原则所意味的可怕危险。”
P.S 导演爱德华·兹维克同时期有和丹佐华盛顿合作拍摄另一部片《火线勇气》,讲述一
名在战场上误杀同袍的军官,回国后被军方要求对其失误噤声;他被指派调查另一名军官
在战场上的表现,在不断接近真相时,军官也开始正面面对自己当年的过错。
作者: danny99 (Danny)   2016-03-25 14:51:00
作者: mekiael (台湾加油)   2016-03-25 15:26:00
写的很好 辩证带来的激荡确实更令人深思
作者: jcma   2016-03-25 17:04:00
Bruce Willis 那句台词 right now right here, I am the law真是让我印象深刻
作者: tallhigh (我爱你啊!!....只是.....)   2016-03-25 21:51:00
这部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看都格外有感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